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集美大学女篮参加第七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女子八强赛的临场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集美大学女篮队员身高与其它各队有较大差距,投篮命中率低,中、远距离投篮得分能力不平衡,防守的压迫性和攻击性较弱,挡抢防守篮板球的意识及能力较强。并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对防守的几个认识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排球运动员的年轻化和高大化,各队进攻能力不断加强,网上争夺日益加剧,攻防矛盾更加尖锐,存在已久的攻强守弱、攻防失调的趋向更为明显。据统计,男排防守成功率一般仅为30%、40%,有的队甚至只有20%;女排很多队防守成功率亦只在50%左右。特别是第五届全运会之后,各队都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队员结构起了变化,身高普遍增长,但基本功较差,战术意识不强,比赛经验不足,水平有所下降。倘如不重视加强防守训练,大力提高防守能力,进攻与防守这一对矛盾就可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0-2011CBA总决赛新疆队场均出场时间多于20分钟的中、外球员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2010-2011CBA总决赛新疆队场均出场时间多于20分钟的中、外籍球员进攻能力昆西·杜比最强,张庆鹏最弱;防守能力昆西·杜比和詹姆斯·辛格尔顿最强,徐国翀最弱;外籍球员的综合攻防能力要高于中国籍球员,旨在发现新疆队中国籍球员的不足,为今后CBA各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参加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的中国男子篮球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男篮在身高指标上已经达到世界优秀球队水平,体重高于亚洲平均水平;进攻能力方面:中国队进攻篮板、助攻能力方面明显强于预赛对手,被犯规次数、失误与对手相当;防守能力方面:中国队防守篮板、抢断能力、封盖能力优于亚洲其它球队,犯规能力与其它球队相当。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为中国队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为中国队今后训练所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和相关分析法,对2010-2011赛季CBA季后赛各球队防守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得出:2010—2011赛季CBA季后赛各球队防守能力RSR值,浙江稠州银行队最高,八一双鹿电池队最低。防守能力的等级分为3个等级浙江明凯照明队、江苏国信地产队和浙江稠州银行队处于上级,属于防守能力最强的球队;八一双鹿电池队处于下级,该级防守能力较弱;北京金隅队、新疆广汇汽车队、广东东莞银行队和东莞马可波罗队防守能力相对较弱,处于中级水平。各队教练员可以根据季后赛的防守指标统计及等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计划,为本球队的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高虹 《体育科技》2012,33(3):42-46
现代排球运动竞争激烈,技战术变化多样,"全面型"、"立体化"已成为进攻战术的主导,合理、简练、实效的"快速多变"打法是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第11届全运会男排决赛阶段,前八名各队比赛的发球、一传、拦网、扣球以及防守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队的主动得分环节以扣球为主,得分手段单一;发球和扣球的攻击性不强,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对强攻的拦网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场统计、数据分析、归纳整理等方法对广东队和各参赛队的比赛进行综述,并对主力阵容和主要技术指标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广东队与各参赛队在得分能力、快攻成功率、失误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参赛各队主要以内线得分为主,外线得分能力普遍不强。参赛各队应在控球和进攻能力上、在全队的进攻防守配合默契上加强训练和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采用录像观察法。对中超和欧洲五大联赛主、客场攻守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竞技能力才是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要素。研究认为:(1)与欧洲联赛相比,五大联赛各队之间竞争较均衡,中超各队之间竞争不均衡,实力相差悬殊,中超的整体技战术水平和运动员个人技术的全面性都不如五大联赛。中超各队还缺少鲜明的特点和风格;(2)西甲各队的技战术水平比较成熟,主、客场进攻与防守能力较为平衡;(3)西甲在主、客场胜负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其不愧为是世界上最强的职业联赛;(4)中超及五大联赛在主、客场进球数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客场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减小;(5)德甲在主、客场失球上有显著性差异,是防守能力不足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守能力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为我国男篮防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内线队员身高优势,场均封盖技术与对手差异不明显;但身体对抗能力差.在防守篮板球、抢断球场均失分、防守体系的整体效能都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赛前八名球队攻防综合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得出: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赛前八名球队进攻能力RSR等级,中国队最高,约旦队最低;防守能力RSR等级,韩国队最高,朝鲜队最低;攻防综合能力RSR等级,韩国队最高,朝鲜队最低。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球队攻防综合能力的等级分为3级,中国队和韩国队处于上级,属于攻防综合能力最强的球队;朝鲜队处于下级,该级攻防综合能力较弱;约旦队、菲律宾队、卡塔尔队、日本队和伊朗队攻防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处于中级水平;各队教练员可以根据本届亚运会的攻防指标统计及等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计划,为本球队的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广西是全国气排球开展最好的地区,气排球也成为了广西"第一运动"。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归纳和总结广西各种创新的气排球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和个人战术、集体战术(包括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等战术,以及广西气排球技战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为气排球在向全国推广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改革我国排球教材技、战术分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现有排球教材技、战术分类体系过于强调第3次击球环节的进攻与防守,而忽视第1次击球与过渡环节的进攻与防守;新的排球运动技、战术体系分类方法是根据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律,首次击球、过渡击球、最后击球3个环节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的意义、技术效果和战术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2000-2001年“步步高”怀男排比赛前6名队伍的40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发球对男排比赛胜负的影响、发球的技术效果、战术运用进行了研究。结论:(1)“每球得分制”情况下,发球既可能得分也可能失分,并在比赛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战术性;(2)“每球得分制”使发球在比赛中的战术作用明显提高,因此应该将发球融合到本队整体战术中去考虑;(3)大力跳发球将是今后男排比赛中发球的主要技术,它对破坏对方的一攻起到了明显的扼制作用,并能直接得分。但也存在着失误率较高的问题,如何提高其技术的稳定性,将是以后发球研究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0—2011年全国女子排球甲A联赛中天津队和广东恒大队的技战术进行分析。解析代表当今中国女排联赛最高水平球队的技战术打法,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我国甲A女排队伍技战术的发展走向,旨在为新一届中国女排尽快形成自己独特实用的技战术风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自由人"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自由人”作为排球比赛新规则的产物 ,在比赛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自由人”在接发球和防守中有明显的优势 ;合理地选拔、培养“自由人”,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战术 ,是提高全队战斗力 ,发挥“自由人”优势的有效途径 ,也是赢得比赛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排球规则修改的目的在于均衡攻防矛盾,使排球运动更具魅力。本文从博弈理论角度分析了规则修改对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并揭示出排球运动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该文采用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文献整理法、录像观察法,对2018—2019赛季天津VS北京女排比赛(赛季)攻防数据,以及2019—2020赛季天津女排VS辽宁女排两队比赛(单场)攻防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北京女排、辽宁女排一传不到位,进攻点单一,战术运用不合理,天津女排组织进攻、站位方式及进攻方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论排球运动中的“节奏制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雄 《体育科研》2004,25(6):44-46
通过对排球运动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从攻防双方节奏的角度,提出中国及亚洲排球应倡导"二传快、第三次击球更快"的技战术的应用,以"节奏制胜"来对抗欧美球队的"体能制胜",确立"节奏制胜"在排球运动发展、创新中的主导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9.
第 8届世界杯女排赛中国队以 0 :3的比分负于日本队 ,仅列第 5名。通过本届杯赛的中日之战我们发现了中国女排在攻防各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因此 ,为了帮助中国女排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 ,根据本场比赛各项技术的录像统计结果 ,对中日女排攻防技术运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为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甲级女排100 场新规则试验性比赛的临场观察统计与分析, 阐述了排球新规则在比赛临场实施中呈现出的规律与特点, 以及对排球技战术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