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润 《教育科学》2022,(3):53-59
根据数字教科书与技术的融合程度,将数字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基于数字教科书产生、应用与演进所涉及的相关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数字教科书发展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技术演进是数字教科书发展趋势的应然标尺;教学需求是数字教科书科学定位的核心依据;自身发展规律是数字教科书命运走向的关键指南。据此,提出未来数字教科书建设的行动逻辑:明确数字教科书建设的技术标准;界定数字教科书的功能边界,基于教学需求有选择地使用数字教科书;以教科书立场引领数字教科书建设,完善数字教科书内容选择与设计。  相似文献   

2.
教科书存在和使用的主要场域是正式的课堂教学,数字教科书也不例外,教学适用性是数字教科书应具备的基本属性。课堂教学具有正式学习、主体相关和媒介辅助等特征,数字教科书的研发编制,应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特性。数字教科书应做到自身内容边界确定,结构清晰,为教师的教学留有空间,为学生的群体性深度学习提供支持,同时与其他的教学辅助媒介互补共融,共同提升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在智慧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数字教科书迅速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数字教科书发展现状的梳理,总结出技术的过度介入、“教”与“学”的混乱无序、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以及内容形式的貌合神离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需要分别在技术层面、主体层面、社会层面以及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层面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不仅要把握技术合理的“度”、立足教学适用性,还要树立大众正确的认知以及注重信息技术下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延伸。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是数字革命下催生的一种“游戏媒介”,因其特有的沉浸感和真实感属性正在创造着新型数字政治生活。在元宇宙中的政治主体可以体验新型数字生活政治、数字情境政治、数字博弈政治;同时,元宇宙也在制造着数字政治幻影。元宇宙软化严肃的政治议题,浸蚀政治主体的身心,加剧政治主体的信息安全风险。治理元宇宙中数字政治主体所面临的风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应从以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为主的技术维度和以伦理、法治为主的价值维度规制元宇宙为政治主体带来的潜隐性风险。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的伦理属性可从教科书主体、教科书知识和教科书制度三个维度加以认识和把握。但教科书并非天然就具有道德的正当性,教科书发展的伦理困境主要涉及"主流意识"与"多元价值"之间的平衡、"社会责任"与"市场逐利"之间的博弈、"教科书权威"与"公众质疑"之间的纷争、"数字教科书"与其可能的"伦理风险"等方面。教科书发展伦理困境的消解策略在于:遵循"统筹为主、统分结合"教科书制度,配置教科书主体的伦理责任,构建教科书公众参与机制,创设教科书专业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投入使用后,其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在课程实施领域备受关注.借助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对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内容与课程标准进行一致性分析,发现《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内容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两个维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较高,在知识广度和知识样本平衡性维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不太理想.为此,教科书的编写应进一步扩充知识的广度,提高知识样本的平衡性,以提升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进而保证课程实施质量;教师应努力提高教科书的使用水平,在理解课程实施取向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教材观,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铸魂育人和价值引领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的教育自由化加速了教科书自由化步伐,中小学教科书作为其"重要阵地",出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繁荣局面。台湾中小学教科书开始从"圣经式"传统逻辑语境转向"草根化"现实境遇,以教科书为依托突出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应性便尤为重要。以台湾地区教科书专门研究刊物《教科书研究》为研究文本,对创刊以来的2008-2018年间149篇文献进行梳理、编码,使用NVIVO 8.0质性研究工具,进行描述分析并分类综述,研究得知:台湾教科书在学科(学习领域)、社会、学生、教科书自身等维度的适应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存在着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范围不全面、研究角度较单一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科书适切性评价是指在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进程之中,依据一定标准和手段,对教科书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以及教科书与价值主体的观念、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契合程度所作的一种价值判断。教科书适切性评价指向对象的适切性,包括学生、教师、社会三类价值主体。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教科书适切性评价对于推动教科书高质量发展、深化完善教科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品质优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纸质语文教科书知识呈现静态化、助学形同虚设和缺乏交互功能等弊端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应运而生的新媒体技术肩负着教科书内容更新和载体换代的任务。纸墨书香与新媒体联姻,在刷新着课程内容和文化重构的同时改变着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形塑其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语文教科书与新媒体融合经历了渗透媒体技术的纸质教科书、纸质教科书电子化、以电子阅读器或计算机存贮技术为载体的多媒体教科书和多功能集于一身的电子教科书等不同阶段,每次教科书的升级换代都离不开以纸质教科书为蓝本,因此新媒体与语文教科书融合还应该关注教科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在文本选择、插图设计、实践活动设置等方面凸显媒体文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借鉴国内外母语教科书的经验,语文教科书的研制应重视程序性知识。在课程与教学的系统中,教科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与研制课程内容,变革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提供教学过程与方法,以体现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