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拉不是熊     
在许多人眼里,考拉是一种憨态可掬的动物。有人将考拉称为"树袋熊"、"无尾熊"或是"考拉熊",但实际上,这些称谓都是误导性的。  相似文献   

2.
正有些人长相凶恶,看起来不像好人,好像随时随地都会生气、不开心,其实并不是那样。每次跟朋友一起摆出可爱的表情拍照,但总有人说:"中间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啊?破产了?还是家里有人去世?"……其实这些人很冤枉,因为他们天生就是臭脸,永远给人一副"全世界都欠我"的表情,当然他们也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患有"天生臭脸综合征"而已。  相似文献   

3.
有人哀叹,中国的网络游戏都是开发给12岁以下的孩子玩的,基本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要知道鼠标怎么点就可以有人把网络游戏称作是未来的金矿,也有人把网游看作是生活中最好的调剂,还有人把网游看作是不教孩子学好的洪水猛兽……一百个人的眼里,会有一百个对于网游的不同印象,但可怕的是现在在玩家的眼里,网游却开始变得相似乃至相同了:无尽的枯燥任务、砍杀无数的怪  相似文献   

4.
樊锦诗指着两张相距百年的莫高窟壁画照片,不无伤感地说:"1908年,有人拍过敦煌壁画的照片。如今,即便我们认为保护得最好的壁画,有些部位还是有些脱落,不太清晰了。"在她眼里,壁画如人,也会生老病死。如何让壁  相似文献   

5.
正梦对我们来说是最平等的一件事了,不管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基本上每个人都曾享受过美梦,也都遭遇过噩梦,有人靠解梦来释读人生,有人因梦境而解决现实难题。下面有一些关于梦的说法,你能辨别其中的对错吗?每个人都会做梦澳大利亚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约33%的受访人员说自己从不做梦或者极少做梦。但研究人员对这些人的睡眠状态进行检测,发现他们只是因为不记得梦境而以为自己没做梦。当人做梦的时候,会进入一种"快速眼动"(又称  相似文献   

6.
与雪花一样,其实尘埃颗粒也非常独特,但却从未有人去想过单个尘埃粒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最近才有人把它当回事。无所不在的尘埃在不同的人眼里,尘埃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它可能只是简单的尘埃,或大部分都是死皮,再或者是我们死去后要转化成的一种物质状态;而对科学家来说,一粒小小的尘埃却蕴  相似文献   

7.
"仪式感"是某些"鸡汤文"中的常客之一.在一些人眼中,它是商家宣传鼓吹的"消费主义"的别名,也有人认为所谓的"仪式感"是打肿脸充胖子,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是赤裸裸的形式主义.但也有人认为,生活中的仪式感不可或缺,它并非表面文章,而是与生活、与内心的和解. 一、仪式感是什么 仪式感是仪式作用于人心而产生的复杂性意识与认知.仪式感,不论是对个体的人,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事不过三     
香椿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喜欢和不喜欢香椿的理由,皆与它那独特的气味有关. 在喜欢的人眼里,香椿的味道是清香,是"香风惊艳,簇簇嫩、枝头灿烂",直呼香椿为香芽儿,凉拌热炒来者不拒,整个一副饕餮的嘴脸.不喜欢的人呢,大概连它的味道都不想要想到.有人曾发过这样的微博:香椿对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怨恨,居然散发出这么鬼畜催呕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正> 从事自然科学的人接触到美学,从一开始起就感到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自古以来,中外美学文献浩如烟海,使人应接不暇,科学美一直也没有被纳入美学体系,有人认为,如承认科学美的概念,就等于否认了美学是一门科学。有人认为科学美没有客观性,没有客观性的事物,是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但笔者认为,美学已被公认为一门科学,科学美学也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李威 《青海科技》2012,(3):99-101
有人说胆固醇多了不好,也有人说胆固醇多了能抗癌。书上说糖尿病人不能吃香蕉;但电视里又讲糖尿病人可以吃香蕉。有人说饭后不能喝水,也有人说饭后最好喝点水……科学不断进步,理论不断出新,各种养生理念近年来回颠覆,俯首皆是的养生指导,几乎使人无所适从了。养生,有这么复杂么?其实万事万物都不复杂,一个"和"字,便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原本生活在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人和宇宙之间,是"天人本一"的关系,但为了满足欲求,人渐渐与自然割裂,变成了"我很物质",继而"我很无奈"——我们忘记了生命的本来面目,时常违背自然规律,并且自以为是。所以,健康和快乐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1.
"安好"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家"中有个"美女"就是"安"了. 那么"晴天"呢?晴=日+青,日日有人青睐;天=二+人,二人相濡以沫地生活在一起. 这简直是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当然了,我只限于爱情层面的解读,或许太过偏执了.实际上,不管是"安好",还是"晴天",说的都是一种旖旎的心境,一种温婉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相较"龙的传人",有人提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后,此说遭到了广泛批评。更多的人还是赞成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无论是"龙的传人"还是"羊的传人",不过是宗教和文化意义上的认同,其文化的意义更为强烈。如果以科学的角度来衡量,所有人,不论何种民族,都不过是猴的传人。"传人"的问题与进化论直接有关。因为,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应该听过这个笑话:两个好朋友去森林探险时突然遇到老虎。其中一个人立刻换上了跑鞋,另一个人很不解地问:"你穿上跑鞋也跑不过老虎的。"但第一个人却说:"我不需要比老虎跑得快,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然而,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每当群居动物受到捕食者的追捕时,它们都会上演这则笑话里的情节。在人们的印象里,无论觅食、进食还是迁徙,群居动物都以集体为单位进行活动,它们互相关照、互相协助,比独居动物更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牺牲小我,保存大我"的情怀。但你如果真的认为这些动  相似文献   

14.
高翔 《世界发明》2007,(6):52-53
"魔兽世界纪念章"的推出,与其说是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不如说是给众多收藏者提了一个醒收藏一说由来已久,也有人把收藏欲称之为人的天性,就好似从松鼠的洞里你总能找出形形色色不能吃的东西,但它还是乐  相似文献   

15.
一孔之见     
孔 ,小小的洞也 ,在许多场合都是被忽略不计的 ,但在许多场合却又是忽略不得的。千里长路 ,谁都不会很在意小小的孔洞 ,但千里长堤 ,谁又敢不在意小小的孔洞 ?堤不能有孔洞 ,墙也不能有孔洞 ,门更不能有孔洞 ,针尖大的窟窿 ,斗大的风。可有人偏偏要在门上开个孔 ,还美其名为观察孔 ,这能观察到什么呢 ?门缝里看人都能把人看扁了 ,小孔里看人还不把人看成小不点了 ?什么 ,小孔里有个镜头 ?还是大广角 ?那不成照相机了 ?太棒了。门上配个照相机 ,看谁还敢来偷东西。最简单的照相机就是通过小孔成像的。小孔成像的实验可能每个物理老师都向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口腔溃疡在很多人眼里只是"小毛病",但很多人却被这个"小毛病"困扰。许多人认为口腔溃疡是上火了,会自愈不用管。专家表示,这些认识有一定正确性,但也不尽如此。多种因素致口腔溃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也布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听到细菌这个词,我们还是难免会心中一颤的。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肉、蛋、奶,都充满细菌。时下,很多人喜欢的走地鸡、野味、施农家肥种的菜、野生的鱼虾等等,携带的细菌比大规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人眼里,达·芬奇只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但实际上,达·芬奇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研究的领域涉及绘画、雕塑、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等方面,并在所有这些领域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达·芬奇的关于艺术、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为近代科学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美国《男人》、《传记》等媒体联合评选出了美国文化的十大偶像。据称,他们的评选标准是:只要提到他或她的名字,人们就会联想到美国;不管人们喜欢还是憎恨,在别国人的眼里,他们都代表着美国:只有真实的人有资格当选,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则无当选资格;当选者必须是“正宗”美国人,卓别林、施瓦辛格虽然对美国的影响很大,但他们都被排除在候选人之外。按照这些标准,最后的评选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大多数小朋友都有个机器人之梦,在曹骞帆眼里,机器人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自己最可爱的兄弟。他爱机器人胜过爱自己。他一个人勇敢地闯入机器人的大世界,快乐前行着,虽然年纪很小,但绝对是个强大的机器侠,不仅玩转机器人,还打败了赛场上的各种"小怪兽"——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