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试析满族冰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岚  陆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4):124-125,128
通过文献综述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满族冰嬉运动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论述,并对其兴盛、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通过对冰嬉运动的挖掘和整理,为我国北方开展大众体育、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冰嬉"是满清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冰雪运动的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并依托《冰嬉图》对清代滑冰运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冰嬉运动的起源、发展,这对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开展区域特色的体育活动,现代冰雪活动内容的开发,均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更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随着后冬奥时代进程深入发展,我国传统冰雪体育备受关注。分析冰嬉运动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理路。结果显示:冰嬉运动经历肇始期、兴盛期、衰落期三个阶段;精神性、娱乐性和民族性是冰嬉运动所蕴含的文化特性。新时代冰嬉运动应以校园文化教育为载体,突出精神文化内涵;以双向共治格局为引领,满足群众冰上运动需求;以文化产业发展为驱动,打造多元文化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的心目中,现代中国的冰上运动源于欧美,而少有人明晰中国古代的满清王朝曾经有过盛极一时的冰上运动,即冰嬉,而且地位极高,被定为大清"国俗"。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研寻清代满族皇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冰嬉的缘由在于,冰嬉不仅能够弘扬满族先人传统,利于征战、强化武事而且还能为皇帝及后妃等的摄乐消遣服务等等。  相似文献   

5.
冰雪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交流,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冰雪资源,追溯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开发冰雪文化旅游新产品,对于挖掘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丰富冰雪旅游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冰嬉文化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审视,指出被乾隆皇帝定位为"国俗"的清朝每年一次的国家大典冰嬉活动,具有浓郁的本土性和古朴性,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以开发体验式冰雪旅游文化产品为原则,将传统的冰嬉文化与现代冰雪旅游相结合,突出冰雪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外在显化,从确定产品核心文化价值、突出配置性产品的真实性、打造支持性产品和延伸拓展性产品4个层次开发大众参与型冰嬉冰雪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乾隆《冰嬉赋》及其它冰诗解读(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乾隆皇帝,根据国家的实际需要,把滑冰活动提升到国家活动的战略地位,并亲自组织和撰写了许多描述滑冰活动的计篇,特别是《冰嬉赋》具有特殊重要的滑冰文化价值。本课题对《冰嬉赋》、6首冰嬉诗和23首冰诗摘句,以及嘉庆皇帝的若干冰诗作了研究译解,以便大家阅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乾隆皇帝,根据国家的实际需要,把滑冰活动提升到国家活动的战略地位,并亲自组织和撰写了许多描述滑冰活动的诗篇,特别是《冰嬉赋》具有特殊重要的滑冰文化价值。本课题对《冰嬉赋》、6首冰嬉诗和23首冰诗摘句,以及嘉庆皇帝的若干冰诗,作了研究译解,以便大家阅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地域性、民族性、娱乐性、兼融性是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特征 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其发展的方向 学校体育模式、"全民健身"模式、旅游模式、产业化模式是继承和弘扬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研究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与弘扬,有利于保持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旨在“继承民族遗产,发展民族体育”的“满族传统体育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召开。 这是我国首次就一个民族的体育产生、发展和历史变迁等问题举办学术研讨活动。 讨论会共评选出国内体育史学者提交的论文29篇。这些沦文涉及满族传统体育的各个方面,研究范围包括满族民间体育、军事体育、宫廷体育,项目有冰嬉、骑射、珍珠球等。这些论文探讨了满族传  相似文献   

10.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本文针对满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其体现出的文化特性进行研究,探讨满族传统体育的现代转型发展趋势,从物质特征的弱化与精神特征的强化、传统特征与时代特征的互补和并存、多元特征和世界性特征的汇合等几方面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进行分析,对于推动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4.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字及视频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练习的体会,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进行研究,旨在挖掘武术操中的武术技击动作,发掘武术操中对武术动作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内涵的武术文化进行梳理,由表及里的简述了对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传承,继而沿袭了武术“表”与“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姒刚彦 《体育科学》2006,26(10):43-48,53
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对理想竞技表现(peak performance)新的定义,即理想竞技表现是指在竞赛中时各种逆境的成功应时。从该定义出发,构建了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模式,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即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找出合适的应时逆境方法;实施个人化的训练;评价训练效果。新定义及其训练模式直接植根于竞技运动实践,并以实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国足球萎靡不振的发展现实,国人在表达失望心情和发泄心中愤慨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足球的病根到底在何处,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不见成效;思考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批判性地思考中国足球急于求成的冒进机会主义行为;提出应准确定位中国足球,循序渐进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风格的形成;并呼吁当局者尽快建立厚积薄发的发展新思路来切实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全面复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力动作“掩手肱捶”技术动作的分析,说明神经系统调控下的“松紧转换”是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质量优劣的技术核心。并进一步对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机制和人体机能健康的关系和作用进行基本阐述,认为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锻炼是提高和增强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