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极拳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她揭示的是关于人类健康、自强、和谐的共同主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太极拳自起源历经300余年的发展历程,迎来了20世纪太极拳大发展的喜人局面,太极拳已经从山村走向城市,从"江湖"走向"殿堂",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数亿人追求健康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高德明 《精武》2008,(12):6-7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历经了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终于迎来了21世纪大发展的喜人局面。其从乡村走向城市,从自然走向科学,从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数亿人追求健康的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3.
竞赛规则是竞技比赛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导向和运动技术发展的指南,是保证比赛公平竞争、评判技术高低的准绳。1959年,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科学、系统的武术竞赛规则问世,标志着我国传统武术正式走向竞技体育赛场。虽然这本太极拳竞赛规则较为笼统,但它第一次将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设定为一个可以量化的、统一的评价标准。在建国后的四十多年里,太极拳竞赛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修改,对推动太极拳运动在国内外快速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那么太极拳则是武术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渊源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思考,旨在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太极拳。最终为人类的健康与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表现出精湛的技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而且具有其独特的医疗保健、养生价值。文章从三维健康模式的视角,对太极拳的养生价值进行探讨,为太极拳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广泛推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精武》2008,(1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历经了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终于迎来了21世纪大发展的喜人局面。其从乡村走向城市,从自然走向科学,从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数亿人追求健康的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简化太极拳颁布50周年,简化太极拳,五十年的过程,大胆的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时空距离,智慧的诠释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大学的学生身体状况不尽如意,学习简化太极拳,使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一种长线的运动项目在学校里学习开展,走向社会后又能以此为锻炼的手段,保持身体身心的健康。学会打太极拳,弘杨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8.
浅谈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伟 《体育世界》2007,(11):80-83
起源于道家的太极拳,运用道家的哲学、养生理念,经过六百余年的实践,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太极拳是中国的"国粹",它以"道家自然无为为思想基础,集佛家之舍己宽容,儒家之中庸之道,兼具有经济学说,吐纳导引,蓄发提放,奇正虚实,周易之阴阳变化,物理之力学原理"等众多学科融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高度浓缩的文明成果,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性格和智慧的养生体系。通过演练太极拳,学习太极拳的理论,领悟太极拳的内涵,品味中华文化的真谛,从而育养自己的心性和品质。本文从太极拳的拳理和运动特点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对人体的健身作用,认为太极拳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此来增进人们对太极拳的进一步认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消费社会中太极拳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文化遗产:太极拳的生存困境;文化符号:太极拳的消费价值;文化商品:太极拳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有"文化瑰宝"之誉的太极拳在消费社会中成了"文化遗产";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消费社会中太极拳的发展路径主要有:充分发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塑造技术与文化一体化的文化商品;太极拳演艺应加入更多的美学元素。  相似文献   

10.
全国太极拳、剑比赛经历了起步、成型两个阶段,竞赛项目趋于竞技化,规则趋于科学化,运动员趋于专业化、年轻化,现已步入发展阶段。笔者试以“如何按照武术固有特性发展太极拳、剑竞赛”为思路,探讨太极拳、剑竞赛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心养性的体育形式”。通过我院在实施太极拳教学前后,大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识、理解、兴趣、情感、价值判断的调查比较发现,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健康意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太极拳文化理念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是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表明了中、西体育思想的互补和融合。这种融合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补充和完善。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思想及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具有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加强文化交流的多元化功能,承担了发展我国大众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历史使命。研究证明,太极拳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作用。太极拳的非竞技性,使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练习太极拳的消费也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群众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推广太极拳的意义还在于能够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社会间的交流;太极拳的指导思想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精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因此,积极推广太极拳对体育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严翰秀 《武当》2011,(11):25-28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台湾郑子太极拳研究会主办的第八届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名家论坛暨郑曼青先生110岁诞辰纪念会,86岁的台湾郑子太极拳名家徐忆中是郑子太极拳研究会的多届老会长,也是这次大会的会长。会间,我对徐忆中会长进行了采访。徐忆中会长是郑曼青宗师的弟子,毕生热爱太极拳,学习太极拳,传播太极拳,把源于杨式太极拳的郑子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绝艺"继承和发扬光大。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为这次大会题词曰:"绝艺千秋,曼青先生一百一十岁冥诞纪念",客  相似文献   

15.
对简化太极拳的起始、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指出:太极拳简化发展是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经之路.同时,应该看到简化发展背后隐藏的文化危机,过度的简化发展会逐渐偏颇太极拳文化的真实,甚至于走向异化.最终,如何保持自我,不失自我,提出了温故知新是太极拳守正创新的正脉道,并制定了太极拳文化的输出方略.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众多人群通过习练太极拳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目的。如今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数,在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我们不由得发问:人人都练习太极拳,他们对太极拳了解多少?很显然,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流派,有着自身深厚的理论根基,今习练太极拳者多为年老者或一些青少年,其习练的出发点为强身健体,大多数习练者都只是停留在架势上,有的青少年盲目追求动作的高、难、美、新,对太极拳的习练要领及其内涵从无追究,这就导致了许多拳友练习的非常空洞,同时也影响了学拳的兴趣。古有拳谚:"拳无理不明,理无拳不精",这足以说明习练拳者不仅仅是要会练,而且需要练习者明明白白的练。正如太极拳泰斗吴图南说的"要科学的练太极"。  相似文献   

17.
赵永清 《体育世界》2008,(12):61-63
起源于道家文化且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太极拳,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传统文化孕育的上乘武学。它同时也是体育与医疗相结合的健身运动,是一种独特的“自我锻炼”方法。它不追求短期内身体的激烈运动,而是有意识地“意动身随”、“意到劲到”、“以意导气”的意识体操,慢慢地调整人体生理机能,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病强身、保健、养生的目的;本文将从太极拳的保健养生作用、太极拳与养生的关系以及如何练习太极拳才能达到保健养生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习练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意义,从而弘扬了中华文化,加强了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传播现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认识这一文化现象,需要将太极拳放在产生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加以审视.晚清社会化转型和理学考据学术之风,使太极拳经历了由乡村进入城市,由民间低位文化趋向士大夫高位文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走向了一条由北方至南方,由南方至海外的传播之路;晚清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使拳术跃居诸艺之冠;太极拳运动形式的变革,使其运动方式由"粗俗"走向"儒雅",扩大了太极拳的传播文化层次和习练人群.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22,(1):82-92
为解决普通大众在太极拳健身过程中技术标准不清晰问题,主要以太极拳的交流比赛史为立足点,重点剖析了太极拳技术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受竞赛规则引领而导致的技术转型,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太极拳套路已分化成攻防技击型、健身养生型、艺术表现型3种类型,三者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标准;(2)在技艺交流过程中不应采用统一的规则,而应该建立分类交流的模式;(3)对3种类型的太极拳套路应分别按照"定势工整、动作流畅、攻防明确""定势工整、动作流畅、利于健身"以及现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规定的技术要求这3个标准进行评判。该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具有不同习练目的的太极拳练习者确立不同的技术标准,可避免因标准混淆、张冠李戴而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项目,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具代表性的健身运动之一。本文将从现代医学角度谈论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各个系统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