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将其显性的专业知识以显性课程的形式作用于学生之外,其自身所拥有的其他众多的隐性文化资源也在以隐性的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这称为内隐性学习。大学教师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尤其体现在探究性课程教学中。以探究性化学实验课程为例,探讨大学教师的隐性课程资源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陈丽敏  唐建敏 《文教资料》2014,(13):192-194
显性知识是学习者有意识学习的并且能够表述的语言规则知识,隐性知识恰好相反,它是学习者在潜意识的情况下习得的知识,不能被表达出来。作者通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定义的比较,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隐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跟二语学习者的表达能力,即二语水平有紧密联系,显性知识与二语水平的关系总体上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隐性知识的培养或者显性知识的转化显得非常重要。不管显隐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对二语学习者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对该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在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当将显性教学法、隐性教学法平衡到日常教学中,不仅如此,还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习者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胡新建  周志鹏 《考试周刊》2007,37(14):25-27
英语新课程改革最大阻力是学生的不配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学习者的学习观念落后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作者详尽阐释了学习者学习观念和新课程教学理念之间的的矛盾,并提出教师在转变学习者观念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学习者的情感和反馈,做到显性指导与隐性指导并用。  相似文献   

4.
学习不仅是指学习教育理论和他人的经验,学习也包括从自己的经历(经验)中获得长进。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说的就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从自我经历中学习,但这种学习大多数是在无意识情况下进行的,可把它归结为隐性学习。隐性学习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是隐性学习毕竟不是有意识的行为,它带给人的发展毕竟是难以言说和不甚明显的,其学习效率远不如显性学习。因此,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有必要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提到显意识层面,开展有意识的学习活动。本文中“自己的经历”主要指教师作为学习者…  相似文献   

5.
对远程学习资源的效用评价,涉及到学习者、专家、主创人员等多元主体,主体间通过远程学习资源的显性交互或隐性交互特性为中介,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交互关系,这种交互关系对远程学习资源的效用评价产生影响。主体间只有在彼此交互中才可凸显交互主体本色,获致主体间性,将这种交互关系融入远程学习资源的开发、应用等环节,可使远程学习资源因蕴合了丰富的主体间性而具有高效用预期。  相似文献   

6.
英语词汇教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得以重视。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的词汇教学方法,隐性教学法与显性教学法。当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学习者将注意力显性集中在词汇上,被称为显性学习法。当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词汇上,而是集中在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此时,学习者可以习得词汇,但不必显性学习词汇,被称为隐性学习法。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一种补充性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其影响力和教学作用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显性课程教学的作用。基于对隐性课程概念的概述,总结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隐性课程研究现状及意义,明确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特点,系统论述隐性课程对高职英语学习的影响,并对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英语隐性课程建设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方式。显性课程已经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而隐性课程在学生的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从隐性课程的涵义、因素、可操作性、对学生影响的作用效果强度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和控制隐性课程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红君 《成才之路》2009,(13):16-17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质是在倡导一次教学观念大变革,即。由传统的注重于学习者外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注重于学习者学习过程内在思维和情感的自我体验(思路历程);由传统的教师在学校课堂环境掌控的被动、单向、固定学习。转变为学生在社会和网络相结合的环境中掌控的主动、发散、交互学习。在这一转变中。教师将由学习过程中显性的决策者、主角。转变为学习过程中隐性的参与者、配角,其教学功能将得到淡化.而学习者将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的主人和决策者。而这种“研究性学习”在新课改中对教师提出的最大的要求是教师必须作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将由学习过程中显性的决策者、主角 ,转变为学习过程中隐性的参与者、配角 ,其教学功能将逐渐得到淡化 ,而学习者将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和决策者。为此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点、教学方法 ,由知识的传授者改变为学生的共同学习者和领路人。要达到这个要求 ,教师必须相应具备以下素质。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具备改革意识 ,富有创新精神 ,必须坚决抛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遵循研究性…  相似文献   

11.
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显性与隐性学力,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三维循环式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互动循环式语言教与学的大平台,其特点是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堂下的学习实践和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教师之间是互动的(所有资源是共享的,对学生知识背景的了解是互通的);学生之间和学生自我学习不同阶段、不同技能操练之间是互动的。学生的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会得到充分张扬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地理课程目标达成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即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以及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地理课程实施,有利于达成地理课程教学目的的教育资源。在地理学习中,每个学习者(教师或学生)都会以自己特有的动机与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能力、知识与技能作为其他学习者的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高校综合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对分课堂的显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隐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应加强语言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等显性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多读、多思、多达的隐性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思辨能力。教师也应精心设计精讲留白内容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全景式行为表现反映着学生的真实学习投入状况,进而折射出线上教学的质量。研究中以混合学习环境下的SPOC实践为例,从在线学习行为的内隐性和外显性特征两个维度构建学习行为分析的象限图,试图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表现、学习效果以及内隐性和外显性交互影响作用的异同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1)在学习投入水平上,作业类学习任务达到较高的行为投入,而自主选择类的行为投入较低。(2)在线学习投入的学习效果上,全面投入类行为的学习效果要优于主动投入类行为和被动投入类行为的学习效果;而主动投入类行为和自我管理类行为的学习效果又要优于规律投入类行为和绩效投入类行为。(3)从学习行为内隐性与外显性交互影响的作用来看,当行为内隐性和外显性都呈现为高投入时,学习效果与行为投入趋于一致;当行为内隐性和外显性高低投入不一致时,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技术知识的内隐性等特点影响职业教育的传递,抛锚式教学是以技术为基础,强调真实完整的问题情境,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教学以及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活动过程.其教学模式是围绕某一"锚"来设计,"锚"隐含着问题和任务的某种问题情境,教学围绕着"锚"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是中心,教师为"引导者+教练+学习伙伴",这种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具有即时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有显性资源,也有隐性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隐性的教学资源。然而有些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对学生的答题错误处置不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回答问题。我在一些聋校做过调查,结果显示,84%老师不希望学生答错,62%的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中,将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与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等作为并列的教学目标,其地位是显然可见的。学生在运用自身已经掌握的技能方法等来实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会调动相关知识的联动,会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对学习情感、自信产生正促进。因此,尽管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有时候是显性的,有时候是隐性的,但它的确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  相似文献   

18.
插图是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充分解读插图显性的信息和隐性的内涵,为教师所用。以闽教版英语教材中的插图为例,阐述如何品插图的"活"味、"灵"味和"深"味,阅读语篇、化解难点、升华情感,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9.
隐性课程资源,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而未明确陈述的课程,虽然它不能构成课堂教学的直接内容,但却持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它不仅使显性课程资源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科学人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的个性、情趣等人格方面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因此,在我们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用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及时发现身边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并综合利用好这些隐性资源,才能让学生获得潜在的文化功底,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的隐性教材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教师进修学校张伟本文所谈的体育课的隐性教材,主要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来自教师自身的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它是相对于以教学内容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显性教材而言的。深入研究体育课的隐性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