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方法很多,情境教学法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模拟带有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情景,让聋儿身临其境,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鉴于此,本文对基于情景教学法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将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进普通学校,使其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安置形式。现代康复医学证明,聋儿通过听力补偿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其听觉语言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大部分聋儿可以达到聋而不哑,小部分可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经过听力语言康复的聋儿进入普通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一直从事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聋儿康复效果出现两种情况:听力损失重度以下、智力状况中等以上的聋儿成效明显,康复后进入普幼、普小率达到35%以上;极重度聋儿口语语言康复效果很差,只能学会简单发音,不能理解句型和故事,更不能表达连贯性语言。因  相似文献   

4.
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工作中,教师应重视聋儿的个性及心理活动特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聋儿康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聋儿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使聋儿早日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5.
科学研究表明,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如能及早发现孩子听力障碍,进行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及早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大部分听障儿童是可以掌握有声语言的.实践证明,随着康复技术与手段日趋先进,聋儿语言康复效果越来越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提高家长素质,让他们有效参与到聋儿语言康复中来,已成为聋儿语言康复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从亲职教育入手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4组聋健儿童在自然游戏交往中障碍表现的实验观察,分析了聋健儿童自然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表现形式,认为对严重听力损失的聋儿,聋健合一的自然交往,对聋儿的听觉语言康复作用不大,只有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聋健儿童双方进行有效的教育康复,才有可能架起聋健童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聋儿的听觉语言康复与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聋儿语言听力康复中心多年来对回归社会聋儿进行的回访调查,结果表明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康复聋儿家长重于康复聋儿、注重聋儿心理健康和感恩教育、正确选配和使用助听器,康复教学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将自主、探究、合作带入课堂,中心始终把尊重每一位聋儿放在首位,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使孩子们愿意学习、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彭虹 《成才之路》2011,(13):67-67
聋儿语言康复是一门集耳科学、听力学、电声学、心理学、语言病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更显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内容是听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  相似文献   

9.
纵观美国聋人海丝·怀特斯通不同寻常的成长教育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如下的成功教育经验:回归主流社会,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挖掘残余听力,坚持早期语言矫治训练;重视家庭成员的参与和配合,促进口语能力提升;重视行为规范教育,与普通孩子同等对待;长期坚持,正确开展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海丝的成长历程对我国聋儿教育的启示有:尽快出台《特殊教育法》,保障教育公平;推行全纳教育,理性看待聋人文化;加强聋儿早期口语训练;重视聋儿家庭教育,将聋儿康复融于日常生活;培养聋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独立坚强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新课程改革,"生本教育"的理念在普通教育中已经根深蒂固,但这股春风好像没有能够吹绿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这片孤岛。我们应该把"生本教育"的理念应用到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事业中,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让孩子们体会到童年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