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国外青少年暴力脱敏的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研究者对青少年暴力研究的关注,暴力脱敏逐渐成为青少年暴力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暴力脱敏主要包括暴力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脱敏,青少年暴力脱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暴力媒介、移情和暴力态度。积极学习领域的脚本理论对暴力脱敏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有效的解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暴力媒介、移情、暴力态度和暴力脱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引起青少年暴力脱敏的心理机制、干预策略以及本土化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社会中,电视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儿童心中的重要位置,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丰富儿童生活的同时,其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也容易导致攻击性的唤起,提高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还会导致恐惧等反应。本文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总结电视暴力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并从家庭的角度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攻击行为及暴力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文章以一位正在服刑的青少年暴力犯的成长故事为线索分别从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等视角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影响暴力的最本质的因素是青少年缺乏足够的社会能力和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为此,本研究建议对青少年暴力行为进行生活技能的培训和认知行为的训练,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青少年喜爱视频游戏的原因入手,分析了视频暴力游戏的特征。通过阐述有关暴力游戏与攻击行为相关联的研究,特别探讨了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顺利成长所可能带来的危险性,并具体分析了危险性存在的原因及表现。最后,提出几种应对负面作用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曹亚杰 《文教资料》2006,(27):29-30
当媒体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体中的暴力成分已对今天的青少年社会性行为发展构成很大威胁。本文主要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角度,针对青少年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暴力图片和词语为实验材料,随机抽取120名大学生,采用评价词语关联程度和词语记忆方式,从思维和记忆倾向两方面考查暴力图片对攻击性认知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1)暴力图片启动了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2)由图片启动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媒体与青少年暴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少年是各种媒体的重要消费,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研究都发现,除了上学和睡觉,青少年花在媒体上的时间比其他任何活动都多。然而,现代媒体充满了暴力,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用科学数据确凿地证明,媒体暴力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暴力思想和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媒体暴力影响青少年的机制与中介因素,并从媒体使用和监管等角度阐述了减少和预防媒体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初中生为被试,采用组间实验设计,通过分离具体刺激种类的方法分别考察身体暴力及言语暴力因素对不同性别个体内隐性攻击性的影响,着重考察针对身体暴力因素的阈下刺激。结果表明:(1)青少年在接受身体和言语暴力材料的启动后,内隐攻击性均显著提高。(2)不同启动材料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表现出性别差异。身体暴力启动材料更容易启动男生的内隐攻击性,而言语类暴力启动材料则更容易启动女生的内隐攻击性。(3)青少年在接受不同阈值水平启动条件下的内隐攻击性受到性别影响。阈值上启动材料更容易启动男生的内隐攻击性;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内隐攻击性更容易受阈值下启动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占据大众传媒首要位置的电视媒体作为一种表意特征很强的符号系统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已经成为电视媒体的重要消费者,然而,电视媒体充满了暴力,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用科学数据确凿地证明,媒体暴力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意志、情感和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电视媒体为何以及如何影响青少年的机制与中介因素,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减少和预防媒体暴力时青少年侥面影响的应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BUSS攻击性问卷,E—Prime启动实验以及词干补笔测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互联网中暴力材料对不同攻击性特质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作用,以及不同青少年对攻击性材料选择偏好的差异。结果发现,网络暴力刺激会增加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但这种内隐攻击性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特质攻击高的青少年受网络暴力刺激启动的内隐攻击性...  相似文献   

11.
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学校、幼儿园、家庭 ,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 ,经常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中。暴力行为者通常是高攻击性行为者 ,攻击行为对于以后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预兆警示作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 ,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 ;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 ,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 ,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 ,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具有攻击行为的人 ,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青少年以后出现暴力的高发生…  相似文献   

12.
社区暴力接触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近二十年来,学术领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社区暴力接触给与了充分的关注。本文在回顾青少年暴力接触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暴力接触的相关概念、青少年社区暴力接触的影响因素、主要理论模型,并对社区暴力接触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以及对青少年社区暴力接触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等进行了介绍,此外,分析了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攻击性儿童之所以频繁作出攻击行为与其特殊的社会认知特点有关。大量研究表明,攻击性儿童一般存在着社会认知偏差,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上不符合实际,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因此从认知出发,针对攻击性儿童的认知特点采取措施是教育干预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攻击性儿童之所以频繁作出攻击行为与其特殊的社会认知特点有关。大量研究表明,攻击性儿童一般存在着社会认知偏差,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上不符合实际,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因此从认知出发,针对攻击性儿童的认知特点采取措施是教育干预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娜 《华章》2013,(19)
当前社会,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从美国的校园枪击事件,到中国的硫酸毁容、青少年行凶悲剧,无一例外的揭示着青少年暴力的危害。与此同时,社会中传播的暴力文化比比皆是,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网络信息和游戏,处处都充斥着暴力的身影。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到底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与社会的暴力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青少年暴力与暴力文化相关性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编号HBSJ20100007),希望以此来找到青少年暴力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从而对青少年暴力进行行之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暴力网络游戏具有暴力内容的逼真性和极端性,游戏者对游戏角色的认同性等特点。暴力视频游戏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引起不良生理反应、启动攻击认知、增加攻击行为、对暴力生理脱敏、同情度降低以及引发游戏者的敌意期望偏向。社会各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暴力犯罪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飞速发展,大众媒体在青少年成长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众媒介中的暴力信息不可避免地介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而引发青少年暴力犯罪。文章通过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项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 Kurt W.Fischer教授与布兰得斯大学 Malcolm W.Watson 教授追踪长达7年,访谈440名7~13岁,性别、种族平均分配及家庭收入均相当的儿童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暴力与家庭暴力及强烈害羞行为有关,与过去往往指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性别及种族等是形成青少年暴力主因的研究大不相同。Fischer 表示,儿童在家庭中所受的暴力对待,  相似文献   

19.
以73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武器图片和植物图片作为启动刺激,以攻击词汇和非攻击词汇作为目标词汇,采用语义分类任务,研究武器图片对青少年攻击性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1)观看武器图片启动了高中生的攻击性认知;(2)武器图片对男生攻击性认知的启动有显著影响,但对女生攻击性认知的启动没有显著影响;(3)武器图片对中等攻击水平被试攻击性认知的启动有显著影响,但对高攻击水平被试和低攻击水平被试的攻击性认知启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电视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一直以来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电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他们提高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充斥于电视中的不利于青少年收看的内容又在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此,本文在考察目前我国电视节目中电视暴力信息的呈现频率与方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视暴力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消极影响,并试图从媒介素养教育角度提出几点可行性策略以减轻这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