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用联系的观点看武术中的“外家拳”与“内家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集技击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及丰富的内容体系,因此也就有了对武术内容分类的众多尝试。其中,“外家拳”和“内家拳”代表武术流派中两种不同的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武术拳谚的艺术性及罕见的语法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传播首先应该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武术拳谚的运用给人们了解武术带来诸多的便利,通过武术拳谚使大家明确了很多深奥的道理与习武的意义所在。武术拳谚作为专业谚语,含有许多技术因素。对武术拳谚文化内涵研究是使传统武术走向世界,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如何了解武术拳谚的传统文化内涵,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既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盲信盲从,否则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武术拳谚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形意拳,是我国众多武术门派中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优秀拳种,与太极、八卦掌、少林拳并称为中国北方四大名拳。形意拳最早曾名"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它扎根于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形成与发展均受到传统文化的极深影响。在拳理拳法、功法技法、演练方法、套路编排、武德修养以及养生技击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又因本身所具的独特运动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所以愈来愈受到海内外广大形意拳爱好者的青睐与瞩目。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千年历史的一棵奇葩,其拳理知识融懦、道、释、医众家学说于一体而构成了其在拳理上的博大精深;其运动形式上的一拳一腿集健身、防身、观赏于一体的多种功能更为世人所赞叹,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武术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2006,(6):12-12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武术运动、促进全民健身,本刊将与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首届《中华武术》传统拳演武大会,会间将举办多种交流和评选活动。欢迎广大武术爱好者踊跃报名。《中华武术》杂志武迷俱乐部会员报名优惠。[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从传统到现代,对于习练者水平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从传统武术的“用意不用力”到现代竞技武术的“量化”追求,都是在对评价标准找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从武术评价的发展变化来看,表现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的拳意,是影响中国武术个性发展和评价习练水平的核心要素。从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入手,挖掘拳意形成的心理阶序过程和表达方式,找出拳意在评价中国武术习练水平中所呈现的核心要素,从而对武术习练水平的评价提供一种早已具备但未见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指出:中国武术的“意”文化特质,是由技术之意、哲理之意、艺术之意构成,其在评价体系中分别以“拳种”和“拳意”的语系形式为表达。拳意的呈现是习练者与经验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在技术核心表达上,拳意呈现为知觉性,表达出一招制胜、点到为止的底层逻辑;在理论核心范畴里,拳意呈现为主动性,表达出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哲学素养;在文化核心阐释方面,拳意呈现为指向性,表达出含蓄化、陌生化的艺术形式。由此,拳意在外显与深层结构上达成的共识,共同造就了中国武术独特的文化审美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查拳是我国传统武术项目之一,根植于中华大地,是以套路、技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本文对查拳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观赏娱乐、气功的作用及纳入武术段位教程及发展途径进行多角度阐述。查拳不但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强的生命力,更是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瑰宝之一。在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中,将查拳纳入教程,查拳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8.
千里寻师     
宋和平 《中华武术》2002,(10):33-33
我从小便喜爱祖国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对武术更是情有独钟。总感觉武术很神秘,令人神往。十四五岁开始学一些套路,认为套路为技击招数的组合,但一经实战,却难以面对瞬息万变的情况,改学少林短打拳,亦称六门短打拳。  相似文献   

9.
所谓“拳架”,既指拳术动作,也指拳术套路。门派化的武术传承,主要依赖拳架团聚其传习人群。太极拳系亦然。目前,流传较广的太极拳架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和孙式。这五个太极拳流派不仅有着各自开山的传统拳架,也有着由其传人根据研习心得创制的新编拳架。近些年来,国家武术主管部门还组织有关专家,以五式传统套路为素材,以竞赛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拳技和长短器械的传承与发展。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礼仪传统、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逐渐被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吸收和接受,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武术拳械文化在各民族之间也有了更加广泛的交流和传播,出现了相扑、角力、拳技、力士舞等活动,单刀、双戟与刀盾产生了口诀精要,形成剑舞与剑文化,出现了大矟、两刃矟以及棍棒器械。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武术上的密切关系以及武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许多的灿烂文化,有些民族文化已被国人给遗忘,有些民族文化已超越民族的界限,被其他民族发扬光大.作为民族体育文化的瑰宝——武术,却能长久不衰的屹立于中华历史几千年,必有其独特的魅力.提及武术,人们常常关注的是其外在形式,而往往忽略其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以兵家、道家、佛家、儒家的思想精髓为背景,挖掘传统武术的魅力,从而了解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以尽中华儿女微薄之力,同时希望中国的传统武术家能够引领我们的民族传统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来的生存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葩.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而武术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今天,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并阐述中华武术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武术产生于中国社会,烙印有中国民族文化痕迹。面对文化全球化,传统武术有其闪光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文章通过审视影响其孕育的文化因素,以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文化因子,从而赋予其现代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并采取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武术教育也是中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武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身体方面、智力方面、思想品质方面等。文章主要从身体形态、内脏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探究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同时,研究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价值对于探究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国策。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理性化的价值:提高国民的现代民族意识,指导国民建立社会发展的整体思维观。应加强武术文化教育,让武术文化价值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为国策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武术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武术融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 ,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 ,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 ,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运动。武术运动世代相传 ,长盛不衰 ,与时俱进。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深受群众喜爱。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其功能上———强身健体价值、技击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论述武术的现代价值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武术 ,深入研究 ,不断开发 ,使其焕发光泽 ,造福于民众。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融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体育文化运动。武术运动世代相传,长盛不衰,与时俱进,尤其在文化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文章论述了武术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健身及文化价值,进而提高其专业及文化素养,最终为促进其形成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对学生提高武术技能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传统武术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灿烂的文明;竞技武术是推动武术国际化发展主要形式,是保障武术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将二者融合互补发展,切实提高武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对包括武术在内的所有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在全面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后,指出:儒家文化以神奇的生命力穿透历史,并深深地渗进中国传统武术,成为武术最稳固、最持久、最扎实的根基,使得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儒家文化以自身的文化色彩装点着中国传统武术,使得武术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近几年更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接受与喜爱。武侠电影则将武术动作套路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既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又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文章通过对武侠影视在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中国武术在推广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武侠影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武侠影视与武术文化的推广融合起来,探寻二者最佳的切入点,以促进双方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