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视是用画面及其伴音传播信息的,画面和声音构成电视广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画面是无声的形象语言,解说是有声的诠释语言。没有画面就无须解说,没有解说,画面就是难以解读的“天书”,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由于电视宣传比其报纸、广播具有直观、形象的强大优势.因而在电视编采人员中产生了“画面万能”轻视解说写作的倾向.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功夫在现场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在经历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传播方式之后,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然而肤浅的、只讲形式的现场报道还不如画面加解说效果好。有些现场报道存在的问题在传播效果方面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青年记者》2006,(18):80-8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记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这是在国际性的各种传播媒介竞争中,电视新闻“走自己的路”的成熟标志。  相似文献   

4.
现场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最富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广播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场报道这种形式被许多电台广泛采用。笔者多年来从事广播新闻报道工作.我认为要做好现场报道,就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坚持“三贴近”.使用好现场音响,捕捉把握好现场新闻细节。  相似文献   

5.
现场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根本区别就是语言表达方式,即现场语言。所谓现场语言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用真情实感解说、评述的语言。电视记者在镜头前“露个脸儿”不一定是现场报道,不露脸不一定不是电视现场报道。关键就看记者在现场是不是用现场语言来解说、评论。现场报道与记者是否“露脸儿”无关。  相似文献   

6.
电视现场报道以其强烈的现场感、时效性及“原汁原味”的画面、同期声吸引了广大受众的注意力.成为众多媒体的“亮点”。在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报道方式虽然独具魅力.但要让电视现场报道鲜活、传神、出彩并不容易,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在题材的“拿捏”选择上还得下一番真工夫。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电视荧屏上,现场新闻报道风头正健。但是,简单地在新闻作品上标帖上“现场报道”四个字,并不表明作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新闻了。除现场镜头、现场采访、现场同期声这些必须强化的“现场报道”要素外,电视现场报道的语言尤待改进。在时下的许多现场报道中,比之画面镜头而言,新闻语言运用尚显得稚嫩,具体表现在: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足、语言游离于画面内容……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现场报道的实例,来对现场报道的语言运用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焦桐 《声屏世界》2010,(4):25-26
纵观全国各个卫视乃至中央电视台。现场报道记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突发事件现场报道还是主题策划式新闻的现场报道.在对现场的观察、细节的捕捉、个性化语言提炼、记者心态预设等环节上。普遍存在不足。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抓住现场报道核心要素,梳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实战操作攻略。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一名称最早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唐·休伊特在1952年提出的。唐·休伊特是美国电视新闻界贡献颇大的人物。他在六十年代初发明的“并行剪接法”一直是今天美国电视新闻节目沿用的形式。所谓“并行剪接法”就是先由主持人出现报告一次节目内容提要,然后出现在电视新闻画面上,同时配有解说,中间时而穿插电视记者的现场报道、人物采访,主持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地冲击,也给电视媒体所具有的及时性、生动性等特点带来了严峻挑战.这就要求电视编辑记者改变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在现场报道上做出特色.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大大缩短电视媒体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电视新闻更加的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新闻报道的现场直播而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新闻现场报道中的细节有动作细节、外貌细节、语言细节、环境细节等,新闻记者要有足够的细节捕捉意识,通过对现场的密切关注来发现一些细节,保证现场的所有活动都能被记录在摄像机内。然后在直播的过程中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及时地将一些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细节呈现出来,从而让观众能够对细节进行观察。所有的细节镜头都必须与新闻报道的主题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细节镜头与主题无关的情况下,细节的捕捉不仅会让观众对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产生怀疑,还会让现场报道脱离实际,失去原有的报道方向。所以在现场报道的过程中必须将细节的描写与主题挂钩,保证现场报道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兴起。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和面对面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做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我认为电视节目在细节的表现上,画面本身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和说服力是压倒一切语言形式的。但是,在电视这一记录性节目中,更多的细节也不完全产生于拍摄现场。画面本身的时态常常适合于表现“正在进行时”,观众对画面的要求和信任也是它的纪实性和现场感。一大部分不能在现场出现的细节在时态上属于“过去时”。而再现细节,等于表演细节,扮演细节,在时态上就不能为观众所接受,而那些无法再现的细节,用文字语言上的细节也同样可以完成,它的时态可以是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任何约束,人们也是给予最大信任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各家电视台之闻新闻大战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电视新闻时效性的要求,现场报道以其时效快、现场感强、可信度高、信息量大的优势迫使电视新闻工作更加重视这一报道形式。大家都知道,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而其中画面给观众以直接形象的感受,是最能体现电视特点的元素,尤其在现场报道中,电视画面拍摄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报道的成功与否。接下来,我们就现场报道中的摄像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司长强 《新闻世界》2012,(10):44-46
电视新闻现场报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画面+解说”的报道模式,开创了电视新闻新的表现形式。在新闻现场记者面对摄像机,冷静、清晰、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述,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感、参与感,亲切感。同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也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视记者而言,自觉地培养对“新闻现场”的驾驭和把握能力,是必备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6.
电视现场新闻有如下特点:一是及时迅速。现场报道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成为记者抢新闻头条的主要干股。比如中央电视台关于南方雪灾的报道,除背景新闻、新闻述评外,大量的现场报道从灾区源源不断传回来,极大程度场报道,画面地满足了观众对事态发展的最快了解欲望。二是现场感强。电视现、场景、同期声同时摄入,体现了现场报道的“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两张皮”现象,指的是文字解说与镜头画面相互脱节,从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分两种,一种是文字解说与镜头画面这两种语言在性质上的较大反差造成的,体现了电视新闻的内在固有矛盾.另一种是编辑记者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和实际操作失误造成的,比如忽视新闻价值和特性、放弃电视手段优势、投机取巧拼凑镜头画面等。其中第一种原因是造成“两张皮”的第一位和根深蒂固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新闻语言这种构成新闻作品的物质手段的分析,找出电视新闻作品形式的原理,从深层次上解决其“两张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文字加画面“两张皮”式的呆板报道格局,显示出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这就对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独立思维、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电视现场报道采访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剑 《新闻前哨》2002,(12):30-31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作口头报道。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报道是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报道形式之一。与其它报道形式相比,现场报道具有更为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而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可视性。虽然电视现场报道有众多的优势,但是也应看到,电视现场报道,从操作上讲,又是最难以把握的一种报道形式。那么,如何能较全面地掌握电视现场报道的技巧呢?一、现场———观察的艺术(一)个人镜头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现场感。在电视新闻现场…  相似文献   

20.
画面 播音员(导语)解说 南联盟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的一座大桥昨天被炸,当地市民悲愤不已。请看本台记者的现场报道。画面 记者站在断桥前解说 各位观众,现在我是在位于南联盟北部重要城市诺维萨德向你做现场报道。北约在今天清晨轰炸了连接诺维萨德两岸的这座大桥,这是北约第一次对南联盟境内的重要的交通设施进行轰炸。画面 采访一位先生解说 (配音)先生你好,你知道北约是在什么时候轰炸这座大桥的?“大约是今天凌晨5点左右吧。据我知道,北约共发射了两枚炸弹,其中一枚没有击中,另一枚炸毁了这座大桥。”画面 一组诺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