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阿伦森在哈佛大学幼儿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首先让五岁的儿童在一些玩具中挑选出一个他们最喜欢的玩具,然后分别告诉每一个孩子,不许玩那个玩具,违者受罚.用"我会有些生气"这种轻微惩罚来威吓半数儿童;用"我会很生气","我会把玩具全部拿回家去,再也不来了"等更严厉的惩罚来威吓另一半儿童.然后离开房间,让儿童玩其它玩具而不受那个禁止玩的玩具的诱惑.所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10,(1):14-14
丁丁今年4岁,这个寒假,去他表哥家里和表哥一起玩。可一到了表哥那里,他就开始抢表哥的玩具,“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先让我玩”。看着孩子那么霸道,我真的很担心,立刻去大商场给丁丁买了玩具。可丁丁虽然抱着自己的玩具,却还是要抢他表哥的玩具,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4岁半,院子里有个男孩比我儿子小半岁,俩人经常一起玩。但是那个男孩脾气暴躁,有时玩着玩着就起急打人,我儿子比较温和,每次都让着他。那个男孩妈妈从来不说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把我儿子的手抓破了,男孩妈妈也不说,我很生气,就对那个男孩说:“要是再打我们,就不跟你玩了。”男孩妈妈听了,直接拉着孩子就走了。但事后我儿子还想去找那个男孩玩,我该不该再让他们一起玩呢?  相似文献   

4.
一次,孩子玩好了玩具一点没有要整理玩具的意思,我原想说“你不要乱丢玩具,把它整理好”,但话到嘴边突然灵机一动改了口:“我们一起来把玩具整理好。”孩子听了感到很奇怪,看看我。这时,我平静地说:“玩具理整齐了多好看啊,下次玩就不用东找西找了,大家都会夸宝宝爱整洁。”这时孩子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说:“我们一起来。”我微笑着点点头。于是两人一起理,很快就把玩具理好了。我抓住时机,又和孩子一起分析玩具玩好后是整理好还是不整理好,让他懂得整理玩具的好处。后来,每逢玩玩具结束,我总是主动说:“我们一起把玩具整理好。”孩子也跟着我说,几次下来,孩子养成了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文摘     
采用强制性办法“关心”孩子的父母,并未能促进孩子智慧上的发展。三宅和夫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这种情况。他以四岁孩子和他的母亲为一组共六十六个小组为研究对象,让母子一道玩玩具。有的母亲和孩子一起玩;有的让孩子自己玩,母亲去做其他事情;还有的是以孩子为主玩玩具,母亲从旁指点帮助。三宅和夫发现,有些母亲总想教给孩子点什么,她们经常对孩子说:“说说看,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三角形。”“数数看,这里排列着几个白色的?”这些母亲还往往强制孩子“做做这件  相似文献   

6.
王松梅 《山东教育》2002,(27):61-61
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他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幼儿园里,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对此,家长要理智地对待,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矛盾。事实上,许多孩子能够自行解决他们之间出现的矛盾。如,你的孩子玩的一种汽车玩具,别的孩子也想玩,他不给,这时,那个小朋友可能会因得不到玩具而难过得哭,嘴里还会不停地说:“你不给我玩,我要走了,不跟你玩了。”这时,你的孩子会慢慢地说:“你不要走,我给你玩还不行吗?”这样,矛盾也就很顺利地解决了。然而,在孩子的交际世界里,孩…  相似文献   

7.
我们幼儿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孩子上幼儿园不准带玩具。最近,我班又添了十几名新生。本来,入园一段时间的孩子已经步入正规,这样一来,常规全打乱了。开始,我允许部分新生带玩具来,因为他们手里有东西玩就不哭闹了,可是别的孩子看见了也着急,于是我就干脆让全班幼儿每人带一件玩具来,上课时放到玩具橱里,下课游戏时再让他们玩。孩子们非常高兴。有一次,晓雨过来告状,说刘亚特不给他玩“大吊车”。我问明了情况,对晓雨说:“你想玩别人的玩具,不能去抢,你应该好好跟人家商量,用你的飞机去换他的吊车,试试行不行?”过了一会…  相似文献   

8.
旧物新玩     
晨间活动依旧是玩大型玩具。倪燕对凌杰说:“老是玩这些,真没意思。”的确,因为幼儿园建园早,设施陈旧,大型玩具不多,孩子也玩腻了,早巳失去兴趣。特别是平衡木,几乎没有孩子去碰它。我正在想如何调动孩子玩大型玩具的积极性,忽然看见一个小朋友头顶一本本子,饶有兴趣地在走来走去。我把她带到平衡木前问:“你有没有本事顶着本子,走过平衡木。注意呀,本子是不能掉下来的。”那个小朋友一听,立刻  相似文献   

9.
大家一看到“惩罚公司”,好像很害怕。其实,这里是专门用文明的手段来说服你的,就是为了避免使用“武力惩罚”,所以大家不要害怕。我开这个公司的原因就在于现在还有很多家长都爱用“暴力手段”来教育孩子,这样不但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受到伤害,还不能使他们很好地改正错误。所以,我决定开一家这样文明的“惩罚公司”。听听我的设想吧!如果小伙伴们犯了错误,我会怎么“惩罚”呢?小伙伴们做错了事,心里肯定有一些忐忑不安。我会事先拿“复制器”复制出很多的“惭愧感觉”放进做了错事的孩子脑袋里,使他们能很快认识错误,过两个小时,“药”的能…  相似文献   

10.
专家热线     
Q孩子为何总爱抢别人的玩具?丁丁今年4岁,这个寒假,他去表哥家里和表哥一起玩。可一到了表哥那里,他就开始抢表哥的玩具,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先让我玩。看着孩子那么霸道,我真的很担心,立刻去大商场给丁丁买了玩具,可丁丁虽然抱着自己的玩具,还是要抢他表哥的玩具,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定时游戏袁增强孩子耐性儿子轩轩从二年级开始,做作业时的小毛病简直可以罗列成一本《坏习惯大全》,坐姿歪扭、写一会玩一会、漏题错题、字迹潦草……最让我生气的是,周末那天他居然做了一半作业就去看电视了。隔日,我惩罚他多做教育专家曾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在我看来,聪明的惩罚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不仅让孩子"玩"完以后印象深刻,而且有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来稿集粹     
如果小庆只是没事可做无意识地扔积木,我会再次走到他身边贴着他耳朵轻轻地说:“小庆你看,你这么做玩具会生气的。现在趁别人没看见,你赶快收好去参加别的活动,好吗?”相信老师的建议会让他醒悟,愉快地去参加别的活动。(安徽淮溪县周秋芳)我觉得杨老师是不是可以蹲下身来和小庆一起收拾玩具,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他。这样可能比用语言指挥他有效得多。许多时候,“身教”优于“言教”,特别是对孩子。(湖北武汉市张颖)  相似文献   

13.
张俊 《幼儿教育》2013,(10):16-17
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玩好玩具后从来不收拾,弄得家里乱糟糟的,提醒也没用。有的孩子还不允许家长帮忙收拾。为了这个问题,家长们没少生气。但老师们反映,孩子在幼儿园里整理玩具还是很积极的,真奇怪!下面,让我们走进幼儿园,看看老师们是如何培养孩子整理玩具的习惯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方法选择八例鲁晋例一:孩子捡了一块脏布玩。采取的方法:①立即把脏布夺走,扔掉;②训斥孩子说:这布子很脏,不能玩,快扔掉;③让孩子玩,然后要求他(她)洗弄脏的衣服和手,让他自己得出教训;④不说理由,用其他的玩具代替;⑤用暗示指导孩子将布子扔掉。如:...  相似文献   

15.
父亲想对一对孪生兄弟进行“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这么可爱的玩具,玩了  相似文献   

16.
要让儿童乐意做家务,家长应掌握好以下六个方面:1.不要在孩子玩耍时提出。孩子正玩得兴高彩烈或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父母不宜要求孩子做家务,因为孩子也需要尊重,不希望别人中途打断自己的活动。2.不要采用吓唬的手段。多数家长常采用威胁或惩罚的手段来吓唬孩子:“如你再不把玩具收拾好,以后就别再想让爸爸、妈妈给你买新玩具。”威逼不一定见效,也许有的孩子宁愿不再得到新玩具也要拒绝听命。要知道,多数小孩常常是吃软不吃硬。父母应强调会为孩子的合作而高兴。3.不要采用利诱的方法。倘若家长第一次赏钱给孩子作为做家务的酬劳,以…  相似文献   

17.
玩具再发现     
父母要引领孩子"发现"玩具的新功能一件玩具,孩子是可以不断地重复玩的。比如今天他可能关注了声响,明天就发现这个可以推着走,后天又发现还可以滑动等等。此时,一个玩具的教育功能才得以被充分发挥,在和玩具的互动中,孩子也得到了各方面经验和能力的发展。但是,当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自己来做发现者!自己先对玩具多一些好奇心,发现玩具的各种不同的功能和玩法,然后再提示孩子,或者和他一起玩,给他启发,那么孩子就能对一个玩具保持长久的新鲜感。有的时候,买了玩具,让孩子随便去玩,玩具的最大教育功能并未得以发掘和发挥。玩具本身都是多功能的,只要家长能想到,玩具就能做到。  相似文献   

18.
可爱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在带给家长无限快乐的同时,也会给大人添点儿“烦恼”。个案一:阳阳已经4岁了,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买新玩具时,都是让妈妈把玩具拿回来,然后他亲自打开包装开始玩,而且是一个人玩。如果阳阳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爸爸帮他把玩具拿回来都不行,非  相似文献   

19.
周末,到一位朋友家,恰逢两口子在逗他们那个两、三岁的宝贝男孩玩。朋友见我来了,寒暄了一番后,照例教孩子喊了声“伯伯好!”然后继续和孩子玩起来。他拉着孩子的手,指着孩子妈说:“喊妈妈坏!”孩子照着喊了。又教:“妈妈坏东西!”孩子照着学了。孩子的妈妈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她也把孩子拉到自己跟前教:“爸爸坏!”“爸爸大坏蛋!”孩子一边学骂,两口子一边乐。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曾因一个孩子的出色表现而奖给她一枚奖章,并挂在了那个孩子的脖子上。而另一个孩子因犯了错误也正好坐在板凳上自我反省。得奖的孩子发现玩玩具时奖章总是妨碍她,于是她把奖章扔到了一边,而那个自我反省的孩子问:“您不要了吗?”女孩说:“如果你想要就送给你吧。”于是那个反省的孩子把奖章挂在自己的胸前玩了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尴尬情况。那么,我们如何既保持奖励对儿童的即时激励,又能使奖励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尝试运用了代币奖励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