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人格是一种超越传统臣民人格样式的生活方式。培养独立、自主、创造型的公民人格乃是当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权责意识的养成。公民人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需要实实在在地培植于生活实践之中。扩大社会参与,培植个体内心的权责意识,是当前公民教育的基本形式。社会参与乃是从个体身边开始的生活习惯。努力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拓展学生社会参与的空间,扩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可能性,对于学生权责意识的养成和公民人格的深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民在社会中的基本身份是公民,公民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向。公民人格从传统社会依附型人格走向现代公民社会独立型人格,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内在精神支撑。在我国,专制主义的流毒一直未能认真肃清,社会意识中仍大量存在与现代性格格不入的陈旧、错误观念,需要从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改进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国民构建理性独立、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崇尚规则、积极承担责任的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使我国迈入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需要现代人格与之相适应,然而当今我国社会环境中却存在着一些制约现代人格构建的不利因素,如落后的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改善的政治环境,以及对待传统人文精神的理性缺失.分析这些不利因素并寻求改进的对策,对我国社会现代人格构建和公民社会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章敬平 《中学教育》2005,(12):47-51
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不必是个血脉里流淌着‘六经’的大写的人,但必须是一个有着现代公民素养的世界人,一个骨子里没有臣民意识的人,一个珍爱公平、自由、正义、平等精神的人。[编按]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民教育:国家意志与教育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是一个涉及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严峻问题,现代化的根本含义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公民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公民教育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是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功能,应明确提升到国家意志的层次。将塑造、培养现代公民上升为国家意志,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我国教育目标方针,构建以学校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公民教育社会体系,奠定和谐社会的公民基础与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整个中国社会从经济领域到人的思想领域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开始了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转型,于此相伴而生的则是人格的危机与分裂,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人格的现代转型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立足与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现状,构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公民人格已成为最主导性的发展思维和时代语言。  相似文献   

9.
王颖 《中国德育》2007,(12):12-15
公民身份是现代社会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身份基础,是和谐社会社会成员的基本身份。公民教育作为社会的公共事务,是发展公民人格、实现优良公共生活的必要政治制度安排。国家和社会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国家应该通过开放公共生活、扩大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等方式,发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人格。  相似文献   

10.
公民教育就是为理想国家塑造理想公民的教育.公民教育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格教育尤为重要因为"现代人"与"传统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格的差异上.由于每个国家、民族,甚至社会集团对理想国家的理解有异,每个国家、民族所处的时代不同,公民教育就会呈现出不同特点.中国近代公民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民族独立与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在这个大的格局下,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也就呈现出自身特点.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特别关注以下四个问题:刚健人格教育,它包括尚武、尚勇、追求生命活力的表现:独立人格的教育,它包括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自我的肯定,个人的自主、自立;平等人格的教育;权力意识的警觉.其中,权力意识的警觉在人格教育中最为重要.因为只有时权力意识的警觉,才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权利.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权力才套养成独立人格,平等人格.  相似文献   

11.
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必要条件,这已经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检验。但是在中国,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国民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观念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本文从我国公民教育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谈起,对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建立我国的公民学,要目标明确地按照步骤和阶段培育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与社会生态及社会生态空间存在着互通与契合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社会生态空间是社会生态的秩序存在,其所包含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心理生态等要素与层次能够影响到包括公民身份、公众心理、公共理性等在内的公民社会关系的重构;另一方面,公民社会也需要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现代公民的生态觉悟、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实践都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现代公民社会。同时,公民社会不同于我国传统的臣民社会,也不同于西方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建构所要面对的社会环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互影响制约的生态存在。"人-社会-自然"之辩证统一的生态发展是公民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两个"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是现代公民的成长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公民是现代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和承担平等义务的社会成员。相对独立于国家的公民社会的形成是现代公民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公民社团是育成现代公民的重要场域。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当以培养时代公民为目标。公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代不同,公民的身份和素质要求不同。公民不是臣民,就在于他是一个权利主体;公民不是私民,就在于他参与公共生活。不同时代公民公共生活性质和范围不同,当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还生活在公民社会和全球社会中,因此,当代公民应当是权利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四重身份的统一。公民教育应该在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国际生活中培养具有公民知识、能力、德行、能力的复合型公民。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人格     
社会现代化不单纯是经济现代化,而更重要的人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国民现代人格的培养。现代人格是由个性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积极进取创造三个层面构成。为了促进现代人格的形成,应加强教育和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6.
理财是一个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不言而喻,个人生活的改善,人生价值的实现,个人魅力的展现,都建立在创造财富的基础之上。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商业社会、财富迅速膨胀的阶段,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创造财富、享受财富。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工作是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公民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人类历史的车轮已经迈入21世纪近十个年头,从原始社会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人类本身的内涵也有巨大变化。当前其基本内涵则是近代社会形成的,“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即是公民”。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的公民人格理念在晚清时期传入中国,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立宪政制的过程中,也潜在地传播了现代性的公民人格理念。此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民主、自由、公民权等新观念开始获得了更大范围的认同和肯定。到了"五四"时期,传统的儒家人格遭到了更为严厉的批判,而公民人格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格逐渐获得了肯定。现代性的公民人格深刻地批判了传统教育中的客体性人格、私己性人格和超越性人格,从而促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变革与转型。当代教育有必要以现代性的公民伦理和公共精神为基础,培养具有主体性、公共性和法理制度性的现代公民人格,从而更好地完成社会转型期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现代性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在其中,公民是独立、自由而又主动的社会参与者。但是,现代社会又必然产生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使人们远离公共领域而活在自我的空间内,使现代社会失去公民社会的真义。因此,现代性本身又是颠覆现代社会的,这就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保卫公共性、捍卫公共价值并引导人体认自身的公民身份,以弥合现代性问题给现代社会造成的断裂。中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方面的影响下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为了抵制这种分离给公民社会所带来的现代性断裂,亟需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权利与义务,以培养拥有健全而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观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20.
公民人格是随着市民社会、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历史形成的、与市场经济形式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形态。公民人格是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公民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独立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培育公民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