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国内外34篇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对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的编制时间、制定者、指标层级构成、一级指标、指标异同及权重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是21世纪后完成,其研制主体和方式最好由组织机构牵头研制,并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以适应不同大学对象的需要;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层级结构有两层模式与三层模式,但各级指标之间重复度很高,各指标体系中的个体指标差异化明显;同一指标权重安排在不同指标体系中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指标的核心要素呈现出明显的同质性特征.据此,建议根据"二八原理"找到关键的少数,寻找大学国际化的成功因素与核心指标,重点关注大学国际化关键的结果指标和关键的过程指标.  相似文献   

2.
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国际化是在观念、行为、结果等三个层面上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可通过大学国际化观念意识、大学国际化能力以及大学国际化结果绩效等维度来构建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的各级评价指标,并尝试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提出评价指标的具体量化方法,以期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辨识“双一流”大学背景下大学国际化和师资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师资国际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算各指标权重,最终形成“双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位于“观念、意识”目标层的“国际化师资理念和建设策略”二级指标对大学师资国际化建设至为重要,其次是位于“能力、行为”目标层的“中外合作办学”和“教师结构国际化”,再次是位于“结果、绩效”目标层的“课程结构国际化”和“师资素养国际化”。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旨在引导“双一流”大学把师资国际化建设作为其国际化的中心内容,把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作为其国际化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开展大学国际化水平评价 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相继推出了大学国际化水平 评估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推行。本文对14 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国际化评估相关研究成果进 行了比较分析,其中战略、组织机构与管理、课程与教学、学生、教师与职责、交流与合作为9 种以上 的国际化指标体系被选中,可见发展、教学和合作是国际化的主题。文章提出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估 指标体系建构的建议及启示,指出我们的大学国际化评估应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对一些指标应该细化、要结合国情,并且要有发展的视角,重视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在于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构建远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通过界定远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提出国际化的目的、水平、能力和活动四个要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内外13个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整理了88项一级指标,并将其概括为五大类,着重分析了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对构建远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借鉴意义.研究认为,构建远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既要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般指标为基础,并结合远程教育特点进行内涵调整;又要体现远程教育的特色,设计一些远程教育特色指标.该文提出了构建远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蛛网模型,并初步构建了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战略与经费、机构与人员、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和科学研究五个高等教育一般指标维度,以及远程教学资源、学生支持服务、远程教育质量和远程教育技术四个远程教育特色指标维度.每一个指标维度设计了若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能力监测指标.各个指标之间不赋予加权比重.  相似文献   

6.
1997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与学术合作协会(ACA)推出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IQPR)。2000年美国教育理事会(ACE)针对社区学院、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分别构建了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美国《新闻周刊》和一些学者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开展讨论。日本在2000年后相继发展出3种不同的大学国际化指标,其中以大阪大学的指标较为完整。2009年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AIE)发布报告《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评估》,系统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的维度、方法与模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建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比较国内外15种评价指标,其各自的指标与权重有差异、有相似,国内的指标应借鉴并开始关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指标细分,现阶段尚处于文本阶段的评价指标有望在未来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全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基于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与学术合作协会(ACA)推出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IQPR)。2000年美国教育理事会(ACE)针对社区学院、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分别构建了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美国《新闻周刊》和一些学者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开展讨论。日本在2000年后相继发展出3种不同的大学国际化指标,其中以大阪大学的指标较为完整。2009年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AIE)发布报告《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评估》,系统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的维度、方法与模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建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比较国内外15种评价指标,其各自的指标与权重有差异、有相似,国内的指标应借鉴并开始关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指标细分,现阶段尚处于文本阶段的评价指标有望在未来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全球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大学国际化逐渐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成为我国大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选取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评价方式、评价类型、指标构成及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对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启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国内外12个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各排名机构的指标体系,既有区别,又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和动态。大学评价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产出指标为主导,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相结合,教学与科研指标的权重合理分配,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匹配,增设国际化指标等。  相似文献   

10.
大学国际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影响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对大学国际化水平的认可和评价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选取OECD、ACE、日本大阪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四种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了其不同的评价目的、研究方法及其在一二级指标上的差异,最后对大学国际化水平评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出发,对若干指标进行国际化解读,结合当前教育国际化竞争形势,对中国大学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挑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评价对大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谓大学评价排名化,主要指排名成为一些大学评价结果的唯一表现形式,参与大学排名的机构愈来愈多,大学排名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广。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么多的大学排名是否必要?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是否合理?所谓大学评价国际化,主要指21世纪之后流行的世界大学排名的实质是评价机构用一个尺度或者说一个国际性的尺度去评价不同国家的大学。四大排行榜已经对一些国家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众多大学的办学理念、方向和行为、普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认识等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世界大学排名评价的科研偏好、英语偏好、理科偏好的特征是值得认真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财经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财经类高校的发展历程,分析财经类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而从财经院校的教育思想、办学模式、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梳理我国财经类高校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基本形式,指出中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以期能对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中心、以信息化为宗旨”的理念,从界面设计、资源建设、资源热度和实践效果4个方面筛选出14个影响因素,构建了教师网络空间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网络空间的教师空间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如何科学的评价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就业工作实际情况以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基础上,着重从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两方面浅谈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推进中有必要对其价值进行反思——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为了谁?成就了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动因等潜在性地影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基础,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标准和过程是持不同高等教育价值观、维护不同利益的价值主体价值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的结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主要价值主体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方案之手将主观价值“合法化”后加以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应削弱其经济价值取向,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师生的自主发展为主旨。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国外趋势和中国面临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当今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热潮 ,中国也走上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快车道 ,如果在数量大幅扩张的同时没有质量的保障和提高 ,最终也达到不到数量扩张的根本目的 ,并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此 ,中国高等教育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进行战略选择 ,切实建立一个合理、公正、透明和权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具体而言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独立、自治的专门评估、认可机构 ,建立分层、多元的评估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工作重点 ,注重校园评估文化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国际化在过去的发展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有偏差,国际化理念淡薄;国际化的校园环境较差抑或缺失;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术交流国际化基础十分薄弱;学校特色不鲜明或缺失。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为此,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治理者应准确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早日确立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加强以课程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建设力度;采取非常措施,加快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抢抓机遇,逐步实现自身办学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巴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提升。在巴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巴西联邦政府、大学组织协会、高等院校构建起了立体化的组织体系。为提升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开展合作科研、推动人员流动、减少人才流失、拓宽合作网络等等。巴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学科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突出办学特色、教育公平和就业”等方面。“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规划课题将会在持续关注“十五”问题基础上,除重点研究“高校分类与学校办学定位、高校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多元质量评价体系与学校文化建设、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等问题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创新,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等方面也是“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