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3月~ 2012年11月,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法与样带调查法,对梵净山牛肝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标本230号,经鉴定隶属10个种.结果表明,各种类主要分布在海拔为1500米~ 1800米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海拔为1300米~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地带分布较少;物种丰富度以针叶林最高(5种),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之(3种);多样性指数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0.962),常绿阔叶林最低(0.813).通过调查,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的牛肝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层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连续三年采用样方法对唐家河4个植被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的草本植物种类、多度、盖度及其所在群落的乔木层郁闭度和灌木层盖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植被带的草本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 <0. 001),落叶阔叶林的草本生物量最高,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草本地上生物量最低; 2)不同植被带的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草本盖度、乔木层郁闭度、以及灌木层盖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 <0. 001); 3)通过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出草本生物量主要受草本盖度(P <0. 001)、灌木层盖度(P=0. 018)以及乔木层郁闭度(P=0. 045)的影响.该结果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雪峰山苏宝顶植被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雪峰山植被的主要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亚高山草甸 ,并且对其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口大峡谷区域位于大渡河下游,大渡河横穿大相岭与大凉山间山地的区域,地处四川盆地和横断山地的过渡地带。植被垂直变化显,峡谷底部为半干热河谷灌丛,往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区域内植被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破坏严重,加强保护以恢复自然植被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常绿阔叶林是浙江省的地带性植被,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该省若干保护较好地区的样方资料,采用多项指标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的测度,表明浙江省保护较好的常绿阔叶林区域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区域之一,自然环境、群落小环境和人为干扰是影响多样性大小的重要因素,常绿阔叶林中的珍稀物种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采用相邻格子法取样的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扩散型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和聚块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天台山木荷种群在不同群落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在木荷纯林、常绿阔叶林中呈集群分布,而在针阔混交林中为集群趋向随机分布。其集群强度表现为常绿阔叶林最大,木荷纯林次之,针阔混交林最小。此外,还分大小级对木荷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测定,从幼苗到中树,种群从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甚至均匀分布,集群强度逐渐降低,总体上种群呈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7.
华山松(Pinus armandii)在我省集中分布于西北部的乌蒙山区。本文对其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和演替进行了分析,证明群落不稳定,并有向以壳斗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的明显趋势。因此,作为高寒山区的优质材用林,应加强保护,合理抽伐,既不能让其被常绿落叶阔叶林取代,也不能恢复为纯林,而应维持在针叶阔叶混交林状态,才利于华山松的更新,实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以琅琊山森林群落的10个样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琅琊山森林群落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方草本层中各物种间重要值差异较大的,其优势度指数越大;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则随样方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应用线路样方铗日法,调查海南省南湾保护区的鼠类群落,采用ShannanWiener群落的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Whitaker指数相似,分析南湾旱、雨季和不同栖息地(居民区、旅游区、灌林、次生季雨林)的鼠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①旱、雨季对鼠类组成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其中,群落间相似系数为844%,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36和133,均匀度指数069和068;②4种生境可分为居民区类型、过渡类型(旅游区)和林区类型(灌林、次生季雨林)3种类型,其中过渡类型更接近于林区类型,与灌林、次生季雨林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573%和6389%,而与居民区的是26%5%.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Pinus armandii)在我省集中分布于西北部的乌蒙山区。本对其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和演替进行了分析,证明群落不稳定,并有向以壳半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的明显趋势。因此,作为高寒山区的优质材用林,应加强保护,合理抽伐、既不能让其被常绿落叶阔叶林取代,也不能恢复为纯林,而应维持在针叶阔叶混交林状态,才利于华山松的更新,实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5,(11):64-68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对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性碳循环平衡和人类的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九溪庐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的7个样方面积1 000 m2的样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九溪庐常绿阔叶林有37科57属共75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7种种子植物32科51属68种;(2)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为4.25、Simpson指数(D)为0.981和群落优势度(C)0.019;(3)各层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的变化趋势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群落优势度(C)为藤本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倾角结构面对裂隙岩体强度及变形性质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0°、15°、30°、45°、60°、75°、90°7种典型倾角结构面岩体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结构面的变形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围压条件下,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大,不同倾角结构面岩石试件抗压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含有90°倾角结构面的岩石试件的抗压强度与含有0°倾角结构面岩石试件的相等;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大,结构面上的剪应力的变化趋势是由中部向结构面倾向方向的两侧扩展,并且逐渐趋于集中.  相似文献   

13.
在气候、自然植被制约下形成的土壤,一般称为地带性土壤。江苏地势低平,地貌以平原为主,所以气候、自然植被就成为土壤形成和发育的主导因素,使气候、自然植被和土壤在发生和水平分布上都有很大的一致性。江苏跨越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自然植被上,自北向南相应地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东部)和半旱生落叶阔叶林(西部),过渡到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再过渡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全省的气候、自然植被有这样的变化和差异,自北而南的地  相似文献   

14.
人为干扰对福建建瓯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为干扰是引起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主要因素.以位于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的常绿阔叶林(C)和地处同镇,光照、降雨、土壤、气温等自然环境因子基本一致,但曾受人为严重破坏的两处常绿阔叶林(人为干扰群落,D)为对象,分析人为干扰对建瓯市常绿阔叶林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群落垂直空间结构方面,人为干扰主要破坏了群落垂直结构的上层,进而导致整个群落垂直结构的变化.对群落水平结构的分析表明,经过封山育林,D群落正向C群落演替.以米槠(Castanopsis cariesii)种群为代表对建瓯常绿阔叶林在人为干扰下种群分布格局的变化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两群落米槠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且各项聚集强度指数无显著差异.虽然D群落中米槠重要值相对较低,在人为砍伐后的群落恢复过程中,由于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根桩萌蘖能力,从而仍具有较高的聚集度.  相似文献   

15.
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邛崃八景之“书台桂影”,此“书台”是常安民“读书之庵”旧迹还是魏了翁“故读书台”之“鹤山书台”,历来争讼不断。遍考文史诸籍,宋代魏了翁在蒲江白鹤山而非邛崃白鹤山营造“鹤山书院”,而明代邛州知州汪中又在邛崃白鹤山幽居寺修建“魏文靖公书台”,《(正德)四川志》误为“蒲江鹤山书台”。杨廷仪曾记载蒲江“鹤山书院”迁址至邛崃威显庙,其后安磐始误幽居寺“魏文靖公书台”为魏了翁亲建之鹤山书院故地,并借用《(正德)四川志》“鹤山书台”之名指称“魏文靖公书台”。王圻又混淆幽居寺“鹤山书台”为魏了翁读书新台,而误白鹤山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为魏了翁“故读书台”。万历《四川总志》承袭王圻之误,影响了明、清各地方志的撰写,沿误至今。实际上,魏了翁《卭州白鹤山营造记》明确记载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常安民“读书之庵”,并非魏了翁讲学旧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五鹿山落叶阔叶林的边缘地带,设计了5个样地,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总样方300个,计测了各样地中物种的重要值和乔、灌、草3个层次上的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D和边缘效应强度E,结果表明:边缘效应强度从边缘向中心呈梯度递减,且最大值出现在0~5m范围内,表现出物种丰富、优势种较多和种群结构复杂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RMT-B型岩石力学试验机上,对预置倾斜单裂纹的大理岩板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预置裂纹在荷载作用下闭合面摩擦系数及裂纹倾角对裂纹扩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设定摩擦系数后,预置裂纹倾角大于45°时,同样应力水平下裂纹面上有效剪力Q明显趋大;在达到相同有效剪力水平下,预置裂纹倾角大于45°时,所需应力水平值变小,此时预置裂纹倾角为开始裂纹扩展的最不利方向。分析表明,大理岩板中最不利裂纹方位角介于45°~67.5°。该大理岩板材中预置裂纹倾角为60°时,更容易发生裂纹扩展。此外,大理岩板承受单轴压缩时,裂纹扩展与裂纹倾角方向还和裂纹面上摩擦系数相关。裂纹扩展由裂纹面上有效剪力引起,其断裂过程为I-II复合型。  相似文献   

18.
《嘉应学院学报》2014,(8):82-86
2012年9月~2013年9月,利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嘉应学院校本部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5种,属6目22科.优势种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树麻雀(Passer montanus)、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留鸟33种,候鸟12种,所占比例分别是73.3%、26.7%.鸟类以东洋种为主,广布种次之,古北种最少,显示为典型的闽广沿海亚区的区系特征.分析表明:(1)灌草区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2.6701),林地区次之(2.5998),水域最低(0.9809);(2)建筑区鸟类的均匀度指数最高(0.8013);(3)灌草区与林地区的相似性指数最高(0.8750),林地区与水域的相似性指数最低(0.0541).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9,34(4):77-77
据新华网2008年10月1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野外考察队刚刚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喜马拉雅地区植物种质资源科学考察及采集任务。此次考察范围包括包括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地区,重点对中国西藏地区与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涉及热带雨林、干热河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山草旬和沼泽等多种植被类型。考察期间共采获植物种子200余份,分子研究材料1800余份,标本4000余份。标本包括喜马拉雅红豆杉、密叶红豆杉、星叶草、喜马拉雅长叶松、锡金海堂、水青树、互叶铁线莲及瓶颈尔小草等一系列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物种。  相似文献   

20.
用伏安法测电阻,使用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由于它们内阻的相互影响,用外接法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值偏大,用内接法电压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压值也偏大,再加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准确度不高也会带来误差,所以测出电阻值的精确度是不高的。在伏安法测电阻线路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后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而采用电桥电路进行测量,就可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