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传播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也随之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并对传统期刊形成强烈冲击。传统期刊作为科技成果等相关信息的载体,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期刊如何凭借其自身优势特点,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整合各类资源,突破其发展瓶颈和客观局限性,是每个编辑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传统期刊与新的传播媒体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加以对比分析,最后阐述了在当今新旧媒体相互碰撞的环境下,传统期刊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期刊的装帧设计是打造期刊文化软实力、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媒体走向深度融合的当下,探索传统期刊及其新媒体多元形态的视觉表征与审美范式,拓展设计美学在期刊领域的应用研究,对期刊发展不断寻求新的设计美学视角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中国最美期刊"获奖期刊为例,从生态发展观中的和谐美、品牌的多维之美、跨媒体多元平台的形式美、期刊思想内涵的意境美、传统文化的兼容并蓄之美五个维度构建期刊设计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融合发展观中的期刊设计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关注国家政策与国际时事、新闻出版、生态发展等领域,融合前沿信息技术与新兴媒介,创新期刊内容的新媒体表现形态与跨媒体的多元审美.  相似文献   

3.
中文电子期刊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国内6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文电子期刊资源在资源内容、系统功能、获取与利用、服务与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比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文电子期刊资源个性与共性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全面和客观反映中文电子期刊的发展现状。借鉴外文电子期刊的发展情况,指出中文电子期刊在特色建设、标准建设及个性化服务与功能建设方面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江蓬 《编辑之友》2016,(6):108-1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广播期刊正值发轫和初创期,其发展更多依赖政府、企业及电台的支持.与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进路及广播期刊的演进路径一致,早期广播期刊编辑就此诞生.中国第一批广播期刊编辑的出现,一是源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展,二是基于其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这一时期广播期刊编辑的职业身份具有多元性,而广播期刊的编辑实践则自觉遵循着市场、宣传、文化传承的多重理念.经营方式粗放、印刷成本激增的多数无线电及广播期刊终在战争的侵袭下惨淡收场,广播刊物编辑的职业身份和职业命运也就此陨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新媒体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并对传统期刊形成强烈冲击.相比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传统期刊如何突破其客观局限性,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在一个更加自由、开放、透明的环境中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传统期刊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越来越重视和中国的全面交流,中文的内容资源日益显现出巨大的价值和重要性.中文内容资源的主要载体形式有报纸、图书、期刊、影视、音乐、文献等,其中期刊是最优质的资源之一,因此其在海外受重视的程度也日益增强.但中国期刊海外发行状况却不容乐观.如何提高我国期刊海外发展空间,是国内期刊界亟待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邓锟 《编辑之友》2010,(1):76-78
对传统期刊而言,内容是核心资源,也是核心优势,只有打造好期刊内容的三度空间,才能持续提高传统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传统期刊在新媒体竞争环境中转危为机。——题记  相似文献   

8.
浅谈电子期刊与传统期刊如何借势双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子期刊以其互动、直观、丰富、开放性、跨媒体性和廉价等诸种优势给传统纸质期刊带来了严重冲击,同时有它致命的弱点。传统期刊也拥有自身的优势,如精心编辑的信息、清爽阅目的外观设计、便于阅读、便于携带保存、具备理性精神等,这些优势使得传统期刊仍然拥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传统期刊也应积极吸收电子杂志的优点,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争取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受众前景。两者通过吸取对方的合理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电子期刊与传统期刊共生共荣,携手才能共赢。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和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期刊编辑产生巨大影响,准确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对传统期刊编辑的影响,对期刊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上电子期刊资源与电子情报服务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情报网络上有丰富的电子期刊资源,和印刷型期刊比较,电子期刊情报服务有明显的优势.创办有特色的电子图书馆,能有效地开展深层次电子期刊情报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情报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