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李琳 《阅读》2006,(4):22-24
亲爱的同学,你有写作的烦恼吗?有没有觉得满腹的话,到下笔时又不知从何说起?明明是很感人的事。写出来却平淡无味?而为什么有的人总能妙笔生花、洋洋洒洒?  相似文献   

2.
方素珍 《阅读》2012,(12):12-14
从前,有一只大猩猩,他常常想:“我没有朋友,我好孤单。”有一天,他在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5块钱”。然后他坐在树下等呀,等呀……这时候,有一个随着做研究的父母来到森林的小女孩儿,名叫苗苗,正好骑着脚踏车经过。  相似文献   

3.
冯秀兰 《阅读》2011,(7):70-75
奇峰崖的蜂妖用妖术偷走了蜜蜂们的蜂蜜,大家都束手无策。小熊维尼听说,蜂妖最怕英语,但森林中又没人懂英语。于是维尼暗自决定开始用功学英语,一年后,他告别妈妈,独自去了奇峰崖。虽然蜂妖怕英语,但看到维尼笨头笨脑的样子,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就开始第一轮比赛,按要求写单词。  相似文献   

4.
失踪的鼻子     
《阅读》2007,(6)
提起童话,大家自然会想到安徒生、格林兄弟。其实,在意大利,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童话大师,他的名字叫罗大里。罗大里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儿童文学家之一。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了大量的作品。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他的很多作品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相似文献   

5.
罗大里 《阅读》2007,(6):9-10
提起童话,大家自然会想到安徒生、格林兄弟。其实,在意大利,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童话大师,他的名字叫罗大里。 罗大里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儿童文学家之一。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了大量的作品。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他的很多作品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笔者有一同事常年在外跑新闻,而且都是大部头的作品,每写一篇都累得够呛,最要命的是他每次采访完都找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写稿。有一次,他采访之后正准备回报社写稿,无意中发现路边有一家咖啡馆,他灵机一动,干脆进去要了一杯咖啡,在靠窗的地方找了一个看得见池塘的位置,边喝边写。这一招还真灵,简直是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咖啡馆里人相对较少,比较安静,这位同事稿子写完后,还一个人静静地看了一会儿风景,感觉真是好极了——这是紧张的工作中难得的清闲!现代人的工作生活都比过去要紧张得多,特别是上班一族,除了工作,还有家庭孩子得操心,如果自己不注意调适,常常是身心俱疲。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朋友的提醒,为您开几张轻松处方:处方一:做做办公室收腹操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努力工作的人,往往一坐下就是两三个小时不动,顶多起身上个厕所或倒点水喝。时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写作文,往往出现写法雷同的现象,尤其是写人物,总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词。如何才能教学生写好人物呢?那就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任务。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因为只有写熟悉的人你才能对他的性格特征、外貌、习惯、品质等有所了解。这样你才会有东西可写,也才会写好。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  相似文献   

8.
蒋咏梅 《阅读》2010,(4):17-18
王宁同学:你好!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回答如下:“番茄太阳”第一次是在课文第十三自然段出现的:“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这是明明听了爸爸的话,用手摸了番茄,知道天上的太阳就像番茄,显然这里的“番茄太阳”指的是太阳。  相似文献   

9.
张海燕 《阅读》2014,(24):12-13
<正>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反复对学生强调:要想作文写得好,必须多读书。不少家长也认为,孩子只要多读点书,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如果不是一位家长的求助,或许我也会一直盲从地认同下去。典妈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家长。一次放学后,她非常苦恼地找到我:"张老师,我儿子非常喜欢看书,每次一写完作业就捧着课外书读起来,恨不得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晚上睡觉前也要我催好几遍才舍得把书合上,可是为什么他的作文就是写不好呢?"  相似文献   

10.
我以前曾看过晚清学者俞樾写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富翁的儿子问老师:“‘一’字怎么写?”老师说:“一划。”“‘二’字怎么写?”老师说:“二划”。“‘三’字怎么写?”老师说:“三划”。他恍然大悟:“原来天下的字是这样一划一划地连下去的!”这时,他父亲正好要聘请一位能抄抄写写的人,他连忙阻止:“何必要花钱雇人呢?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干好。”他父亲听了当然很高兴。一天,他父亲要他写请柬请一位娃万的人来做客,等了好久.他也没写好。他父亲几次派人催他,  相似文献   

11.
《职大学报》2012,(2):14-14
2011年6月,歌词创作界名家乔羽老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近年来新歌创作的数量不少,但许多歌曲的质量不高。我们缺少那种一听就让人感到振奋,并且能够流传的歌曲。"他呼吁大家多写高质量的好歌。一首优秀歌曲能够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原因,一是音乐因素,二是文学因素。乔羽老先生作为歌词作者,这里主要是指歌词创作。而要想写出好的歌词,首先是作者深入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12.
黄蓓佳 《阅读》2013,(4):6-8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童话的开始,常常写着“很久很久以前……”?  相似文献   

13.
谢玲 《阅读》2010,(7):5-13
初次见到高洪波,很难将他和他那些写给儿童的美妙诗行联系在一起。他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长着一副魁伟高大的身躯。人们常常以为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其实他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两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15.
漫话春联     
高怡 《阅读》2007,(1):16-17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风俗习惯。于是,每当春节临近,大家纷纷上街购买春联,也有的自己动手写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相似文献   

16.
因爱而心动,心动而情生。我写这篇童话,主要是想告诉孩子们,和大自然亲融,爱护小动物,大家共享地球的平和。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英语语言输出型技能训练课程,也即写作和口语课,常常收效甚微。口语课上学生不敢说,不会说;写作课上不知写什么,怎么写。而西方流行的过程式写作模式所包含的语言输出元素得到一定延展后即可形成适合中国英语课堂的说写课教学模式,帮助有效提高英语说和写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彭斯的写作是为了人民而写的 ,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的战斗精神将永不消失。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城吗?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由于某些原因,阿城连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阿城在他的小说《孩子王》中,通过一位老师教孩子作文的故事,多少给我们透露了一点“秘诀”:“作文不能再抄(社论)。不抄,那写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早上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学校,路上见到些什么——”(学生有人叫起来“:以前的老师说那是流水账!”“)流水账就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了。别看你…  相似文献   

20.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他以鲜明的个性与众不同、朴实无华的创作风格造就了他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探微老舍的编辑风格以及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为大家展示老舍飞扬与落寞的一生为中国文坛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