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日本学校体育政策的指导下,日本青少年体质状况实现了长期发展,为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劳动力保障.文章采用逻辑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结合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系统阐述了日本学校体育政策的变迁与内涵,分析了不同时期日本学校体育政策对青少年体质状况的影响.日本的学校体育政策始终以社会需要为基础制定和实施,在满足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本国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日本特色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这对我国的学校体育政策发展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应该立足国情和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现状,汲取日本的成熟经验,在法律体系建设、保证体育活动质量和优化配套制度设计等方面来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经营风险日益加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然而,存款保险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利有弊.针对我国现状,如何扬长避短,并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合理有效存款保险制度变得现实而紧迫.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比我国早将近三十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在90年代对养老制度进行了改革,于1997年制定并公布了《介护保险法》。同属亚洲国家的日本和中国,在家庭文化和观念方面有很多近似之处,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在某些方面可以为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国的老龄化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呈现的特征也更为多样。本文从国内养老环境、养老模式的分析,对比日本介护服务体系,扬长避短,借鉴可行性的成功经验,弃其糟粕,从而寻找一种更加适应大众养老需求的养老模式来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而环保NGO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长期以来,囿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我国环保NGO的发展存在众多亟需解决的困境与难题.因此,可以适当借鉴国外NGO发展经验,以解决我国环保组织发展困境.日本在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与我国存在诸多相似,而日本的环保NGO尤为发达,可以吸收日本环保NGO发展的先进经验,以推动我国环保NGO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助学体系从设立之初始就努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现行资助体系中资助目标、家庭情况的认定及奖助学金评定、资助措施实施情况、对贫困生的认识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偏差,直接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公平与效率。借鉴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贷学金模式,重新制定我国资助目标,实行资助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实现我国助学工作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借鉴国外成熟的办学经验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SQA HND项目的特色是“产学研”合作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小组集体研究确定specification、Outcomes、内审与外审三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经济学品牌专业建设为例,对如何借鉴SQA HND项目完善我国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管理和评价反馈机制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四大国有银行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造,金融市场逐渐完善,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也在加大,现行的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已不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立现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如不合理安排各项具体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对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小银行造成不良影响,加剧金融市场的恶性竞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可能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同时提出要建立强制的存款保险制度、实行差异化保费率以及保险机构资本金来源多样化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及"一纲多本"的编写原则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建设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课程目标体系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学生主体研究不足、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明晰各教材建设主体功能、优化课程目标体系、改革教材建设管理制度、设立教材内容甄选标准、与课程改革融合发展的革新途径.认为与新媒体融合是未来教材建设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研究提供有效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进行改革.美国以先进的道德教育理论为指导,建设"学生本位"的隐性德育课程;日本则设置了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作为经验课程由班主任来教授;美国和日本都设置了综合性的社会课程,采取了先进的教学方式,美国特别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日本则强调民族传统与外来观念的统一.在我国,设置新型的<修身>课程和综合的<社会>课程,会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了中美两国隔代教养的状况、原因、类型、影响及为隔代家庭提供的援助和支持,并从传统文化等角度分析了两国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美国学界高度重视对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隔代家庭进行差异性研究,社会各界主动根据祖孙的现实需求提供多种有效的支援,这都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