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儒家思想论述儒家的"礼"、"中庸"思想对中国书法创作品评的影响。 "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西周姬旦曾为确定奴隶制国家的统治秩序而"制礼作乐",从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来看,孔子是很推崇周礼的。"礼"在《论语》中先后出现了几十次,但孔子始终没有对"礼"作为完整概括、定义。从《论语》中孔子有关"礼"的言论来看,"礼"则是人们为了"致仁"、成为"仁人"而在日常生活、人生实践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孔子曾对其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而且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要求伯鱼所学的"礼",后代儒家发展成为"恭、宽、信、敏、惠、忠、孝、诚、悌、义",这种思想深深地、广泛地影响制约着封建士子对书法的创作和欣赏。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首先是"仁","仁"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一生都在实践着"仁",并且提出了实现"仁"的两种方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次是"礼","礼"是《论语》一书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礼"是"仁"的表现形式,而"仁"是"礼"的思想内容。再次是"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而"子见南子"正是"中庸之德"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论语》以"学而"章开篇,首言学.孔子率先垂范,一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已,教弟子博学约礼,多识前言往行,可知"学"之一事乃孔门家法.儒家之学作为成德之教,首重为学.孔门论学,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学."时习而悦"是君子成己之象,"有朋自远方来而乐"是君子成人之象,成己、成人皆所以穷理以尽性."人不知而不愠",乃所以为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贵在知命.  相似文献   

4.
<诗>是礼乐文化的载体,隐含着潜在的教化功能.儒家以孔子肇始,至汉代<毛诗序>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孔子诗论>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诗>论专著,"以色喻礼"是其提出的重要<诗>教观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且与子思学派的"性"、"情"思想有直接的关系,成为连接孔子"礼乐"教化与汉代<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通过系统梳理汉以前儒家对<关雎>题旨的解读,可以反推儒家<诗>教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5.
《论语·先进》篇有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简称《侍坐》.这是《论语》标题的惯例,以首句或首句中的语词为题.这段文字也有以"论志"为题的.这是根据内容命题.但细想一下,"论志"实在不能作这一章的独一无二的标题.因为《论语·公冶长》就有孔子与颜渊、子路的"论志".这次子路还反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的回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另外,《韩诗外传》中还记载了两次孔子与弟子论志之事.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景山,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言者何期愿,丘将启汝".于是各言其志.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戎山,孔子喟然叹曰:"三子各言尔志,予将览焉."这些文字均可题为《论志》.因此,《论语·先进》篇这段文字的标题还是以传统做法为好.  相似文献   

6.
儒家在孔子时代提出了"仁义礼"的道德主张,<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孟子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加上了"智",汉代董仲舒又添一"信".  相似文献   

7.
欲望叙事     
从词源学意义上讲,"慾"从"欠"从"谷"从"心",本意为缺食.所谓"欲望",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1].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欲"被看作自明的概念,对它的阐发多是说明式而非本体性研究,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苟子·非相>)同时主张以"礼"、"仁"控"欲",认为个体应当"克己复礼", "刚毅木讷近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相似文献   

8.
孔子之前,"礼”是一个核心范畴,成为春秋时代思想和社会政治观念中的最高层次.但在<论语>中,这种"礼”的中心地位已经逐渐转换成"仁”中心.对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来看,具体包含有四个层面的内涵,是一个生命本体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儒家最重礼学,用之以"齐家"、"治国","礼"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相沿,而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儒家礼学的核心,它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是孔子各方面思想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难怪有人认为"孔学主要是礼学"了.作者认为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礼"制的理想社会而奔波,本文主要从孔子礼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孔子礼学对周礼的发展、孔子实现"礼"的途径三方面来论证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礼乐"、"中和"的美学思想是传统儒家美学的精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儒家美学的评价标准是"美善合一",儒家美学的核心是"仁","中和"是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先秦儒家美学观倡导的"和谐精神",是先秦诸子互相渗透、融合、妥协、完善的共同产物,是儒家"以礼治国,乐与政通"为宗旨的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普遍化、合理化、系统化."和"是多样性的和谐,"和谐之道"追求的不是一个声音、一种味道、一个思想,而是与之相反的多样性、丰富性的和谐.礼、乐、刑、政,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来同一民心,走上治国的正道.国家、礼乐、刑政、习俗未发生重大变革,国家的政权稳定,凡事都以"和"为准则,社会、人民的生活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之事.  相似文献   

12.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之"道",本身是规律,是思想核心.贯穿孔子思想的是中庸之道.忠恕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忠"就是努力寻求中正乏道来正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中有"中";"恕"是顺从"中"道去做事便能从心所欲,即遵循规律,办事顺利.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先秦典籍构建孔子形象的原始文本,《论语》中的孔子亦即"原始孔子",而其他大多数先秦文本所构建的孔子形象均是被改造、重构甚至被颠覆了的。作为哲学论著的《论语》所呈现的孔子形象是作为儒家精神化身和载体的孔子,是为"哲学的孔子";作为史著的《左传》所展现的孔子形象是为"史家的孔子",《左传》所载的孔子言行往往与《论语》可以相互印证。二者不仅在议论的方式上都守儒家"议而不辩"的家法,而且所呈现的孔子形象也高度重合,都是遵守儒家礼义的儒家大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体现儒家创始人孔子最高理念的"仁-礼"思想结构,在现代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理论中可以被理解为孔子学派的"理论硬核"。在这个"理论内核"中,代表心理维度的"仁"与代表文化维度的"礼",分别通过孟子学派与荀子学派得到彰显和侧重,并构成了其各自立论的基点。由此,学界"心理与文化的辩证法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观点,即得到了一种现代哲学视域的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是高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时的说一句话.课本对"越国以鄙远"作了注释:"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这五个字包含了文言文所特有的语言现象:"鄙"和"远"都是词类活用.其中,"远"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鄙"释为"边邑",原本是名词(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蜀之鄙有二僧"),注释说"这里用作动词",即"鄙"应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样认识当无异议.但在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作一般动词,也可以是意动用法或使动用法."鄙"在这里肯定不是作一般动词.那么,它到底是意动还是使动呢?对此,注释并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不朽学说。《论语》中仁者爱人、义以为上、礼之指引、智者无惑等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践路径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同时,《论语》中道德教育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为政》第三章为: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该章清楚地阐述了孔子的政治观,对解读孔子思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文本分析和对其历史背景的考察,探究孔子思想中政刑,德,礼之间的关系和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孟荀之学代表了孔子之后儒学发展和演化的两个方向,孟荀政治哲学亦代表了儒家政治哲学建构的两种基本思路。二者一显"仁"一显"礼",一讲"性善"一讲"性恶",一言"仁政"一言"礼治",一主"仁义内在"一主"隆礼至法",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致思路向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基于仁学精神而展开的孟子政治哲学可谓是一种德治(仁道)主义的政治哲学,而基于礼学精神而展开的荀子政治哲学则可谓是一种礼治主义的政治哲学。孟子德治主义政治哲学的要义是将政治道德化、将道德内在化(心性化);而荀子礼治主义政治哲学的要义则是将道德政治化、将政治客观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从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上来看主要是由于二者仁学进路和礼学进路的不同,而从社会历史的外缘条件下来看则主要是战国中期和战国晚期的时代精神有别使然。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第五专题"学问之道"选有这样一则语录: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语录出自<论语·子罕第九>.选编者将这则语录编入"学问之道",大概是想借孔子所具有的学风和品格来激励后学.  相似文献   

20.
董文玉 《现代语文》2006,(5):127-127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是法定的经典."经"在周代的铜器铭文中即已出现,为"经营"之义.关于儒家经典被称为"经"的原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经,织也."清段玉裁进一步解释为:"织之纵丝谓制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这里认为经为事物之根本.东汉班固在<白虎通艺>中说:"经,常也."认为经为常,是常道,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儒家典籍之所以称为"经",是因为认为它们是永恒的真理,它们所包含的道德伦理观念、价值体系等也是不变的,是社会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