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对于当代人来说,古代文学除了其超越时代的审美功能之外,本身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学习古代文学不能离开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古代文学教学也有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不仅是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更是其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审美教育应以当代化、以人为本为中心,以意境为主要载体,这样才能增加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活力,实现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审美精神、健全的人格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宗红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3):73-74,120
古代文学应该注重文学作品的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以<战国策>教学为例,展示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仍须注重诵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锐 《黑龙江教育》2006,(1):130-131
诵读是我国古代主要的阅读教学法。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其中“读”的地位,尤为突出。如何把古代整体诵读和当今文章分析的方法有机结合是目前古代文学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诵读教学的读法指导实在是今天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审美在当今已成为每一个文明民族和每一个文明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既然如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就应该充满审美的愉悦,就要充分发掘课文中的美育因素,有效地发挥美育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7.
民族融合时期浓厚的歌舞游戏风气,使某些娱乐性的古俗得以保留、复活,使本来庄重的典礼变得轻(?) 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氛围和历史环境,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娱乐功能。它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由纯语言艺术向综合艺术回归,使文学在一段时间里脱离政治功利的框架,削弱了封建道德对文学的制约,所有这一切,都为古代文学审美效应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强化了古代文学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宏观上说是历史科学的一部分,它的关注对象是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状况及其兴废的规律性,它的科学方法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学史的这一特点,也给相应的教学体系带来了一些新的规定。如何在当今的审美领域内凸现古代文学的原生精髓?如何把在时代上和形态上“死”的文学化为贯通古今的新的  相似文献   

9.
从理工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现状出发,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实质的概括,阐释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育是理工院校人文素质培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文化载体之一,其主要实质是: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广泛而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浅谈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审美精神、健全的人格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花志红 《文教资料》2009,(28):63-65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也面临很.多困惑,如何才能让古代文学的教学更合理、科学,并具有艺术性呢?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品格陶冶、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艺术陶冶、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延绵久远、博大精深,其中不仅有着含味隽永的文句、空灵幽远的意境、曲折动人的情节和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更包容着丰富而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人文精神内涵。古代文学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次“寻根”之旅,它引领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积极探求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说起,分析了如何提高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力,增加他们的兴趣,从而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一要强调古为今用,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做到真切感人;二要进行教学改革,切实解决教学现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到温情感人;三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真正使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做到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师中文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古代文学的教学:一是教学目的的再认识;二是经典作家、作品的重视与独立;三是古代文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境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遭遇了课堂文化冲突,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和文化传承不力。只有重新审视教学理念、制定教学任务、改革教学手段,才能消除课堂文化冲突,所以课堂文化冲突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要完成的三重任务是: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系统的建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系统的形成,促进学生审美感悟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如何缩短古代与现代的时空距离,让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值得业界深入探索和研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营建磁场效应不失为是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法”朱铁年文学批评总是从一定角度切入批评对象,围绕一定中心并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作出评判。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并没有一个很固定的模式。有的从审美的角度展开,注重的是文学的社会作用──即审美效应;有的从实用的角度切入,注重的是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藏区民族师专《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教学的实施,必须针对藏区学生汉语水平较差的现状。抓住汉字自身特点,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兴趣。而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系统专业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审美能力、语言美感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以学术转型椎动教学转型──中国古代文学“转型”问题座谈会纪要古言编者按我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在该室主任韩进康教授主持下,于三月一日召开座谈会,探讨如何以学术转型推动教学转型.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中文系副主任张俊才副教授和本刊编辑李延年、刘德兴同志...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服务的,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政治生活,但是文学也具有它独特的娱乐功能和审美价值,如果没有其娱乐功能和审美价值,文学就称不上是文学了。文学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每一个朝代,本文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