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从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制失灵的共性原因和我国转型时期政府规制失灵的个性原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2.
共性技术的特性和失灵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共性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特性,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及类比的方法,分析了共性技术的市场失灵、组织失灵和政府干预失灵现象,指出了我国共性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应该如何克服共性技术的三重失灵现象。  相似文献   

3.
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是否有效率及其效率的高低,对其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至关重要。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做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已达到弱型效率,但还不具有半强型效率。而我国资本市场要长期、健康地发展,必须提高其效率,论文针对这种状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出现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技术体系复杂导致供给困难,技术开发时间长、风险高。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加强对策,包括:依托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现象,通过组织创新克服组织失灵现象,由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企业集群供给产业共性技术,对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
企业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也是企业融资获得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起步较晚,相对于股票市场来说,规模还很小,运行机制和管理机构还不完善.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主要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制度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雯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2):18-19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不高,使其难以实现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是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之一。在简要分析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曼  屠梅曾  王为人 《软科学》2003,17(5):41-44,51
本文论述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资本市场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利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票据市场和基金市场进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探讨。另外,论文还对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对资本市场的负面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会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与之相应,资本市场也会伴随其发展,但是技术创新与新产业发展的过程由于某些原因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使资本市场的出现市值大幅下跌情况,文章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对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国在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政府干预则可起到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作用。然而,这两者在具体运行中都各有利弊。论述了市场失灵、政府失败的类型及原因从中看出不同时期西方政府的职能,提出如何优化政府职能,克服政府失败。  相似文献   

10.
郑迎 《科技创业月刊》2004,(11):199-201
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政府干预则可起到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作用.然而,这两者在具体运行中都各有利弊.论述了市场失灵、政府失败的类型及原因从中看出不同时期西方政府的职能,提出如何优化政府职能,克服政府失败.  相似文献   

11.
权证是一种以标的证券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权证的发行和上市,增加了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的种类,又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权证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完善证券市场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5月启动,权证被再次引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由于融资便利、对冲风险而备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由于市场供需失衡、交易机制缺损、投资者行为非理性和市场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权证市场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产权的资本性交易形式,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国务院、证监会不断出台有关政策、法规,从促进资源整合、经济结构调整层面鼓励规范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从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实践,文章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并购重组发展的因素及问题,探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措施,以保证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高效率,真正发挥其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发展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深化,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由于市场规模有限、金融一体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低下。因此,应通过扩大股票市场规模、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等途径,构筑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基础条件。同时,应完善货币政策运作体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能源供给小于能源需求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个长期难题。安全的能源供给体系,是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煤炭为主的能源供给结构。需要优化和调整。用财政税收政策鼓励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建立能源储备体系,组建国家能源部,可以很好的防止中国能源供给失灵,确保国家能源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东技术交易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国内推动技术市场发展主要做法,包括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培育和激励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培养专业化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实施技术交易奖补、健全投融资体系等,分析制约广东技术市场发展的因素,提出加快发展广东技术市场坚持以下路径:健全技术市场政策体系、强化需求导向、夯实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功能、促进技术市场服务机构提质培优、壮大专业化技术市场人才队伍、推动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novation financing policies for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and Taiwan, the first tier countries/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NIEs) in Asia.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venture capital and capital market funding policies. The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model is successful in Singapore and Taiwan as a result of having clear cut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out policy implementation. Both countries also have stock markets for high-tech industries with flexible market-entry regulations to suppor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fers empirical reasons on effective innovation financing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科技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中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科技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而科技创新也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有关公共政策的讨论很少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缺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文章指出对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存在着并列模型、交错模型、生态限制下的包含模型3个不同的模型,讨论了不同模型对于中国发展的政策意义。认为作为可持续发展一般原则的并列模型,虽然强调发展必须考虑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的效益,但是3个方面的简单加和,即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加上末端治理导向的环境治理,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而体现弱可持续性的交错模型,虽然强调提高资源生产率,但是在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不改变的情况下,不可能克服反弹效应问题实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减物质化发展。提出需要建立基于生态限制原则的可持续发展的包含模型,提出了包含模型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创新的目标、原则和路径,强调中国未来的转型发展,需要更多地考虑地球自然资本的边界和我国自然资本的约束条件,从追求物质资本的扩展转向追求人类福利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任敏  蒙昱竹  赵庆 《科研管理》2020,41(12):70-81
哲学上对事物成败的因果论断多有探讨,认为内因与外因是决定事物成败的决定要素,而其中内因起主导作用。但关于内外因关系决定论在经济学的应用少有研究,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可见,创新的重要性,为此,本文拟分析在中国的创新技术进步中,究竟是技术进步的“内求”方式还是“外求”方式带来了中国的技术进步。本文认为,“内求”式技术进步指通过自我技术创新与自我创新环境的培育带来本国技术进步,而“外求”式技术进步指通过对他国技术的模仿、借鉴与引进,带来本国技术进步。在对文献进行综述并定义技术进步的内外求方式的基础上,本文发现,现有文献虽然研究了技术进步的“内求”或“外求”的其中一种方式,但少有研究把内外求技术进步的方式纳入一个模型展开分析的。虽然强调了资源配置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但缺乏把“内外求”要素纳入一个模型并同时考虑资源配置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即缺乏把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方式纳入一个模型,并细化其内涵与影响的研究。本文拟进行阐释,首先把技术进步的内求方式和外求方式予以细化并量化定义,分别用研发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衡量内求方式,并用IFDI研发资本存量、OFDI研发资本存量、国际贸易研发资本存量衡量外求方式。把市场机制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需求侧结构性调整,政府调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纳入模型进行研究。利用2008年-2015年中国各省份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逐渐加入变量的回归方法,首先探讨全样本的情况,为分析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影响,适时的加入了市场需求、市场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内外求”技术进步要素的交乘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情况。研究发现,无论是依托中国自主创新的“内求”方式还是依托对外国先进技术学习模仿的“外求”方式,都能够有效的带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内求”方式起主导作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需求侧结构性调整等市场机制要素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府调控要素能够扭曲“内求”与“外求”技术进步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且这种扭曲效果在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受时间效应及省份地区效应的影响。在新时代为推进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技术研究能力与加强自我创新环境的培养,在“内外求”要素中,重视二者的前提下,重点强调“内求”式技术进步能力的培养,同时不松懈地向他国学习已有的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20.
胡永平 《科研管理》2022,43(3):117-124
   以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前后3年数据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IPO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和不同融资依赖企业IPO创新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实证结果表明:IPO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下降,且外部融资依赖企业IPO后创新投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内部融资依赖企业,因为外部融资依赖企业风险投资参与比例和持股比例较高,IPO后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负影响显著,体现了IPO后企业高管和投资者在市场短期盈利压力的“短视”行为。这为科创板市场弱化短期盈利的监管以强化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