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动力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投入的多少,可以成为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指标。学生的情感参与,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情感参与的实质情感参与的实质,是指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兴趣等能够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而要使学生情感参与教学必须具备下列因素:1.教学目标上的认同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落实于每一堂课上,这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问题的核心在于:一定要让学生明确…  相似文献   

2.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是 ,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则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而展开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学生参与的实质是什么?首先是教学目标上的认同性。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计划和教材的要求 ,制定出不同阶段的综合的教学目标 ,然后再把它详细分解成子目标 ,落脚于每一堂课上 ,这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问题的核心在于 :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目标并理解其意义 ,知道确定目标的…  相似文献   

3.
正高效课堂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尽量在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高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笔者认为:"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  相似文献   

4.
教学导语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它的恰当运用能够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把握学习目标,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情景。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重视教学导语的运用。"教学导语是教师因文、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设计的。它是教师对整个  相似文献   

5.
顾庆余 《上海教育》2001,(24):49-50
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生的感情投入多少,可以成为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过程中,触发学生的情感,让师生的情感在教学中互动,既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又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态度,使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和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各种技能,最后达到认识、理解和提高,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样,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就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对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学习,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通常,在课堂上,教师把所要教学的知识和内容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分析,把这些知识和内容融入一个个问题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这种方式有非常清晰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内容设置好的问题是整堂课的中心,教师则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最有效的是学生主宰学习过程的自主学习。然而传统的教学剥夺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导致了教学的“高耗底效”。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一、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长期以来,教师一直习惯于为学生确立各种各样的目标,大到人生奋斗的方向,小到一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无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设定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去引导学生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8.
宗亚薇 《成才之路》2022,(7):123-125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一种气氛,它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备"调味品",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让师生间的情感更融洽、互动更充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课堂参与积极性更高、思维更活跃、学习效果更好.文章从语文...  相似文献   

9.
现行品德与社会教材力求让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让学生在参与调查、访问过程中发展认知和情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住以下四点:切入点。新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贯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安排了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如“小记者在行动”“活动天地”等,对于社会知识的学习也尽可能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以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应当说这充分体现了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但这些活动也只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活动领域、指导鼓励学生参与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然而面对新教材,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不少教师对“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论认为 :在参与课堂教学的因素中 ,学生、教师是两个能动的因素 ,学习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 )是终结目标 ,教学内容、方式、手段、情境是从教到学的中介。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主体的实际去组合、优化 ,利用这些中介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个体积极性以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如何当好学生主体学习的谋划、策略家呢 ?一、观念的真正转变。在主体性教学体系中 ,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主体性教育观念的树立。在学生观上 ,学生是具有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的能动主体 ;在师生关系观上 ,民主和谐 ,师生互动互尊 ;在教学观上 ,知能统一 ,智情统一…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一切目标的达成或是学生学习收获的多少最终由学生决定,教师只是目标达成的促进者、引导者。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实现。一、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促进有效教学学生从情感上愿意不愿意参与教学,可以说是有效课堂必备的前提条件。从情感上愿意学习就是积极学习,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悦动"课堂就是指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悦"与"动",让整堂课"悦动"起来,简言之,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愉悦地动起来,使学习过程轻松愉悦,知识情感自然内化,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确保三维目标顺利实现,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指标,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仅要看它是否让学生学会应学的知识,即完成知识目标教学,还要看它是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要达到这一点,单纯依靠教师的传授已远远不够,必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勤于思考,乐于实验,善于合作,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使教学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呢?经过十几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生物教师如何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中,学生的学习情感因素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成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毋庸置疑,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不可或缺的情感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多讲解生活中有关生物的奇闻趣事,在拉近学  相似文献   

15.
侯红莉 《成才之路》2014,(18):11-11
正古往今来,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工作,如何上好一堂课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深深思考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概念、理论、方法等的学习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枯燥乏味,如若能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利用情感的独特功能,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乐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  相似文献   

16.
每堂课都有其自身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难点,完成了这些似乎就是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完成得是否出色精彩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素质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单一,则教学过程呆板枯燥,不但学生接受效果不好,而且也不利于对学生学习习惯、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王淑萍 《天津教育》2023,(20):168-170
<正>教师一般会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设定一个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这种方法被称为情境创设教学法。从本质上来看,情境创设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的科学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情感体验中产生深刻认知,从认知学习中加强情感体验,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取丰富的课堂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和情感感知能力,将合适的情境创设教学法融入阅读课堂,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呢?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采取这样几种做法: 1、明确目标意识。每节课上课前首先清楚地提出本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尽快进入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羚羊木雕》是一篇传统篇目。教学实施过程中,为落实大纲要求,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使这堂课充满了理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该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齐菲 《辽宁教育》2013,(9):10-10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第一印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知识文本之间的第一次有效对话。因此,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要引起所有任课教师的重视。怎样上好开学第一课,笔者通过自身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明确第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第一堂课,教师要了解教学目的。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和对自己新学期的期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学期的开始阶段往往是学生学习最有动力和效果比较明显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第一堂课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一下自己的假期生活以及新学期学生对所修课程有什么目标和期望,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自己的课程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此外,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