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采用“4PS”经典理论对梧州六堡茶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梧州六堡茶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梧州六堡茶走出营销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9年5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展。梧州六堡茶再次组团出征杭州,今年的阵营空前强大丰富!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10家六堡茶企业组团参展,较上年再增2家。分别有: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苍梧雄业六堡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纯好茶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字炫皓,号三口居士、一茶山人。梧州学院中国广西六堡茶研究院副院长,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六堡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名誉副会长。出生于六堡茶故乡一广西梧州市,研究生学历。少而好茶,游名山而问佳茗,以茶事为乐。数十载遍访茶区,会友论道,深得六堡茶品鉴之妙。  相似文献   

4.
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研究是提高茶产业软实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普洱茶文化研究的现状对比,指出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存在的严重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六堡茶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六堡茶文化研究机构设置、加大六堡茶宣传力度、打造"中国六堡茶名茶茶城"、打造"中国六堡茶都"、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作多种形式的六堡茶文艺作品等主要对策,总结出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借鉴"普洱茶模式"过程中切忌盲目照搬,要精确、深刻提炼出六堡茶精神,形成"天下六堡"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明媚四月六堡浓,香聚邕城斗香茗。4月10日,2019年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在南宁开幕,活动以茶为媒,促进文化交流,助推梧州六堡茶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本次斗茶大会为期两天,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梧州市政府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三方共同主办,是自治区商务厅支持的2019年广西“壮族三月三·e网喜乐购”电商节和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桂茶”系列活动的子活动,内容包括斗茶大赛、名家讲座、六堡茶收藏拍卖会、全民品六堡茶活动、茶企及产品推介会、茶文化生活馆等文化展示交流,共计70多家茶企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六堡茶实体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六堡茶企业开展O2O营销的必要性。建议广西六堡茶企业明确六堡茶线上线下店铺的价值,做好六堡茶线上线下店铺的设计和茶叶展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六堡茶体验活动,做好六堡茶线上线下店铺服务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管理工作,确保六堡茶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工艺对六堡茶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近一百年来,六堡茶的传统工艺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根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六堡茶(传统工艺)》的规定,在界定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老茶实物,推演六堡茶传统工艺大致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8.
六堡茶作为广西地区重要的茶类,以其独特的“红、浓、陈、醇”及“槟郎味”等味美特征驰名岭南和海外。从文化的视域来观照六堡茶的味美特征,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六堡茶特有的味美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化六堡茶史的研究,扩大六堡茶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六堡茶是南岭民族走廊区域瑶族、汉族等民族茶文化互动传承的历史产物。元代至大年间,粤北的瑶族群众应约入苍剿贼,茶叶产制的传统与习俗随即以民族文化互动的形式在六堡当地及周边的贺县、昭平等地流传和延续。十九世纪中后期粤商的运作,既加速了六堡茶的商业化进程,也为民国时期及以后六堡茶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挖掘和还原六堡茶被遮蔽的悠久产制史,讲好茶文化的民族故事,用真实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将加速六堡茶的产业振兴,促进六堡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月19日下午,梧州市召开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工作会议。会上,对2018年度全市茶产业发展优秀企业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并对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剑强,梧州市政协副主席黄荣森出席会议,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分管负责人,市六堡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市产投集团、金投集团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苍梧县六堡镇负责人,茶企、茶商代表,六堡茶产业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19年5月15日,广西党政代表团组团访问香港,启动2019桂港澳经贸文化周活动。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亲自率团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等领导与企业家出席会议。2019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走进香港推介会活动现场,梧州六堡茶作为广西特产亮相。  相似文献   

12.
在岭南千年重镇、百年商埠梧州的老城区,有一座城中城,城内骑楼商铺连接成片,其规楼之大,范围之广,保存之完好,全国罕见,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骑楼城。骑楼城大中路上有一栋大楼,这栋楼原为广西银行、现为交通银行梧州分行行址。大楼气势雄伟,民国时期人称“广西第一巨厦”。在大楼斜对面的骑楼街铺上,六堡茶百年老字号“茂兰茶庄”就坐落于此。  相似文献   

13.
茶船古道是发端于明末清初,为输出梧州六堡茶而形成的一条独特的国际贸易大通道。这条水上运输通道以茶叶为媒介,以船为主要载体,以上万公里的航运线路为纽带,在数百年间不断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发展。这条运输线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及外、由境内向境外逐步展开的递进模式,它在发展的高峰期与东南亚地区的大开发,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华工“下南洋”的风潮相伴相生,深深影响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会消费需求。对茶船古道进行挖掘和研究,对于多视角多层面地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交往和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就像每一种茶叶都有她自己曲折离奇的故事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从高考前品味父亲送来的那杯暖心茶,到成为传授茶知识的教师,再到成为梧州茶厂党支部书记、副厂长,乃至成为高级农艺师、"广西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家",如歌岁月充满了值得回味的隽永旋律。1缘分:源自"一杯茶"1961年3月我出生于广西藤县藤城镇。1978年毕业于广西藤县高中,正赶上国家恢复高考。要说我与茶叶的缘分,就始于高考前夕父亲送给我的那包"提神醒脑"茶。  相似文献   

15.
到云南,可算过足了一回"茶瘾"。先是在大理洱海的游船上,品尝了白族的"三道茶"。接下来又在纳西族的山寨里,品尝了纳西人的"六道茶"。那韵味、那回甘、那醇香,令人难以忘怀。纳西人的"六道茶"分别是雪茶、薄荷茶、三仁茶、烤盐茶、油茶、酥油茶。这雪茶,纳西话的意思为"岩石上的茶",实际上是一种地衣类植物,味道微苦,有润肺清热的功效。因色呈白色,叶片像茶叶,所以叫雪茶。雪茶长在雪山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岩石上,与雪为邻,吸纳雪的清气,确实是一种容易使人产生梦幻感觉的天赐之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阐明创建"发展极"的意义入手,对梧州形成"发展极"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五大工程"的陆续上马和现代农业实验区的良性运行作为契机,创建发展梧州经济的"发展极"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梧州是广西最早的通商口岸,是广西工商业的发源地,最早接受粤港澳的文化经济辐射,接受西方文明与民主思想的影响。同时,梧州也是广西最早响应辛亥革命、通电宣布独立的城市。该文主要论述清末民初梧州工商业形成的历史,"桂商"在梧州形成、发源的历史,梧州的工商业文化氛围对民主革命活动在梧州活跃开展的影响与联系;"百年商埠"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对于辛亥革命活动在梧州开展的促进作用;论述梧州辛亥革命活动的经济文化条件,分析梧州成为两广"首义之城"的历史文化原因。以期挖掘梧州的商业文化积淀,为振兴百年商埠提供启迪与信心。  相似文献   

18.
富川"梧州瑶"盛行的刘仙娘传说,体现了"梧州瑶"民众的鬼魂崇拜、图腾崇拜、巫术崇拜、法术崇拜及女性崇拜,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梧州是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阵地,产业转移对推动梧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对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产业转移对梧州第一产业的优化效应较为明显,对梧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优化效应并未完全显现。产业转移还在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正面作用。随着梧州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压力、财税流失、产业和技术依赖等负面风险。  相似文献   

20.
梧州龟苓膏配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积极践行"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下,做好梧州龟苓膏传统配制技艺的英译,具有促进梧州文化交流和文化"走出去"的作用,为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做出贡献.文章在顺应论翻译模式的指导下,探讨梧州龟苓膏配制技艺的英译过程中的顺应.从解读龟苓膏的配制原料到配制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