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5 毫秒
1.
引用了三种标准对2015-2016CBA联赛主场效应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在技术指标层面对主场效应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1)三种标准的检验结果一致表明:联赛总体具有明显的主场效应,但是这种主场效应在常规赛阶段非常明显,在季后赛阶段未能显现.(2)总体比赛主场效应主要体现在罚球次数FTA、助攻AST、失误TO、犯规F、盖帽BL和抢断STL等6项指标上,其判别作用依次减弱;常规赛的判别指标依次是罚中次数FT、助攻AST、失误TO、盖帽BL、犯规F和抢断STL;季后赛阶段因无主场效应特征而无法建立逐步判别函数.(3)胜场的主场效应主要体现在5项指标:助攻AST、失误TO、罚球次数FTA、盖帽BL和三分投中次数P3,其判别作用依次减弱;负场的主要依次体现在罚中次数FT、防守篮板DR、犯规F和三分命中率PP3等4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CBA与NBA部分优秀大前锋在比赛中的抢后场篮板、抢断、盖帽、主动犯规等几个方面的防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力图客观认识、正确评价CBA与NBA优秀大前锋队员在防守技术与能力方面的差距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Q型聚类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技术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24支球队80场比赛的有投篮进攻次数、两分命中率、三分命中率、进攻篮板、防守篮板、盖帽、助攻、抢断、失误、得失分率等10项指标进行聚类统计、对各聚类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运用等级相关法对聚类结果进行检验,实现对世界各国球队技战术能力进行量化评价,以帮助中国男篮根据当前世界篮坛发展形势重新设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21届女篮亚锦赛中韩各位置技术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对比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1届女篮亚锦赛前2名中国队、韩国队10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对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抢断、罚球、失误等技术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中国队后卫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抢断、罚球、失误指标相比韩国队还有差距;前锋队员主力人数、得分、抢断、犯规、助攻、进攻篮板指标优于对手,防守篮板指标有差距;中锋队员得分、罚球、篮板指标优于对手,但犯规、失误较多.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我国CBA前八名各俱乐部中锋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场次等多项指标进行研究。发现: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年龄与场均得分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场次与场均得分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两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两分球命中率和场均得分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三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呈显著性相关,罚球命中率和场均得分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以及场均得分和球队名次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前场篮板球与扣篮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前场篮板球与助攻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前场篮板球、扣篮、助攻和名次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后场篮板球与盖帽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后场篮板球与抢断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抢断与盖帽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后场篮板球、盖帽以及抢断与名次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被侵与犯规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被侵与失误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犯规与失误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被侵、犯规、失误与名次之间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对2006年女篮世锦赛相关数据和影像资料的研究,对中国女篮优秀运动员与女篮世锦赛前四名运动队相同位置队员得分、助攻、篮板、抢断、罚球、失误等技术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中国队后卫3分命中率、进攻篮板球,前锋队员得分、抢断、犯规、助攻、进攻篮板、防守篮板指标与强队相比还有差距;中锋队员得分、罚球、抢篮板球指标有一定优势,但犯规、失误较多.针对以上差距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7场比赛的投篮、篮板、助攻、失误、抢断、盖帽和得分等技术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中国男篮实力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参加'96“中国篮协杯”男子篮球俱乐部锦标赛的12支球队36场比赛的技术指标:投篮、进攻次数、篮板球、扣篮、盖帽、助攻、抢断、失误、犯规以及各队队员上场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反映我国甲级男篮在比赛中技术运用的现状,探讨各队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为各队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CBA与NBA部分优秀大前锋在比赛中的得分、助攻、抢前场篮板、失误等几个方面的进攻技术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力图客观认识、正确评价CBA与NBA优秀大前锋队员在进攻技术与能力现状方面的差距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依据美国教练李H·路斯的评价体系和NBA"霍林格效率值"原理,选出评价指标,包括2分球中、2分球失、3分球中、3分球失、罚球中、罚球失、进攻篮板、防守篮板、助攻、防守犯规、进攻犯规、抢断、失误、封盖等14个指标,并在所确定的指标上,给各个指标合理的增减权值,同时,确定评价标准,最终以这个标准建立评价运动员的竞技表现系统,对2015-2016总决赛五场球、2016-2017CBA总决赛四场球外籍球员和本土球员竞技表现进行评价.2015-2016CBA总决赛五场球竞技表现的平均数7.1,标准差为6.9;2016-2017CBA总决赛四场球竞技表现的平均数8.7,标准差为6.5.运用这个标准,对两届的决赛竞技表现做出评价.此"量化"评价的结果达到了客观说明高水平篮球比赛球员竞技表现的真实性,并且是量化地评价了运动员的工作业绩,做到了准确、恰当,避免了模糊定性.为今后评价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提供了可以实用的方法,也为篮球运动员改变比赛行为,提高竞技质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男篮比赛分析发现,来源于欧美职业篮球联赛队员数量决定各队竞技实力,体现各国运动员国际流动与交融发展新趋势;欧、美球队呈现"高、快、灵、准、全、悍、变、星"的进攻特征及防守"以球权争夺为核心,球、人、区、时空兼顾"的先进理念;当前世界篮球区域发展不均衡,美洲占据竞技优势,欧洲整体水平高,亚、非洲实力弱,呈欧美全面抗衡格局;中国男篮竞技水平和成绩下滑明显,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和得分、失分、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指标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盖帽、犯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出个人能力、技战术风格、整体攻防与世界强队全方位差距,并呈逐步拉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第17届世界杯球队抢断、犯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看第 17届世界杯 32支球队 6 4场比赛的实况录像 ,对有关失球总数、红黄牌、全队抢断次数、全队被判犯规次数、平均每场犯规次数的资料进行收集、统计、整理 ,分析当前世界足球运动在此方面的发展趋势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应用Q型聚类对CBA甲A各队技战术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997~1998赛季CBA甲A联赛12支球队132场比赛的投篮命中率、盖板球、盖帽、助攻、抢断、失误、行分、失分等8项攻防指标进行聚类统计、并对各聚类示的差异性进行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运用等级相关法邓聚类结果进行检验,以对各队技战术能力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临场技术统计为主的研究方法,以2013CBA总决赛亚军山东队为研究对象,比较山东队三轮对手的技术特征,对篮球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解析。研究指出:保持两分球命中率的同时提高三分球命中率将是山东队未来发展的重点;罚球命中率的稳定性和队员的默契程度将是山东队走向成熟的关键;保持篮板数的同时提高其进攻篮板数将是山东队未来技战术打法的主要改变点;山东队的抢断、盖帽技术指标须针对性提高、稳定;减少失误、犯规将在很大程度决定山东队未来成绩的走向;保持第三、四节得分能力的同时加强上半场得分能力将是山东队获胜的保障;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战术打法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等对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与广东队的各项比赛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探寻两队在攻守层面上存在的深层差距。结果显示:北京队内线的攻击性比较强,不同位置的得分能力相对均衡,广东队前锋得分能力强,中锋得分能力差;在投篮命中率指标上北京队均优于广东队,在2分球出手次数、3分球出手次数、抢前场篮板球次数上广东队优势明显;在被侵、助攻、快攻成功、失误等指标上不及北京队;双方防守比较凶狠,防守实力相当。在封盖次、抢断等指标上北京队优势明显,但在后场篮板球指标上不及广东队。  相似文献   

16.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参赛各队的得失分情况和中国队参加的7场比赛的得分、失分、总投篮数、总投中数、总命中率、二分投篮、二分命中、三分投篮、三分命中、三分命中率、罚球次数、罚中次数、罚球命中率、进攻篮板、防守篮板、总篮板数、助攻、抢断、失误20项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队在防守能力上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是在进攻方面与对手存在很大差距,尤其2分球命中率、抢断和失误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进攻方式与能力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技战术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录像观察、技术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比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6场比赛与对手进攻技战术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中国男篮除了在罚球、盖帽上略占优势外,在二次进攻、前场篮板差距显著,在抢断、助攻、失误、快攻得分方面和对手也有明显差距.通过分析认为,中国男篮对抗能力,特别是对抗条件下完成进攻的能力、基本技术运用速率过慢、进攻方式单一、攻守转换能力不足是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各项数据指标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世界篮球竞技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欧、美、大洋洲整体竞技水平高且差距被缩小,延续欧美抗衡局面,体现球员国际交流与融合发展新趋势;中国男篮竞技实力及成绩出现较大滑坡,与世界强队差距被拉大,逐步偏离国际竞技篮球发展主轨道;中国男篮呈现"年轻比赛经验少,身高体单对抗弱,克托莱指数低,体能差"基本特征;其得分、失分、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指标与对手存在显著差异,盖帽、犯规指标无显著差异;并全面分析中国男篮攻防能力与欧美球队的差距,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提升中国男篮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5年CBA总决赛各项技术统计对比赛胜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5年CBA总决赛中广东宏远与江苏南钢的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并指出了左右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有2分球命中率;其次是篮板球次数、首发队员的临场发挥、失误;最后是3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犯规、抢断球等。  相似文献   

20.
运用同异反分析男篮强队实力水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4年CBA甲A男篮联赛中北京首钢队与前五强平均水准在13项技术指标同异反分析,得出了首钢男篮在3分球命中率和后场篮板及失误指标达到前五强水平,在平均每场得分、2分命中率、总篮板数、罚球命中率上差距较小,在3分投篮次数、前场篮板球上存有一定差距,抢断球、助攻上存在较大差距,快攻、封盖上存在明显差距,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