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命名趣谈     
过去中国人取名,多由父祖或族中尊长做主。长辈总盼望晚辈荣宗耀祖、光大门庭,于是命名或望其效法古人,或望其超群出众。而名人别开生面的命名法,自然就留下了一些可资闲聊的趣谈。清末名人严复,原名崇光,一看即知是他的上辈勖勉他做东汉严光式的人物。严光字子陵,故上辈给他取字又陵。严光不事王侯,高尚其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高士。严复大概是不愿隐居遁世,步这位高士的后尘,自英伦学成归国后就改名复,字几道。轮到严复自己给后辈取名时,曾偶生怪念,流传下一则命名趣话。他给孙女取名,都是“某某云”。“云”表谱名,“云”上的那个字都带…  相似文献   

2.
淳茗 《初中生》2010,(9):79-79
从前,有一位老秀才,一生不曾中举。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成事”,小儿子取名“败事”。他认为:“人生功名,就在成败之间尔!”一天,老秀才出门,临走时让妻子督促小孩练习书法.规定大儿子写300个字,小儿子写200+字。  相似文献   

3.
我们读了一本书,看了一场电影之后,总会有些感想,把这些感想写下来,就是读(观)后感。怎样才能写好读(观)后感呢?首先,认真阅读或观看是写好读(观)后感的基础。只有领会文章或电影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把读(观)后感写好。  相似文献   

4.
此前写过一篇谈"好文章"的短文,认为表达意思鲜明有力,对读者有所帮助,又生动好读便是好文章,否则便不是。这里,再就对读者有所帮助的问题说几句。说到底,文章好与不好都不是作者说了算,而是要读者说  相似文献   

5.
正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郭沫若先生说过:"培养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使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从这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大有好处。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写规范端正的字。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写字呢?  相似文献   

6.
<正>俗话说"字如其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字的好坏可以体现出个人的修养和气质。一个人写一手好字一生都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写字之初,教他们写好字,为他们的一生打下基础。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教学生写字,教师是关键1.老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写字姿势"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握笔姿势、运笔方法,这是写好字的前提。2.老师要写好字,写规范字,给学生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7.
做人,别说难与易周舟有一个字,最难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写好的字,它就是:人。是的,不论你穷困潦倒、事业无成,还是腰缠万贯、功成名就,你都必须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去写好这个“人”字。正如一首歌中唱道:“别说人难做,别说人好做,好做难做都得做。”做人,容...  相似文献   

8.
古今一些名人起名、字、号时,大多都使用典故。就其动机和表意效果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宗教信仰或神仙崇拜 王维,字摩诘,唐代大诗人。名和字合起来是佛典《维摩诘经》中的一位大乘派大师--维摩诘,表现出诗人对佛教大乘教义的倾心向往。  相似文献   

9.
喜欢写古文奇字是王铎书法的特色之一。究其原因有四:一是与王铎博古崇古、好读古书有关;二是与王铎尚奇求创新有关;三是和当时社会风尚潮流有关;四是当时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书法家急于表现出这种精英文化和俗文化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把相同的字放在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的相同部位,使话语和谐悦耳,重点突出,就是修辞上的同字格。同字格的运用,使大量时代语言简洁流畅,音韵和谐,好读好记。  相似文献   

11.
开心五分钟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从前,有一位老秀才,一生不曾中举。他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将大儿子取名“成事”,小儿子取名“败事”。他认为:“人生功名,就在成败之间尔!”一天,老秀才出门,临走让妻子督促小孩子练习书法,规定大的写三百个字,小的写两百个字。老秀才快要回来时,妻子  相似文献   

12.
李华 《广西教育》2007,(12A):30-30
[案例] 记得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的生字教学中,我教学生写“易”字,“‘易’字第一竖起笔在这个位置……”我边范写边讲解要领。写好一看:上面的“日”字写得太扁了。我就纳闷儿了,明明照着范字来写的,怎么就得变了样?下面的学生看着我的样子,也叽叽喳喳地点评起来:“老师,您这个‘易’写得不好看!”“日字写得太扁了!”我微笑着向同学表示歉意:“是呀。这个字写得真是不美观。让老师再写一个吧,大家看看我写得有没有进步:”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教初中语文,而且总是从初一教到初三。很多学生在小学没有受过正规写字训练,字写得不好,而且潦草。练字既可以帮助学生把字写好,有利于工作和学习,而且可以培养严肃认真的精神。所以我每教一届学生,都指导他们练字。 指导学生练习哪一种字体呢?练正楷字。正楷字笔画秀劲圆润,结构疏朗严谨,是人们日常书写的主要字体。练好了正楷字,就能写好优美流畅的行书。 练习钢笔正楷字还是练习毛笔正楷字呢?应练习毛笔正楷字。写好了毛笔正楷字,可以写好钢笔正楷字;写好了钢笔正楷字不一定能写好毛笔正楷字。  相似文献   

14.
许多优秀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除了借鉴教材范文之外,有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报刊上发表的短小精悍的随笔、短论、杂感一类的议论文。这类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事一议,就事论理,观点鲜明,材料生动,有的虽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却又处处紧扣中心,而且大都熔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读后还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因此,经常性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时文,对写好议论文是大有裨益的。略计一下,“得益”有三:一、这类文章好读。一千字左右,中心论点单一,不如课内范文篇幅长且内容复杂;二、材料即论据来自生活,现实感强,比较亲切,学生的思想感情容易产生共鸣,议论的道理也易接受;三、写作方  相似文献   

15.
“人”字这两笔,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书写,本应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写得正确,写得规范。但为了某种特殊情况的需要,一些名人也书写了少数寓意深远的残缺字。明代文人徐文长为绍兴某点心店题写招牌,心字中间无点,意思是:肚子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给产品取怪名,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把它当作一种时尚,电视上、广告中、小摊前,到处都是夸张的宣传,让人见了说不清是什么感觉。这些取怪名的手法五花八门,归纳一下可分四种类型。一、谐音取名法。就是借用名人姓名的谐音给产品取名,其目的就是借名人的名气打开销路,如:止泻药“泻停封”,涂改液“流得滑”,羽绒服“王小鸭”,还有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药“依能静”,喂猪的饲料“猪食茂”等等。为了促销,那些广告词也写得朗朗上口,如:“止泻?用泻停封,快!”真是煞费苦心。二、歧义取…  相似文献   

18.
杨友利 《湖南教育》2004,(20):11-11
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热爱作文,写好作文是一个很重要扔问题。光讲大道理,有些学生听不进。要注意用丰富、形象的语言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写作的故事昭:高乐基没有读完小学,在流浪生活中刻苦自学,写作成才的故事,高玉宝目不识丁,从文盲到作家,以图代字写  相似文献   

19.
饶勇珍 《黑河教育》2010,(11):41-4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会认的字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要求写对、写好,并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在这些字中,平舌音、翘舌音的字大约占30%,其中翘舌音的字大约占24%。可见,孩子能否准确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识字量,也涉及到以后的阅读。所以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各年段的识字、写字数量和质量都有明确要求。写好字是识字的基础,小学教材中根据学生的识字能力分成了"我会认"和"我会写"两部分,充分考虑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笔者认为,老师学生都要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把写字教学当成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写字的兴趣,会写字、写好字才能养成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才能达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的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写好字,应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