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过去几年的甲A职业联赛经常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一般都是因国家队或国奥队备战世界杯和奥运会预选赛等中断,而这一次却是因皇家马德里到中国来打商业比赛而不得不临时调整了几场联赛的日期。众所周知,职业足球联赛是一国足球发展的基石,足球的任何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职业联赛土壤的培育。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中国的职业联赛,如果说欧洲联赛是欧洲足球发展基石的话,那么我们自己的足球联赛却越来越像是一块可怜兮兮的“绊脚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校园足球联赛品牌形象的打造上始终难有起色,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校园足球联赛品牌的构建进行理论研究,为校园足球联赛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模型,最终得出结论:校园足球联赛品牌构建的核心是联赛品牌文化、联赛品牌标识和优质联赛产品。校园足球联赛品牌构建离不开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数字媒体、明星营销等媒体的公关与宣传以及对校园足球联赛品牌的保障。建议:各级政府应大力推进普及校园足球,解决家长和校长动力机制,改善足球教学训练环境,让更多的学校参与校园足球联赛是打造校园足球联赛组织者的当务之急;打造有效的联赛组织体系对联赛品牌进行运作和管理,形成系统的长期性的联赛体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足球恐韩已有年头。而韩国足球在国内联赛的经营和运作更胜于中超,看看近邻是如何发展职业联赛的,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不无裨益。职业联赛发展历程一波三折说到韩国足球联赛的发展,还要追溯到韩国国家队参加1954年瑞士世界杯的时候。那时韩国队几乎横扫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亚洲各个年龄段的比赛,从亚洲足球的萌芽期就成为亚洲足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社会资本。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发展。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裁判员丧失威信、赞助资金大幅减少、本土足球彩票夭折、俱乐部内部相互猜疑、观众上座率低迷。建议要加大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规范政府的参与行为、建立足够稳定和清晰的产权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加强舆论监督以及成立足球职业联盟。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信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信任理论入手,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了消费者信任产生的条件,剖析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消费者信任状况,并分析造成低信任的原因,在借鉴英超联赛构建消费者信任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中国足球联赛发展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宣传和推广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打造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品牌,中国足球协会与广东电视台将就2004年举行的“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电视转播工作进行全面合作。广东电视台将全面负责2004—2006年度的“中甲联赛”的电视转播工作。 将于2004年进行的中甲联赛共有18支甲级球队参加角逐。比赛将采取主客场升降级赛制,全年34轮、306场比赛。经过重新组合以后的中甲联赛将以崭新的形象、规范的品牌进入中国足球市场,它将成为目前全亚洲地区参赛球队最多、赛事密度最大、比赛场次最多的职业联赛。携手开拓中甲联赛电视转播…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品牌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定位是品牌营销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品牌发展中,品牌定位尚显模糊,致使其在品牌建设中策略偏差,着力点不准,从而影响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品牌发展。依据国内、外品牌定位的一般流程并结合我国篮球联赛的自身特点,总结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品牌定位:为喜爱篮球运动的、收入中低水平且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青年群体(21~41岁)提供长期稳定的现场赛事体验。针对这一定位,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品牌营销中,建议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1)加大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度;2)完善CBA联赛现场体验的各环节。使CBA联赛的品牌定位不断强化,并在众多体育赛事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观看现场比赛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职业球员国际化流向背景下大型杯赛参赛球员来源特征及联赛对国家队的供应效益研究,不仅可以把握足球流动趋势和发展动向,而且能够服务于职业足球联赛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各参赛球队球员的联赛分布,并以欧洲五大联赛为例研探职业联赛对国家队的供应效益。结果显示:世界杯参赛球员大多来源欧洲联赛,特别是欧洲五大联赛;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来源对参赛队杯赛成绩具有一定相关性;高水平职业联赛对国家队的供应效益涉及联赛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的组合水平,而尚处于发展中的职业联赛则要通过提升联赛的总效益水平来达成供应效益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中国职业联赛出现之前,球迷们在掐扎着努力希望能够看到欧洲五大联赛的同时,苦盼着有自己的足球联赛,待到终于出现的时候,一时间球市火爆,球迷狂热到极点。但接着联赛的道路却出现了人人都未能预料的狭窄阴暗的一面中国足球的道路仿佛已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10.
夏茂 《精武》2012,(17):52-52,5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中国足球产业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市场框架基本形成,尚未成为真正市场化产业;职业联赛喜优参半;无形资产开发乏力等现状。2012年中国取业足球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方案试行、环境退步净化、人们信心提升、社会投资加大对足球产业带来新机遇,但也须在完善足球市场适行体系、提高联赛观赏性、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升无形资产的开发等发面加大努力。  相似文献   

11.
吴炜 《体育科研》2012,33(6):28-31-35
擅要:国际足坛每年发生大量的球员合同纠纷。近年来,随着中国足球整体环境的改善,多家俱乐部加大投入,引进高水平外援,大大提升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球员与俱乐部之间的合同纠纷也不断升级。球员合同属于劳动合同,中国的劳动合同争议有专门的管辖机关,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可上诉至法院,适用的法律为中国的《劳动合同法》。而在足球领域,球员工作合同纠纷是由国家足协、国际足联乃至国际体育仲裁院进行管辖,适用的规则为国家足协或国际足联相关规则。因此,当球员合同纠纷发生在中国职业联赛中时,如何结合我国当前的立法及国际足联关于足球行业的内部规定,选择恰当的纠纷管辖机构,是实践和理论中一个具有挑战性且意义深远的课题。文章结合笔者在处理这些足球运动员合同纠纷过程中积累的实务经验,分析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不同类型的球员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及管辖权,以保护中国职业联赛中球员及俱乐部的利益,促进中国足球与国际足球在法律制度层面上的融合与接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足球职业联赛始于1994年,作为职业足球核心内容之一,18年来联赛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是社会各界所公认的.分析认为,联赛职业化程度、联赛产品属性、联赛产权归属和资本引入等方面缺乏深刻认识,是引发联赛改革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所在.上述有关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思考,势必会影响职业足球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发展前景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卓炯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111-112,F003
对目前我国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中,赛事的组织、宣传以及技术水平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校足球运动水平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为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提出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理事会居于核心与主导地位,主要负责组织内部的决策与监督职能。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理事会刚刚建立不久,理事会内部结构设置不够完善,理事会性质与地位较模糊,理事会的角色与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在我国职业足球联赛治理架构中,理事会是独立于中国足协之外,属于职业足球联盟下属机构性质的理事会。理事会是确定联赛运营方向,制定联赛经营决策的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年甲A前13轮78场比赛和第11届欧洲足球锦标赛54场比赛中队员的犯规动作,从犯规动作的部位、犯规发生区域和红黄牌出示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形成犯规的共有规律性特点,为运动员有针对地提高防守抢截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比较中国甲A足球联赛与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德国甲级足球联赛、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阿根廷秋季足球联赛4大联赛在取胜率和进球数上的状况表明:中国甲A足球联赛的取胜率和进球数明显不及4大联赛,其差异显。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球员的进攻意识与技巧欠佳。  相似文献   

17.
以日本职业足球的发展为分析案例,探讨了自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开幕以来所经历的起伏曲折过程及其经验教训。重点分析了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的经营状况及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我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具有启示意义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8.
借助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以及模型构建方法,分析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共有产权。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使职业联赛产权被分割给不同的权利者。理论上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产权是一种国有产权,但由于作为主要参与者的俱乐部的深度介入,职业联赛产权必然被分割给协会和俱乐部,职业联赛产权实际上成为一种共有产权,因此制订一个合理的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比例是解决中国职业足球联赛问题的关键。最后,构建了一个模型计算出一个最优的联赛共享产权的收益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