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赵秀娟 《天津教育》2013,(13):107-10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产生主动阅读的需求。因此,教师只有科学地指导阅读,有效地开展阅读{舌动,注重阅读延伸,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得积极主动,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目标,尽享阅读乐趣。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学生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提高表达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方面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低年级学生要会认1600~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800~1000)个.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于是,我备课时不但备教材,更注重备学生,抓住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利用教材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大语文时代已经悄无声息的到来。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能够拓展学生的见识,可以说,得阅读者得语文。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自主地展开阅读活动,才会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进而才会形成较高的语文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薛娟  孔德峰 《课外阅读》2011,(10):167-167
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比例日益增多。但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阅读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我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并采取科学灵活的方法让学生“想读”、“会读”并且“爱读”,才是解决英语阅读困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什么才是真正的会阅读?笔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自己要会阅读,还要带领学生们去阅读,在其中不乏面对许多困惑。美国作家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中,极其细腻地介绍了如何去阅读一本书,读后若有所感,我将从如何选择书籍、阅读技巧、主动阅读去和大家探讨阅读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于是,我备课时不但备教材,更注重备学生,抓住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利用教材和课堂有关因素诱发学生学习兴趣。陶行知  相似文献   

9.
彭玉兰 《教师》2013,(16):60-6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学生对文本有兴趣。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美国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时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了兴趣才会愿意读,才会努力去阅读,才会想怎样阅读更好,并从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使阅读成为积极享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7):44-45
<正>《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按照《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年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方法,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既爱读书又会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读书也是这样,如果他们对所学课文乐于读,就会越读越有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我想说:"多认识字,早阅读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大千"字"界里想认字、会认字、多认字呢?一、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乐"学在人际交往中,最容易记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大量地阅读很多英文资料,还是考试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阅读理解题,这些都对我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阅读也是"四会"当中的一"会",同时,阅读也是一种语言输入,有了正确的输入才会有正确的输出。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少学生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妨碍了阅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能使学生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阅读快乐,快乐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曹春花 《小学时代》2011,(11):33+37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教师才想起课后作业还没有落实,于是,在课后或者其他的时间完成课后练习成了常事。这样,在学生越来越会感悟文本的同时,课后的练习就成了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在阅读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为了什么而观察,学生往往处在被动地位,谈不上所思所感。因此,教师除了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激发观察兴趣,变“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材料才会越来越丰富,观察能力也才会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6.
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还会对终身发展产生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想要确保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就必须要加强对"阅读"变"悦读"的探究,提出有效的策略,这样既能够让其处于积极阅读状态,又能够有效掌握阅读技巧,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能促使学生获得越来越全面的发展。下面将对变"阅读"为"悦读"的教学技巧进行分析。一、激活阅读热情兴趣本就是最好的教师,这点在小学生身上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因而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时,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激活其阅读热情,这样在学生不断的阅读之中,才会深刻地意识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益处,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阅读,逐渐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力——氛围宽松了,情感愉悦了,兴趣产生了,阅读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才会真正变"要我读"、"教我读"、"带我读"为"我要读"、"我爱读"、"我能读",最终真正落实自主学习,实现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单永贵 《文教资料》2010,(27):69-70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见仁见智.因此课堂才有了思想的碰撞,才有了生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产生阅读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兴趣。”是啊。有兴趣才会喜欢,才会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体验。而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能拓宽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20.
汪伯钰 《家教世界》2014,(Z2):99-101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再丰富的理论也无法取代具体的阅读经验。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