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传统武术和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他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里的瑰宝奇珍,当然与整个传统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中国书法和民族传统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们在精神内质和价值意向具有互通性和互补性,同时还是人格追求的表现性.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体现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不断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命既包括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情怀,又包括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具有现实转换的价值.德育必须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确保德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就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疆土辽阔,各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特质和风貌的“结构”,是本民族历史中各种思想、道德、观念形态的积淀.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常常被设计师们反复使用,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材料的更新,工艺的进步,使设计手法有很多变化,但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所独有,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所常见。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无穷魅力,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难以割舍,21世纪被人们称为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的全球化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民族文化与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的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7.
苏春雨 《考试周刊》2014,(48):25-25
自古以来婚姻就是一个神圣的话题,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的形式、过程及禁忌都蕴含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人们会用端正的态度看待婚姻,从中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传承传统文化,开启"儒学校园"之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他一生下来,就落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中华文明的琼浆玉液哺育着他的成长。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质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传统文化对每个成员的熏陶和影响具有必然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并已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的风骨、气势、灵性、神韵、俊逸、婉约、豪放、意境;中国古典道德观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气、道、天人合一等等,无不渗透到传统体育之中,它以民族文化的形式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增强着国人的体质,塑造着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的土壤,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儒、道、释三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至今对整个人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弘扬传统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剥离和凸现出来的,其中涌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游戏性、广适性和交融性等特征,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体现了每个民族自己创造的文化,具有身心并育的文化教育功能,因而弘扬和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发展,就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色,挖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性,建设当代体育文化,并以此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为世界体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面对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随着中国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文化应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雷丰源 《考试周刊》2012,(37):30-32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一些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优秀成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所继承和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实事求是的学风、民本思想构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传统基因。  相似文献   

15.
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背景,要求我们用多元文化视角去接受差异、应对变革.多元文化语境下,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丢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量丰富,并有很高艺术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传统音乐文化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致使传统音乐不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是改变这一面貌的重要途径."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民族文化保护措施的出台等,使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根植于相应民族的文化背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意识性。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将映射出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中华民族文化中,孔孟儒学是其主流,对民族行为影响深远,然而,独尊儒术的教育不足以发展民族体育,培养民族体育精神,必须在挖掘中国传统儒家内核的同时,融合各民族文化特质,并在协调传统与现实间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17.
陈红 《学周刊C版》2011,(10):116-117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更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含量.从而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更充分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知识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不尽人意。语文作为文化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积极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努力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建筑及其文化是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科学,它历经了几千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许多中国民族传统建筑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是,环顾我们身边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印迹已“仙踪难觅”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让中国在世界建筑格局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中国传统建筑特点鲜明,优点诸多,了解和发扬我民族传统建筑优势正是我们突破建筑文化瓶颈的绝佳出路.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是指在中国藏民族地区形成,在藏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中普遍传播和信奉的具有明显民族性、区域性特点的宗教文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和滋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蒙古族游牧文化,对草原文化的本体要素、教义内容及藏传佛教等方面,论证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