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刊讯 (记者李萍)将近年底,2005年报刊征订大战已经如火如荼.各家报刊除了"你出招、我应招"外,还别有一番景象:报与报、报与刊、报与企业之间大联姻、大互动的广泛合作呈全面展开之势.虽然报刊与图书不可能像报刊那样以低于成本的发行价去促销.但报刊发行的灵活方式和广泛合作是图书出版应该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1994年新年一声钟响,给鸡年报刊摊派大战划上了休止符。认真探索一年一度报刊摊派大战的战因和对策,对推动新闻改革,促进报刊繁荣很有益处。想鸡年,还在人们欢度中秋、国庆“双节”之际,报刊发行大战就已烽烟四起。下任务,给奖励,赏版面,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各行业、各系统都动用职权强行征订报刊。许多干部和群众疾呼:报刊摊派已成为新的公害!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报刊发行不准搞摊派。但是,报刊摊派  相似文献   

3.
第四季度是报刊征订的季节,翻阅1994年报刊简明目录,多数报刊能够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地进行自我介绍,但有的报刊简介标题上说得有些绝,叫人看了不自在。如一家报纸的标题是:“订阅全国第一张经济类晚报——是您的最佳选择……”还有些报刊自我介绍说:“中国报界首创”、“全国第一家”等等。用“绝对”、“报界首创”、“全国第一”来吸引、扩大征订,其主观用意是可以理解的,但切不能一味夸大其辞,丢掉了实事求是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报刊征订大战年年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报刊要生存、发展,参与这种“大战”倒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有些报刊凭借自身的某些“优势”,搞“摊派式”征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一名读者,我盼望今后,这种征订方式少之又少。而广大读者、尤其是那些将会受到“摊派”的单位,更应打消顾虑,共同、坚决地抑制这种报刊发行中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5.
每年从7月开始至11月这个时候,报刊征订大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除有关部门为宣传推广报刊、配合报刊征订发行工作,不惜花精力、投人力、用财力,为报刊提供公共宣传推广平台,组织诸如“报刊征订宣传推广月”、“报刊征订宣传活动周”、“报刊征订宣传咨询日”等名目繁多的报刊集中宣传征订活动外,报刊出版单位更是各显神通:召开各种各样的发行员“联谊会”、“研讨会”;某些行业报刊跑主管部门,陈述行业宣传的重要,争取主管部门发“作好某某行业报刊征订工作的通知”,并以此为据要求下级主管部门协助推介、征订;年末不少报刊还会刊出“某某地区平均  相似文献   

6.
朱胜龙 《传媒》2002,(2):44-45
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竞争,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争夺读者注意力的竞争,广告词作为报刊竞争的“心理武器”已日渐显露头角,在2002年的报刊征订大战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有文化内涵、可读耐读的广告词不断增多。报刊广告词作为报刊品牌的有效载体,更加讲究创意,已经和正在从外部灌输  相似文献   

7.
文海拾贝     
与其年年发行大战不如多多提高质量《瞭望》周刊第39期发表一组关于报刊“发行大战”的文章说,现在一年一度的征订发行大战已愈演愈烈,连一些“部级”官阶的总编辑,也纷纷亲临“前线”,企盼来年的发行量跌幅不大。报刊的发行量为何连年下降,原因之一是现在的报刊越办越多,越办越细,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报纸总数就有2000多家,比1978年增加了十多倍。  相似文献   

8.
邵洁 《今传媒》2009,(12):39-39
2009年报刊征订开始后,温报报业发行广告公司推出了新开发的“征订发票管理系统”,一万多本四报征订发票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报业征订发票管理逐步进入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标志着国内报刊发行领域首套征订发行管理系统正式登场并取得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访者,下同):每年的年底是报刊征订的旺季,我们注意到许多报刊尤其是党报机关报正为报纸的征订量发愁。在许多报业集团内部,普遍存在小报养大报、都市报养党报机关报的现象,您能谈谈其原因吗?  相似文献   

10.
善待作者     
善待作者陈其浩时间过去了将近一年,记得1995年底的报刊征订大战,有一个突出的共性的东西,即绝大多数报刊提高了订价,且涨幅较大,其主要原因据说在于纸价狂涨,不得已而为之也。多数读者大概都见到报刊社所作的征订广告中,均有“提高刊物质量,以回报读者朋友厚...  相似文献   

11.
每到第四季度,报刊,尤其是报纸的发行大战烽火四起,各报毕其功于一役,上至社长、总编,下至一般发行人员,还有编辑记者也一齐上阵。层层开会发动,印发红头文件,出台优惠政策,下达征订指标,直到新年元旦的钟声敲响,这场大战才偃旗息鼓,告一段落。大家对这种发行大战虽然议论颇多,但大战仍一年一度周而复始,且愈演愈烈。面对这发行大战,对办报人来说,重要的是透过大战  相似文献   

12.
报刊发行大战,伴随着新年的到来而偃旗息鼓了。“大战”的发端,自然归结到报刊大幅度提价.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如有一天报刊也仿照名烟名酒完全“放开价格”,那么“大战”将会更趋激烈.看来,非行政手段来保持报刊的发行量,已成为或将要成为“昨天的故事”了。报纸,特别是党报,一向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每年一道道征订文件。作为政治任务下达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3.
出版要闻     
近日,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给予 中国化工报社等55家报社通报批评的通知》。通知称:为维护报纸出版、发行秩序,经与国家邮政局报刊发行局协商、中宣部同意,我署报刊司于今年8月发出了《关于2001年报刊征订发行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报社在征订中坚持一报一邮发代号的原则,报纸的专版、专刊不得单独配给邮发代号。但是,在 2001年的报刊征订中,仍有少数报社没有坚持一报一邮发代号原则。为严肃报纸出版管理纪律,维护报纸发行秩序,决定对中国化工报社等55家违规报社通报批评。这55家报社包括中央及北京地区37家,占林…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报纸管理单位: 根据有关规定,报纸的专刊、专版是报纸的组成部分,不得单独征订发行。我署2000年10月30日曾就55家报社搞一报多邮发代号的违规问题进行了通报批评(新出报刊[2000]1481号),2001年7月在报刊将要开始征订时又发了《关于维护报纸正常发行的秩序的通  相似文献   

15.
亦杰 《今传媒》2005,(12):58
昆明四家报纸——《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近日签订“停战协议”并发表联合公告:“停止所有报纸征订活动中给予订户赠品、奖励活动。同时,向社会承诺,报社不对征订对象以提成回扣、赠送钱物(含报刊)、出国考察、公费旅游等各种有偿促销手段征订报刊  相似文献   

16.
记者:目前,许多报刊出现了“滑坡”现象,听说(《资料卡片》今年的发行量却上升了,请介绍一下详情。郝耀华(《资料卡片》杂志社总编辑):《资料卡片》是一份资料性文摘半月刊,问世只有6年,在我国的刊林报丛中不过是一株新苗。前几天看到一个统计数字,今年我国95%的报刊发行量下跌。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刊物通过邮局的征订份数比去年下半年增长72%,加上自办发行部分,发行量可达20万份以上。这使我们感到欣慰,也增添了办好刊物、回报读者的信心。记者:现在报刊发行成为各家报刊的主要议题。不少报刊为了刺激发行量出招设法,掀起了“发行大战”,请问贵社有何诀窍? 郝耀华:当前出版界确实面临着种种挑战,作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刊大战何时休李雪峰岁末征订战,花落谁家?有专家断吉:1993年是中国报刊业走向市场年;1994年则是中国报刊业开始优胜劣汰年。方兴未艾的报刊业竞争正日趋激烈,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战已推到了公众视线的焦点上……——图记1993年元旦刚过,细,C的读...  相似文献   

18.
报刊征订促销,是指报刊社通过邮局征订的方式,将报刊的信息传送给目标读者,从而引起兴趣,促进订阅,实现报刊产品销售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一种短期的宣传行为,目的是鼓励读者的订阅积极性,提高报刊在同类市场的占有率。从每年的10月开始,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都要大量发行下年度的《报刊简明目录》,配合报刊的征订促销活动。而该目录也是报刊社披露发表报刊信息、刊登征订广告、促进读者购买欲望的良好园地。笔者重点考察2005年的报刊征订广告,撰写成文,使报刊界人士能够大概了解目前报刊市场上常用的促销手段及使用程度。一、赠刊试读赠刊试读,是…  相似文献   

19.
寥城 《今传媒》2003,(2):67
2003年度的报刊征订尘埃落定之后,对于经历了一番激烈竞争的西安地区的报刊业,尤其是报业来说,如今关起门来盘点收获,真不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呀。 抛去报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它其实也是商品。而是商品就有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象西安地区这两年风行的发行大战那般不计血本,你推出“订报送大礼”,我开展“订报中大奖”,他实行“免费订报纸”,  相似文献   

20.
亦杰 《今传媒》2005,(12X):58-58
昆明四家报纸——《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近日签订“停战协议”并发表联合公告:“停止所有报纸征订活动中给予订户赠品、奖励活动。同时,向社会承诺。报社不对征订对象以提成回扣、赠送钱物(含报刊)、出国考察、公费旅游等各种有偿促销手段征订报刊。”(《中国青年报》10月11日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