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这种布条名为肌内效贴布,生产公司称这种贴布可以减轻肌肉疼痛,预防发炎,能放松过度使用的或者疲劳的肌肉,支撑肌肉长时间运动。但研究证明,这种贴布对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他们还是需要治疗。另外,它能够稍稍减轻疼痛,还能够轻微增加运动范围,但是也别指望它能  相似文献   

2.
刘存生  杨庚顺 《中国科技信息》2011,(13):126-126,128
通过对"腱鞘炎"发病机理的分析,得知导致"腱鞘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手部长时间重复固定动作、腕关节用力不当导致供血不足和肌腱与腱鞘过度磨损所致;经过对乒乓球运动的运动特点分析,认为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有利于"腱鞘炎"预防的有效手段,建议"腱鞘炎"的易患人群应当经常通过乒乓球这一锻炼手段进行"腱鞘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一笑,更健康     
发笑可以使心脏更健康,这话听起来很好笑,但美国医学专家说他们找到了支持这种说法的证据。一项新研究表明,听上一两个笑话可以改善血管功能。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就在警告人们,压力会损害心血管健康,有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当人面临困境时,身体会释放出一些激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如不加以治疗,高血压会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医生经常建议高血压患者更多地休息,经常做释放压力的运动。但社会心理行为能对心血管有何好处,人们知道得  相似文献   

4.
张微 《金秋科苑》2012,(11):116-117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许多老年人也开始了春季锻炼,适量运动固然能延年益寿、愉悦身心,但锻炼不当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适或疾病。因此,春季锻炼应科学安排。  相似文献   

5.
兰心 《知识窗》2007,(1):55-55
人们很早就知道,吃西红柿可以预防很多疾病。最新的研究表明,它还能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科学家日前发现,西红柿中含有一种叫做番茄红素的色素,它使西红柿看起来呈现红色,这种色素还具有抗癌作用。此外,科学家还发现,西红柿籽外皮上包裹的黄色液体具有抗血液凝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遗传对疾病的贡献度不超过15%—20%,大部分是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所致。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高血压可以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可以减少75%,糖尿病可以减少50%,肿瘤减少1/3,人类平均寿命可延长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14,(12):89-89
为了让居民对高血压有进一步的认识,丰富健康保健常识,近日,崇明县新海镇科协邀请新海镇卫生服务中心长征分中心医务人员为长征居委居民上了一堂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 医务人员细致地讲解了高血压预防和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性,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洒、心理平衡),还耐心解答了居民对高血压病的各种疑问,使居民回家后也能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4,(10):49-50
身体的发炎现象和以下疾病存在关联: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发炎性肠道疾病、气喘、阿尔茨海默症、高血压,等等。事实上,可能所有慢性疾病都是由发炎引起的。这到底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也许这是好消息,因为这代表慢性疾病或许有解决之道——采取食用抗炎食品的饮食方式。  相似文献   

9.
人体有一个平衡感受器,它位于耳朵的内耳里面。当我们的身体变动位置时,感受器就会受到刺激,由神经传达到脑,大脑就会调节我们身体的平衡。当乘车和坐船时,我们的身体过度摇晃,内耳的平衡感受器非常敏感,神经系统的反应也很明显,这时就会产生头昏眼花等不舒服的感觉,身体也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但晕车和晕船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人体在过度摇晃时,不能适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应性症状,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饮食营养因素与高血压密切关系,适量适当的从饮食中摄取各种营养素能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能远离疾病。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喝上一两杯的人要比那些滴酒不沾或者酗酒者思维更加敏锐。那些适度饮酒的人在语言技巧、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要比那些在喝酒方面做法极端的人要强很多。适度饮酒对于男性来说每周饮酒14到28杯,对于女性来说7到14杯。滴酒不沾也伤身体英国伦敦大学通过一项健康调查得出一个惊人而有趣的结论:不喝酒者和酗酒者有一样高的死亡率,而经常适量饮酒者却能延年益寿,并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克而不研究人员对饮酒的频率和饮酒量同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心脏病来说,完全不喝酒的人发病风险比那些少量饮酒的人…  相似文献   

12.
吃饭的科学     
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吃饭,治病的药物除化学药物外,就是从众多的粮食中提炼出来的,“药食同源”由此得名。人们每天面对一日三餐,吃下去的是粮食,补充的是身体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同时达到了滋补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让人越来越担忧,人们的生活富裕了,营养反而不均衡了,心脏病、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栓塞、血液粘稠、高血压像洪水猛兽一样,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先天性心脏病必须做手术修补才能痊愈,实际上有不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不用任何治疗就可以自愈的。有的虽然不能痊愈,但因为对身体几乎没有不良影响,医生也不建议治疗。以下是小儿心血管病专家介绍的几种可以自愈的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今,中国人产生了一个普遍深信不疑的观念,没事儿检查检查身体总是好的,似乎检查做得越多就越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于是,过度体检产生了。过度体检在中国产生并盛行是大有原因的。其中一个重要渊源来自中国古代的"上医治未病"的医学理念。这一概念最早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种表述明确提出,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显然这是一种预防  相似文献   

15.
园艺劳动能使老年人受益。观察发现,一些老年孤独症患者参加园艺劳动后,生活增添了乐趣,其寂寞和孤独感也会减轻许多。园艺劳动对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常参加适量的园艺劳动,会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胃肠系统功能,起到增强心脏活力、降低血压、稳定情绪及消除失眠等痼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韦蒙 《今日科苑》2005,(10):49-49
运动先看身体状况 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大量的体力消耗都会让身体吃不消,这时候再进行爆发力大、过量的运动,引发突然的心脑血管病导致猝死的几率就比较大。其实,运动本来是件好事,适量的运动还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但如果运动不合理、使劲儿过猛或运动量太大,都会伤害身体。所以.运动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让专业的健身教练制定一套适合你的运动计划。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科学的方法调整竞技状态、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负荷、预防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针对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及供能特点,通过对多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客观地诊断羽毛球运动员竞技状态、运动疲劳的程度和身体恢复的情况。反应时、肌力、心率、最大做功能力、血尿素、血睾酮、血乳酸等几项指标能够较好反应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效果,指导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8.
祝您健康     
世养卫生组织提僵四大懂康生活方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詹姆斯·格兰特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过早死亡”问题谈了他的看法:“目前,成年人的疾病和死亡原因主要是癌症和心脏病,然而,如果人们能获得有关吸烟、饮食和身体锻炼方面的科学知识,并把它们付诸实践的话,成年人的死亡总数可以减少50%以上”。现在已经很清楚,普及保健知识这种手段潜力比其它任何可以想像的科学进展都大得多。例如,如果人们下决心合理进食,经常锻炼,不吸烟,饮酒适量,那么花费不了多少钱,甚至分文不花,就能把男性的平均寿命增加10岁。虽然我们…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运过度运动导致的导致急性心内膜炎预防与治疗方法,预防运动性心肌损伤发射。方法:采用PAFAFAC分析方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对两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人体三层骨骼肌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由广义梯度近似GGA观测免疫细胞凋亡模型,通过对血液样本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锂(CMC-S)进行合成流变分析,分析患者在躯体神经支配下心肌内膜收缩或舒张。结果:通过运动骨骼肌免疫细胞凋亡抑制方法,能有效对过度运动训练损伤导致的急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实现诊疗。肺动脉收缩压有82.6 mm Hg改善为92.0 mm Hg,肺动脉舒张压有44.9 mm Hg改善为50.3mm Hg。结论:采用免疫细胞凋亡干预后,肺动脉能短期实现修复,可以改善患者的脉氧饱和度,合并胸痛、浮肿、高烧等急性心内膜炎病症,从而避免运动员出现急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对避免运动员因过度训练导致的心衰竭和体循环缺血缺氧等也有积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姜扬 《内江科技》2009,30(12):22-22
在日语中,"のに"和"くせに"都表示非难或者不满的意思,都是既可以作接续助词也可以作为终助词使用的,都可以表示逆接,在很多时候可以互换使用。本文就二者的用法及异同做了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