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图书产业由于竞争主体的性质多元化、数量巨量化,加上经营产品的运营思路上的相互模仿、创新力的下降、图书定价的逐年上扬、国民阅读行为的变化及公众阅读消费的走低等各种因素,造成了整个中国书业市场的不景气,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常出现的"瓶颈现象"。"瓶颈现象"成因从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分析,书业市场瓶颈现象的造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书业创新力的下降,造成了整体图书内容的浮浅化。当前中国书业虽然在包装设计上的创新力已经达到中国书业史上的最好时期。但由于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图书出版行业步入了"快车道",并逐渐迎来了买方市场时代。面对品种规模剧增、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现状,这些飘散着浓厚书卷气的产品不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在新品迭出的竞争环境中如何让图书脱颖而出,如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并熟知,成为书业人士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13,(15):12-13
图书出版是让人爱恨交加的一个行业,我在这个行业从事了将近二十年,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样从事这个行业,继续在这个市场环境中成长。——严军2012年是民营书业遭遇变化、迎接挑战的一年,电商强势崛起,数字出版蓬勃发展,"教辅新政"在一些省市相继落地。民营书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何去何从?《出版参考》记者来到地处南京的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探寻民营书业领军企业的成长之道。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是让人爱恨交加的一个行业,我在这个行业从事了将近二十年,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样从事这个行业,继续在这个市场环境中成长. ——严军 2012年是民营书业遭遇变化、迎接挑战的一年,电商强势崛起,数字出版蓬勃发展,"教辅新政"在一些省市相继落地.民营书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何去何从?《出版参考》记者来到地处南京的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探寻民营书业领军企业的成长之道.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来看,2003年是民营书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成为政府有关部门、业内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民营书业自身关注的焦点。这是由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和出版业改革开放的步伐决定的。在此,我们对民营书业2003年的主要发展进程进行点击和回顾。一、取消“二渠道”称谓,民营书业引起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2003年开年之时,民营书业的发展就受到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预示着这一年对民营书业来说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1月7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前召开的“2003年中国书业高峰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明确表示,今后…  相似文献   

6.
2004年很快就要结束,书业各家出版单位,今年的业绩何如已成不可改变的定局。2005年即将来临,如何规划明年的出版蓝图,无疑是书人眼前头等重要的大事。 最近几年,中国图书行业市场化进程迅猛提高,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出版单位业绩好坏的重要准绳。无可否认,出版单位产生优秀经济效益的基础是做大出版规模。但是,做大出版规模的概念不同于中小规模出版的操作,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出版计划是做成规模化出版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中国书业正处在一个挑战与发展并存的关键时刻,出版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图书市场的选题丰富性和图书销售的市场化,另一方面也给管理和正常交易带来了一些困难;图书出版质量参差不齐,伪书和盗版盗印图书对市场的冲击与破坏,图书销售中资金周转减慢、呆账坏账的隐伏,恶意逃账等不规范行为的监控困难等问题均影响书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些问题,两岸三地、国有书业、民营书业如何合作?如何适应市场,避免和减少出版泡沫,减少流通领域的产品滞胀,增强出版的持续竞争力,使合作规范而健康?如何建立并遵守共同认可的行业规划?如何在剧烈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出版产业化的进程,伴随着图书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伴随着图书发行的市场化,图书出版营销活动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书业出版发行的一个必然结果,越来越受到出版社的重视。毫无疑问,伴随分销市场的开放,出版也和其他行业一样,步入了营销时代,这里再没有政策的保护,也失去了侥幸和万幸,任何守株待兔和滥竽充数的出版行为都将成为历史。如果说几年前一本图书有一方面做得比较完善,如选题好、封面好、内容好、宣传好、发行好等等,这本书就会在市场上有不错的销售业绩,那么,书业发展到今天,激烈的竞争导致对图书选题和出版的苛刻要求,可以说要方方面面都好,还要有营销手段(当然,各方面的完善本身就是营销),才有可能取得佳绩,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9.
马小涵 《出版参考》2013,(30):15-16
据开卷数据显示,中国图书零售整体码洋自2007年至2009年从288亿到313亿连续三年小幅增长后,2010年至2012年从360亿攀升至460亿,可谓增长迅猛。那么这份增长的红利,究竟花落谁家了呢?相信所有书业从业人员都希望自己是其中一份子。透过开卷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零售市场有三个现实变化:①图书品种越来越多,但平均销量下滑了。从2005年到2011年,全国出版的图书  相似文献   

10.
市场调查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书业调查也是在图书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在出版业产生初期,大多企业处于小规模的作坊生产,市场范围狭窄,供求关系简单,市场的微小变化对图书商品生产和销售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具备书业调查观念形成的土壤。随着出版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竞争局面形成以后,书业调查也随之兴起和发展。书业调查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调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与兴起阶段、建立和初步发展阶段、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耿晓鹏 《出版广角》2012,(10):61-6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出版业开始转型,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编、印、发"为基本环节的图书出版业在市场化进程中活力不足。在这种产业转型背景下,民营图书出版业出现并首先进入图书发行环节,尔后活跃于发行环节的一些民营书商适时渗透到出版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出版社与民营公司的"合作出版"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书业发生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格局当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摘     
国外书业的种种观念孟凡舟在《新闻出版交流》1993年第一期上撰文归纳了国外书业的5种观念: 1.纯商业观这种观念认为,出版社出版图书与书店出售图书,就像是生产与销售一般物质商品一样,是一种纯粹的商业经营活动。赢利是书业的唯一目的,其它一切都要为此服务。价值规律、竞争规律是书业活动的行为准则。这种观念在美、日、德、英、法等国的许多出版商书商身上都有所体现。德国有一派观念认为,书业是工业的一个分支,因此书业经营的目的、方式、准则都与其它工业没有区别,对书业也应该像对待其它行业一样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变迁,到了2005年,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格局,国有和民营书业各得其所.国有主导,民营配合,共同繁荣图书市场,为老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图书产品.从发行上看,也是国有、民营渠道各占半壁,互相通融,相安无事.但是,到了2005年下半年,尤其是2006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初夏书情     
舒童 《出版经济》2005,(8):10-11
对书店来说,初夏本身相对盛夏暑期热火朝天的销售就是一段痛苦的时间,再加上今年初夏,北京的天气酷热无比,而冷淡的书市却倍觉些许的凉意,这不能不引起书人的深思. 不能否认,进入2005年,北京的图书零售市场一直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只是发生在书业链条的某几个环节,但这些局部的变化将会影响到书业的各个层面,造成很多书人意想不到,更是不愿意看到的恶果.  相似文献   

15.
赵百科 《出版参考》2005,(3S):i011-i011
春节前举办的2005年北京图书订贷会,向人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2005年,是中国民营书业的严冬之年。其根据无外乎是“左有新华改制,右有外资虎视,图书销售大环境不好,自身还款也不理想”。我们如何看待这“寒风刺骨”的现实呢?民营书业真的见不到春天了吗?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中国书业将进入实质性"转型"阶段,中国梦及出版梦日渐清晰。在出版发展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我们期待各方能够充分沟通,破局难题,挺起出版的脊梁。作为开年图书集中展示的大舞台,也是被誉为"出版界风向标"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如期在北京举办,透过订货会的方方面面,我们触摸到出版市场发展的脉动,对今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出版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如果要评出版行业的热词,"坚守"会是其中之一。但这种坚守更多是主动的,  相似文献   

17.
书店的书读不完,书店的书不够读。这是书业市场上存在的一个悖论。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图书都在十几万种以上,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图书市场,读者似乎有读不完的书,然而,读者想要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书却很困难。读者找书难,而出版社的库存图书却在逐年增加,一些书还没来得及被读者了解就变成了积压品,据统计,2003年我国图书库存达60亿册。中国书业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使得书业市场呈现出一种混乱的无序状态。目前市场上的几种主要全国性书目在报道的内容上交叉重复,却又存在很多空白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巨大的书业市场需要书目信息的有效整…  相似文献   

18.
李明生 《出版经济》2005,(12):26-26
2005年即将过去,回顾2005年中国书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类图书的发展,可谓异彩纷呈,呈现出多样化和多态势的发展趋向.无论是在图书的选题结构上,还是在图书的出版规模上,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19.
舒童 《出版经济》2005,(2):16-19
2005书业徘徊在以往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十字路口。市场化是时代所趋,书业潮流是很难逆转的,书人别无选择,置身书业市场化洪流之中,竞赛中看谁是书业强者,笑傲利润了。  相似文献   

20.
开儒 《出版经济》2005,(9):80-80
图书行业像其他行业一样,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展览会一年四季不断.大体来说,展览会要不就是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有用的东西,要不就是会使我们的职业生涯发生显著的变化,开始谱写新的书业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