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卦掌乃我国武术百花园中之一精英,除具技击价值外,更有健身延年之功效。近年来,非但国内习练者日益增多,且已引起日、美及东南亚各国之瞩目。然而,对这一拳种保健作用之研讨论证,至今却尚付缺如。作为中华武术发祥地的我国,这一状况殊不相称。本文拟通过X线摄影,观测系统的八卦掌练习对骨、关节的影响,以之作为练习八卦掌老人全面的医学生理学观察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李同喜 《武当》2005,(4):26-27
八卦掌中的八大掌,是属先天八卦掌法。主要通过转圈换式的运动,强健身体,培元固本,掌握以掌为法,以走为用之能。后天八卦连环掌更强化其八卦掌之体用功能,将健身技击合为一体、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更直接简练的体现其八卦掌的技击要意。后天掌式有形有意,动作简明,顺中求巧,其趣无穷,其效无尽。  相似文献   

3.
唐俊文  赵雪花 《武当》2014,(11):29-30
史式八卦双刀套路系由史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当代著名武术大师狄兆龙先生传授给赵雪花女士。赵雪花女士现为史式八卦掌溧阳研究总会常务副会长,溧阳市老年大学八卦掌培训班教练。双刀套路动作,系由史式八卦掌派生而来,动作用意不用蛮力,轻灵优美。双刀的使用,实际上是延长了手臂,再加上锋利的刀刃,其技击威力不可小觑。其套路动作也可用来健身,还可用于集体表演。  相似文献   

4.
邓付凤 《武当》2009,(5):28-29
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5.
杨天放 《武当》2013,(7):42-43
一、八卦掌技击分析(一)刚柔相济。八卦掌是刚柔相济的拳术。有歌诀曰:刚在先兮柔腰与手,我则吸腰步稳扬。用刚劲之先必须隐含柔劲,此谓"刚中寓柔";在用柔劲之前,必须以刚劲为后备,此谓"柔中寓刚"。攻与守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当对方用柔劲时,我则以刚劲对付;对方用刚劲时,我就用柔劲吸腰稳步而化之,进而击之。(二)整劲击人。八卦掌击人用的是整劲。这个整劲是从根节而出,根在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  相似文献   

6.
我于1974年从师学习刘凤春刘氏八卦掌。八卦掌为内家拳之一,练习内家拳有这么一种说法:形意拳的手,八卦掌的脚,太极拳的腰。八卦掌的脚的关键是走圈,为了保证八卦掌走圈练习正确、无误,少走弯路,给练习者一个明确的练习方法、规范的动作要求和严格的训练标准是十分重要的。我记得年轻时从师学习八卦掌时,如果在练习上有一点未能达到师傅的要求,师傅会说“挨打了”,并马上告诉我为什么挨打,并纠正我的错误。师傅经常说:差之分毫,谬以千里。  相似文献   

7.
曹广超 《精武》2007,(9):44-48
梅花拳的技击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高度协调的整体性动作。它是瞬息万变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有人说技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是交战瞬间,眼睛都不够用了,所以说技击要凭感觉,感觉是梅花拳法训练出的灵敏反应。梅花拳的技击有原则,但没有套路可循,所以要熟习基本技法,以后随着功夫的提高以至于无法。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传统梅花拳的基本技法。  相似文献   

8.
弟子养生防身之宝器。追捧。时至今日,拂尘仍是道门传上乘功法,颇受道门弟子的一、基本要求龙门拂尘易学易练,每一个动作都含有技击和实战法则。练习拂尘有六点基本要求。1、眼法:要求眼随手尘动,技击时要审时度势,要善于观察敌方神态和形体虚实、心理状态。2、心法:用意识引导动作,头脑清醒,应变力强,闪展要活,拂尘的运行巧妙,干净利落,神态要自然。  相似文献   

9.
李同喜 《武当》2005,(8):20-22
八卦掌主要通过八大掌式围圆走圆的锻炼,以达身捷步灵、培元固本、以转为变、以走为用之效。而八卦六十四式更强化其八卦掌之所用,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从而使八卦掌的技击效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完善,是八卦套路中的精华和灵魂。  相似文献   

10.
王炳寰 《武当》2010,(9):22-23
八卦掌,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简称。八卦掌与太极拳、形意拳同为三大内家名拳。其拳理深奥,练法独特,技击巧妙。在技击中用掌不用拳,在器械使用中“以掌为母悟刀枪”,充分体现了八卦掌的武功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卢艳彬 《精武》2006,(4):7-9
一个人不能练习推手,不能对搏和技击。但是,八卦掌秘传推手对搏功法却能一个人采用特殊运动形式,使自己始终处于实战对搏中。此功法是练八卦掌特有“活劲”的主要功法之一。八卦掌秘传推手对搏功法分定步与活步。此为定步推手对搏功法,是活步推手对搏功法的重要基础。定步非不动步,而是因势而动的幅度不大而已。练功要求:双掌始终粘在一起相互激烈搏击。防守和反击必须在身法、步法和精、气、神、意、劲的作用下进行。身如游龙,掌似闪电。动则虎啸龙吟,静则如山似岳。瞬间前步变后步,后步变前步。前手变后手, 后手变前手。行功中体会身体上下的矛盾劲、左右矛盾劲、前后矛盾劲。两掌劲力既对抗又含蓄。功法特点:体现了八卦掌走中打、打中走、走中防、防中打、打中变、变中化、化则变化莫测的技击特点。练功宗旨:水火相济,阴阳互易。练意练神练气不用力。行功中不可想象某式生某力,否则,就完全背离八卦掌秘传推手对搏功法的总体要求,要揣摩劲由法生,达到无形无象。练此功需劲力不断,意念不断,功防不断,动作不断。掌随身变,身随步翻,以气帅形。修习其他拳种之人学练此功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唐俊文 《武当》2012,(12):30-32
作为内家拳之一的史式八卦掌,是内外兼修的拳种,所有的动作都离不开"意、气、力"的运用。所谓意,即思想,或想做什么;气,即呼吸产生的气在体内的流动;力,即有意识的用劲。让学员如何掌握意、气、力在习练八卦掌动作中的运用,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能使学员及早掌握八卦掌的内涵。1、初习八卦掌动作时,学会习惯性用力。从初学  相似文献   

13.
武术包括套路运动、功法运动和技击对抗运动三种形式,武术的核心是技击。套路是从实战技击中吸取一些优秀技法,进行的动作组合练习,这样有利于学习和锻炼。通过套路的组合练习后,使得技击方法更加熟练,从而更有利地服务于技击。功法则主要用于训练身体内部潜力,与外部肢体的力量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截拳道的技击思想、技击原则两个方面对其技击艺术进行了探讨,进而以此技击艺术来对照武术动作的练习,以期为习练武术者在练习武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具有攻防价值的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一种民族形式体育运动项目。多年来由于武术理论研究的停滞,至使武术理论和实践,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套路中技击性动作和非技击性动作在发展上都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这必然导致武术发展中“自组织”过程的发生。现在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将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结合的可能性。在开展套路竞赛和对抗性竞赛的同时,开展使二者结合起来的比赛,使武术成为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全能体育项目。这也更有利于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  相似文献   

16.
芦艳彬 《武当》2013,(5):26-29
中国武术几千年传承,拳种繁多,合而言之为万法归宗,分而言之为各有所长。八卦掌是集内外家之所长,又有别于各家的独特功夫。说它独特,主要在于它是在八卦图上变卦拧旋练功和变卦拧旋技击,特别是在先天八卦图上环而无端的拧旋走转,收于体内则为阴阳,发于四肢则为刚柔的高深功夫。拧旋走转是八卦掌神妙之功的必修课,不求劲而劲自生。又暗含防守与攻击之法,是八卦掌练功之大法,更是八卦掌神功之精髓。  相似文献   

17.
试论武术的概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武术的概念是武术研究工作的起点,是建立武术理论体系的基础。动作具有攻防技击价值是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其概念的内涵。用二分法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进行分类,以动作是否具有一定顺序为划分标准,可将武术的内容分为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这样全异的两部分。武术的上属概念是民族形式体育项目。我们将武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价值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运动形式的民族形式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8.
蔡春明 《武当》2009,(1):26
近年来,想学习八卦掌的人越来越多,笔者练习形意拳、八卦掌三十余年,总感到练习八卦掌的人张口就“蹬泥步”。当然蹬泥步是八卦掌最基本的步法,要学好八卦掌,就必须要了解八卦掌步法,了解蹬泥步,了解八卦掌膛泥步是由哪些步型组成的,才能少走弯路,步人正道。  相似文献   

19.
梅山拳术套路是以各种徒手技击招式为基本内容,模拟攻守进退的技击规律组合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其动作简洁实用,风格古朴无华,结构紧凑,短小精悍。重桩法、手法,强调身如古树桩如山,手是刀枪脚是马,在开步出拳时,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身随步转,拳随腰发,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心到、意到、气到、力到手  相似文献   

20.
董海川先师所传八卦掌以其独特的技击著称于世,其招法出神入化、奥妙无穷。技击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拳术的精髓。八卦掌是刚柔相济的拳术。有歌诀: 刚在先兮柔内藏,柔在先兮刚后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