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距离太阳大约8亿公里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行星,它就是木星。我们若从太阳出发掠过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后,乍一看到木星时肯定会大吃一惊,“太阳系竟然存在如此巨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也大得惊人,大  相似文献   

2.
谜团一:水星如何诞生。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及冥王星,是以岩石为主要成份的“地球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是大量气体包围的“木星型行星”。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是水星,它是如何诞生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由于水星最靠近太阳,科学家认为水星是在原始太阳系中的高温区域,由凝固的金属铁及其他材料堆积而成。二、水星是在巨大的原始行星互相碰撞的时候,由彼此的金属铁融合而成。谜团二:金星为什么灼热?金星的大小和地球最接近,两颗行星的内部构造可能也很相似。但根据探测船和雷达观测,金星是一个灼热…  相似文献   

3.
古人在夜空中看到一颗明亮的红点,认为它会带来战争和瘟疫。罗马人以战神(Mars)来命名这颗行星。在晴朗的夜空,代表战神的火星闪著火色的光芒,吸引着古今千万人的视线。火星较地球更为远离太阳。若由太阳为首向外算起,第一个为水星,第二个为金星,第三个当然就是地球,也是所谓太阳系第三行星,其次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太阳系有9大行星。它们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中绝大多数拥有天然卫星。天然卫星即太阳系卫星。并不包括人类向几颗行星发射的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5.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辰星"。由于距离太阳太近,它常常被耀眼的阳光所掩盖,只有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中,或者在日出之前东方的地平线上,我们才有机会用肉眼一瞥它的踪影。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分别于1974年和1975年对水星进行了探测,除了发现水星的外貌酷似月球,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平原、盆地、裂谷等地形外,还发现了水星的一个令人费解的特征:水星的磁场仅有地球的1/100,而科学家原来推测,理论上它的磁场强度应该是观测值的30倍才对。为什么水星的磁场会如此微弱呢?  相似文献   

6.
在炎炎的夏日,当我们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时,我们其实应该感到一丝庆幸,幸亏我们生活在地球,而不是水星!作为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水星白天的表面温度达到了450℃,而且身边光芒万丈的太阳还不断地用强烈的、充满带电粒子的太阳风袭击着它,这让人们一度认为,水星上除了坚硬的岩石,不会有像地球这样的水圈和大气圈的任何痕迹。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最新发现,我们对似乎很熟悉的水星,其实比较陌生.如以前我们认为这颗太阳系中个头最小的行星与体积和它相差不多的月球非常相像,都属于色彩匮乏的星球,但最新传来的太空照片表明,水星比月球"多姿多彩",与"苍白的"月球相比,水星上有巨大的悬崖,地表呈淡蓝色和暗红色.在水星身上,目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如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为什么与地球有许多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又不为其他行星所具有?为什么它和地球都存在磁层?为什么它的密度之大远超其他行星,而仅次于地球?  相似文献   

8.
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外行星,绕太阳一圈大约为687天。世界各国研究行星的科学家们都想真正了解这颗行星,他们认为,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之外火星是唯一可能有生命存在,或者曾经有生命存在过的行星。从现在开始只要地球和火星还在对太空旅行有利的一条线上,科学家们就希望发射航天器到火星去进行探测活动,就是说从现在起每隔两年,就将有越来越多的轨道器、着陆器和越野车到达火星,到2005年科学家希望其中的一个机器人能把火星上的样品带回地球。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01,(5):24-25
1801年的首次发现18世纪,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名叫约翰尼斯·提丢斯。提丢斯对天体运行有兴趣,一心想找到一个公式,来描述当时已知的6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1766年,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规律。提丢斯先按照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列出它们的名单: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木星 土星接着,他在每个行星的名下各写一个数字。在水星下边写了个“0”,在金星下写的是3。后边  相似文献   

10.
<正>其实不管你在哪个行星上,你的年龄都是一样的。不过如果是按照其他行星上的时间,比如火星年、木星年,而不是地球年来算的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我们得知道每个行星的公转周期:水星:0.241年、金星:0.615年、地球:1年、火星:1.881年、木星:11.86年、土星:29.46岁、天王星:84.01岁、海王星:164.8年、冥王星:248.6岁。  相似文献   

11.
火星呈红色,我国古代又称它荧惑,外国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称呼它。当火星运行到太阳方向附近,由于太阳光辉耀眼,我们就看不见火星。火星运行到太阳相反方位,天文学称为冲日或冲,这时火星离地球最近。2003年8月29日发生火星大冲,是我们从地球上观测火星的最有利时机。公转运动和视运动17世纪初,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首先从火星的精确观测资料推算出它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位于椭  相似文献   

12.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昼夜温差近600℃,大气稀薄,有着一个巨大的铁质核心。由于远离地球,人类对它的认知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13.
火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可能被地球人改造成为类似于地球的行星,也是除地球外唯一有可能进化出生命的行星。 火星是人类在太阳系中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登陆、行走,并以传统方式进行探索的唯一一颗行星。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30余艘不同的探测飞船,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地球的姊妹星--火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和地球最相似的行星.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火星寄以厚望,希望在它上面能找到地球之外的生命,火星人也是科幻作品用滥了的题材.可是火星带给人们的只有失望.火星虽然跟地球有几分相似,可具体的条件就差远了.火星稀薄的大气,变化剧烈的气候等等,这一切似乎都在对生命说不.而其中最致命的不利因素就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相似文献   

15.
正火星是古往今来人们在宇宙中最关注的一颗行星,火星也是多国探测器扎堆前往的地方,火星还是人类外星移民的首选之地,这一切都归因于火星与地球有太多的相似之处……1.一天的长度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37分左右,这意味着火星的一昼夜仅比地球稍长一点儿。而且火星也是自西向东转,所以火星上看太阳同样是东升西落,太阳是耀眼的白色,而太阳周围一圈呈现暗蓝色,这是火星稀薄的大气和太阳折射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Q地球的质量如何计算?它的质量会变化吗?(浙江李杨) A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第五。地球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陆地面积仅占  相似文献   

17.
在所有的行星中,金星最靠近地球,但长期以来金星被厚厚的云层包裹着,天文学家始终看不见它的真面目,故而它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团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步揭开金星神秘的面纱。 在所有的行星中,金星最靠近地球,但长期以来金星被厚厚的云层包裹着,天文学家始终看不见它的真面目,故而它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团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步揭开金星神秘的面纱。 金星为何如此明亮 金星从不远离太阳遨游,金星在早晨太阳出来前三小时升起,在太阳下落后三小时再一次出现在夜空。金星是太阳系里最亮的行星,其亮度仅次于太阳和月亮。它发出的银白色亮光,璀璨夺目,因而有“太白金星”之说。西方人认为美与爱的女神“维纳斯”就住在金星上。 金星为什么会如此明亮呢?一方面,金星被浓厚的大气云雾包围着,这层云雾反射日光的本领很强。另一方面,金星距离太阳很近,除水星以外,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太阳照射到金星的光比照射到地球的光多一倍,所以这颗行星显得特别耀眼明亮。 太阳从西边升起   金星自转很独特,它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反。换句话说,从金星看太阳,太阳是从西方升起,在东方落下的。 此外...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17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探月梦中国梦"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嫦娥三号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建忠、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和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回应了大众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的关注。"嫦娥"的成功已表明探测火星的能力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一、二号成功后,我们就有探测火星的能力了。火星绕太阳转一圈是700多天,也就是两年时间,这期间火星与地球要交会一次,交会时它离地球最近,发射窗口最理想。我们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  相似文献   

19.
水星大历险     
正在类地行星中,有一些备受关注,比如火星,还有一些较受冷落,比如水星。其实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科幻作品里,水星都自有它的特色。毫无存在感的水星2016年最重要的天文学发现之一就是天文学家们在半人马座α星系中找到了类地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比邻星b,距地球只有4.24光年,比其他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都要近得多,而且这颗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探索火星这颗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人类自1960年以来先后开展了40多次火星探测,不仅成功率不高,而且都是研究火星全球、地表、大气和磁场等。截至目前,只有8次任务成功着陆火星并顺利开展探测工作,最近的一次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一代火星着陆器—洞察号,它将首次探索火星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