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高校教学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适应时代变化节奏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设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迫在眉睫。分析了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建设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阐述建设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为加强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规范运作需进行的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改革,并重点论述了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包括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目标、构建方法和框架设计等内容,希望能对全国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渗入到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教学管理改革一个新的突破口。本文介绍了构建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学院教育教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两个方面,本文基于云平台应用环境的架构,对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目前学院教学平台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教学云平台以推进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三个转变",即教育教学管理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构建了流程再造教学管理云平台;信息化教学应用由"试点"向"常态"转变,探索出立体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新途径;教师由"被动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形成了信息化教学应用长效推进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在云平台应用环境下教学,学院的教学平台体系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多样,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的价值体现,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课程质量应该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要素。立足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以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思路为指引,以信息化教育技术为支撑,从建设、实施、管理三个层面对课程层面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展开阐述,构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的三位一体课程自主质量保障体系,为职业院校课程层面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提供有效的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冲 《教师》2020,(5):15-16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的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形态、教学模式等均开始改变,而这些改变必然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教学管理是高校最基本、最核心的管理工作,大数据背景下做好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实际上是对高校教学管理理念的一次革新。高校要从信息化的视角系统分析、统计教学管理的过程,为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信息数据支撑,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从学校整体管理的角度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打造一站式数字校园平台,以教务的学籍管理为基础,整合教务、考务、学生事务、财务、图书馆、后勤等模块,做好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工作,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团队建设工作,做好高校教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与储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院校要使整个教学管理工作能够科学、有效地展开,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院系二级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建立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并通过教学信息化平台共享资源,提高教学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的教学运行管理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网络化阶段。在信息化条件下,高等学校要从教学运行管理的特点出发,在整合现有网络教学资源、提高信息化程度、强化过程管理等方面,对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成绩管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实践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的高速发展及训练中心教学管理的高效化建设,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成绩管理并采用信息化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基于中心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上,并以原有成绩管理系统为基础,结合中心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建立了优化后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机械制造实习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新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提升了教学质量评价效果,进一步促进了训练中心科学的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开辟了教育时代的先河。应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通过研读国内外关于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相关文章,分析国内外BlackBoard教学平台建设标准的研究现状。旨在通过分析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现状,为以BlackBoard为代表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更好地建设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许多教师都建立了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但在建设中,一些平台与课堂教学并没有进行有效融合,没有发挥平台与课堂教学的协同作用。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将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明确两者在整个教学实施中的任务及分工,以此确定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通过两者分工协作的深度整合,以实践方式探索课程信息化平台与课堂的协同教学。  相似文献   

12.
张晖 《教育教学论坛》2020,(19):295-296
加快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世界大学空间为平台,建设空间资源课程,以高职构成设计空间资源课程为例,探讨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信息化优势特点,探讨激励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教学管理和教学互动。形成教师在空间进行教学及管理、学生空间自主学习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校网络教学平台体系既具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是加速教育信息化、提高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该平台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计划、智能排课、教材管理、教室管理、考务管理、注册管理、学籍及成绩管理、导学中心等模块。为推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要转变教学理念,营造教学管理信息化环境,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5.
调查表明,高职高专“两课”教师师资管理队伍建设、运行机制、教学过程、教务管理等目标管理初显成效.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得到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两课”教学管理存在明显的边缘化现象,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不规范,结构不尽合理,管理手段落后。究其因在于教学管理理念、教育机制、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信息网络手段的负面作用。因此必须探索“两课”教学管理的内涵、评估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教学管理主体建设,抽强教学管理手段的法制化、内化化,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平台对项目化教学的适应度极大地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对西南地区4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采用SPSS软件分析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发现当前项目化教学存在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并从一线教师对项目化教学需求的角度来探究现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改进措施,提出信息化教学平台需要提供多元化学习环境、实现智能化活动设置、突出个性化教学服务和保证信息反馈时效性,才能更好地适应项目化教学,从而推动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校园网为基础,针对初级指挥院校武警指挥专业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共构建了五类信息化教学平台,即院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学科课程教学平台、指挥参谋作业系统平台、勤务模拟演练系统平台和学员素质综合评价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基于“病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对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意义、平台的内容组成、师资培养、学科的专业特色、教学实施过程和实践反馈、校园网教学平台运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详细阐述。采用信息化技术,校企共建打造“病理学”教学云平台,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实施混合式教学实践改革。“病理学”教学云平台功能齐全、操作简便、便于管理,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数据统计便捷,可随时查询课程学习进度和考核结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日渐成熟,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07方案”,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学校进行课程信息化建设,包括建立“1+X”课程模式、构建多元整合的三类课程体系、开发个别化教育计划管理平台,以为更好地实施个别化教育提供高效而科学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我校在Blackboard平台拟建设200门信息化课程。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大一新生为对象,面向软件工程等三个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在Blackboard平台上进行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尝试了"微课件、微视频、微实验、微测试"等为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