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清照被推崇为"婉约之宗",一生留下了许多光彩照人的作品,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去描写自然与生活,所作词以不同风格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之作,韵调优美,多写闺情相思之美,作品显露出一种对自然人性的追求,纤弱女性的背后,始终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蓄意心底的反传统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家庭社会的熏陶以及词人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
扫描中国现当代文坛,一批具有一定女性主体意识的女作家在其作品中关注着女性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发展,而男性作家则在其作品中或多或少张扬着男权意识。在男权意识已成为男性作家一种集体无意识写作时,剧作家张弦则以一颗饱含怜爱敬重之心为大众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在本文中,笔者以张弦的人生历程为纵轴,以不同阶段塑造的人物形象为横轴,在全面了解女性形象内涵与意味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出张弦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与弘扬,进而深入了解张弦的思想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3.
夏洛特·勃朗特善于选择意象凸显小说主题。在《简·爱》中,她选择自然界中象征惩罚罪恶和净化纯洁的“火”,作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在传达生态女性意识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之火反映女性自我意识的心理原动力;血性意识之火代表一种源自心灵的最自然的感觉;涅磐之火代表追求自由的人性。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是一位对女性比较关注的作家,他的诸多作品里显示了其一以贯之的女性观.文章以<京华烟云>为例,分析其女性观的内涵就在"自然"二字,并从林语堂所倡导的女性"自然"之德、"自然"之貌以及"自然"之力三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作品以同性之爱等方式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情感理想,以此实现对男权中心话语的挑战,女性意识有鲜明的反映;今天,耽美小说又以"男男之爱"的方式再一次将当代女性的选择付诸实践,强烈地表现了当代女性对爱情的解读,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其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更加突出,由此,可以看出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呈递进式状态呈现,这说明在当下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女性精神家园的探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作品以同性之爱等方式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情感理想,以此实现对男权中心话语的挑战,女性意识有鲜明的反映;今天,耽美小说又以"男男之爱"的方式再一次将当代女性的选择付诸实践,强烈地表现了当代女性对爱情的解读,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其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更加突出,由此,可以看出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呈递进式状态呈现,这说明在当下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女性精神家园的探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女性文学开始成为一种热潮,女性意识开始受到普遍大众的关注,特别是在文学界开始掀起了一种"女性写作"的热潮,女性作家开始逐渐接受新的思想,突破传统施教理念的束缚,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更多的是展现女性脱离了男性社会而寻求的生存意识。张爱玲后期作品中充分运用了更加强烈、直接的展现手法,关注女性意识,并更加深入地了解女性意识。她敏锐细致的人物刻画,使得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更加强烈。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深入探讨张爱玲后期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价值,希望丰富和完善学术界有关女性意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生死场》展现了农民们从自然生死场上“动物般”的生和死,到民族生死场上“生”之意识的觉醒,从而向“人”的更全面解放迈进了一步。作者在对女性不幸命运的描绘中,体现了对女性人格尊严的捍卫。小说以“印象式”素描,抒情化的语言,自然朴素的形式追求,强化了作品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文化观照  相似文献   

9.
从古至今,女性就因为身处女性而受到男性的压迫,而这种压迫业已上升为“自然”的统治。在文学中一批女作家率先意识并积极抗争这一现状。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就是此类型文学作品的佼佼者。以平和而平等的态度宣扬着一种冷暴力的抗争意识。但在重读这部作品之后,在作品人物以及作家经创作等方面,无不吐露着传统的女性意识,其宣扬的女性主义思想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自然和女性是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的主题。生态女性主义者从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批判了启蒙时期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呼吁人类要共织生命之网,建立一个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世界。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妇女观和其作品中揭示的苔丝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压迫下苔丝的悲惨命运,旨在凸现“生态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高乃毅 《红领巾》2005,(5):118-119,125
池莉初登文坛就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这使人们对她的小说形成了一种误读,忽略了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显现.其实,女性意识一开始就蕴含于池莉的作品之中,从母性意识的展示与体现到爱情婚姻情感意识的定位,从与男性抗衡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消解两性激烈的对立,其女性意识经历了由隐到显、由粗到细、由疏到密,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冯雁 《钦州学院学报》2010,25(2):41-44,69
从伍尔夫开始,评论家们常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简·奥斯丁的作品,认为她早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就有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主义立场.但是处于那个历史时期的简·奥斯丁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主义观念的影响.男权主义强调男性自然拥有统治权,包括男性认同、用男性的思维模式来约束女性、将女性客体化等内容.这种男权立场对作品中女性的主体意识造成的压抑.  相似文献   

13.
以爱情为主题但却是一部女性意识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但却是一部长河小说,蔡素芬精妙地设计了这样的布局,女性意识通过爱情、历史这两个媒介被展现得自然流畅。20世纪女性对自主婚姻的诉求,新时期女性对自我独立、自我整体的坚守,展现出女性意识的发展以及女性追求自我的特立独行。作家作为潜在的书写者,人物思想皆是她对女性追求自我的祈求与希望,因此作家与作品中的两位女性组成了三位女性的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女性形象通常都会出现在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中,然而可悲的是,这些女性人物在出场之初便会不久于人世。基于此,以《乌鸦》和《椭圆形画像》这两个作品为例,从叙事视角出发分析爱伦?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深度研究得出爱伦·坡是一位以男性叙事为中心、女性缺乏话语权、具有男权意识的作家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的三恋以女性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大胆地展示了女性生命的真实图景,感同身受地道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真实心声,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文章以《荒山之恋》为例,在梳理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文学二者关系的基础之上,从女性独立意识、女性平等意识的追求两方面来探讨王安忆作品中表达的特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陈染的作品主题在于表现“女性的特殊存在”,表现女性所独有的心理体验,因而其笔触自然走向女性的内心世界,那么,创作的表现手法必然是现代表现手法,具体而言,象征寓体意识超越;自由联想的意识超越,以幻觉表现意识波动。  相似文献   

17.
《青春之歌》的情节结构非常明显地渗透着50年代的时代话语,或曰革命话语,它构成了作品的表层显性结构,然而,总觉得有一条似隐非隐的闪光点洒落在那些强劲的革命话语结构中,它以一种饱满的力量潜入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暗自推动着作品的发展,也吸引着读的阅读兴趣,那就是作家遮蔽不住的女性意识,即尽管杨沫在主观上追求的是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革命话语,但天然的生命感悟及强烈的女性意识却不时浮现出来,以一种“稳定性特征”贯穿在作品中,成为对读最具魅力的隐性线索,并推动着作品中的显性情节线索--革命话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梅娘是东北和华北沦陷区文坛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怀着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为女性受到的不公待遇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自由独立之径,传选出一种浓厚的女性意识。文章从梅娘的具体作品入手,结合梅娘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详细论述了梅娘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优秀女性题材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简·爱虽然出身贫寒、身体娇柔、外表平凡,但是她却以自己一系列的反抗行动告诉世人自己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女性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简·爱》这部作品也随处都在体现着女性意识。本文主要对《简·爱》这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首先会介绍这部作品大致的内容梗概,接下来把简.爱这个女性形象与作者夏洛蒂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将以具体的实例对《简·爱》中女性意识的体现进行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随着女性意识的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陈染、林白在反映两性冲突上比以往女性文学有了很大发展。在父权制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女性身体与外界的冲突十分强烈。陈染、林白作品主要书写了父权统治下女性的遭遇、女人的死亡及她们的反抗。通过对其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促使人们反思当今紧张冲突的两性关系,呼唤人们建立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