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子跳高是我国田径运动的强项,先后有倪志钦、朱建华2人4次创造过跳高世界纪录,这是我国田径运动的骄傲。但目前,我国男子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的差距越来越大。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跳高运动的训练指导思想上浅析男子跳高成绩下降的原因,以求为我国跳高训练提供科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纵观男子跳高发展的百年历程,1983~1993年为历史发展的高峰期。1983年中国跳高名将朱建华以2.37米征服世界纪录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同年又以2.38米和次年2.39米的成绩两破世界纪录。此后10年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不断攀升,无论世锦赛、奥运会还是各项大奖赛,夺冠的成绩都在2.40米左右,前8名的成绩都在2.33米以上,整体水平也相当高。1993年古巴人索托马约尔跳过2.45米,将男子跳高水平推向了世界最高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993-2003年间,世界男子跳高水平呈下降趋势,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3.
我国跳高项目为什么下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跳高是我们国家的传统项目 ,也是竞技运动中的优势项目 ,无论是男子跳高 ,还是女子跳高 ,都打破过世界纪录 ,在亚洲和世界田坛上都有一定影响。然而 ,进入 90年代以后 ,我国的跳高运动呈下滑趋势。现在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是 2 .44 m,我国却从 2 .33m降到 2 .2 0 m;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是 2 .0 9m,我国女子跳高最好成绩是 1.97m,现在只能跳 1.80 m。不论是男子跳高 ,还是女子跳高 ,现在竟然败在比我们身材矮小的日本、韩国运动员手下 ,连亚洲也冲不出去了 ,还不发人深省吗 ?再不找一找下滑的原因 ,我们与亚洲和世界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跳高项目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跳高训练中应重视的几项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超 《中华武术》2004,(11):23-24
跳高作为竞赛项目起源于英国,开始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跳高运动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形式,但现在多以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为主。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以2.24米荣获第19届奥运会的跳高金牌,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在1957年曾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2.37米、2.38米和2.39米的成绩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目前我国男女跳高成绩不甚理想,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还有很大差距,本人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跳高:面临的问题与重振雄风的思考刘久鲁1957年,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创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70年,倪志钦以2.29米的成绩刷新男子跳高世界纪录。1983年,朱建华以2.37米、2.38米、2.39米三次改写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创造了我国跳...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世界男女跳高运动都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著名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先后以两米三十七和两米三十八的成绩,两破世界纪录。西德的迈法特先以两米零二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接着苏联的贝科娃也以两米零三和两米零四的成绩两破世界女子跳高纪录。一年之内,女子世界纪录提高了三厘米,男子世界纪录提高了二厘米,八三年是世界男女跳高运动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纵观世界男女跳高运动的形势,跳高运动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向。  相似文献   

7.
跳高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建国以来我国曾涌现出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男女优秀跳高运动员,三人五次打破世界纪录,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近几年我国的男子跳高水平有所下降,女子水平进展缓慢。为积极备战2008年奥运会,再次形成我国跳高的优势,田径管理中心领导在2004年6月8~29日组织全国优秀跳高运动员集训,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聚集于北京体育大  相似文献   

8.
找一找跳高上不去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跳高运动有过辉煌的过去。 5 0年代 ,郑凤荣打破过世界纪录 ,而且带起了一大批运动员 ;6 0年代 ,我国进入世界跳高前 10名的运动员有 4人 ;70年代 ,倪志钦采用俯卧式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80年代 ,朱建华采用背越式三破世界纪录。但是 ,进入 90年代后 ,我国跳高开始逐年走下坡路 ,我们的跳高不论是成功 ,还是失败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1 领导真抓、实干  过去 ,国家田径队的领导整天和教练、运动员泡在一起 ,管理严格 ,大家想的就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前国家体委的领导说 :“成绩要上去 ,领导要下来。”当时 ,李梦华同志兼…  相似文献   

9.
跳高曾经是中国田径的优势项目之一。曾先后有三人五次打破世界纪录。尤其是男子跳高,朱建华连续三次刷新了世界纪录,使我国进入了世界跳高强国行列。然而,随着朱建华等一批老运动员的退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走入了低谷。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起跳专项力量训练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中华武术》2005,(8):44-46
跳高曾是我国田径运动优势项目之一,有三人五次打破跳高世界纪录的辉煌历史,目前我国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严重“滑坡”的现象。如何提高背越式跳高起跳专项力量训练水平,是广大跳高教练员、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女子跳高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跳高项目曾在世界体坛上有过辉煌的时期,男女运动员都打破过跳高的世界纪录,但是,近年来这种优势却消失殆尽,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拉越大。就目前我国的跳高水平与世界纪录相比,男子差距为14厘米,女子差距为15厘米,都远远落后于世界纪录。本文试从跳高成绩中的3个高度来分析我国目前女子跳高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索提高我国女子跳高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外田径专家预计,男子跳高按目前发展的速度和有数以十计的高水平选手激烈竞争的状况,下届奥运会的成绩将达到2.45米,到2000年可达2.50米。一、回顾一下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发展的情况:1937年至1960年,23年间世界纪录从  相似文献   

13.
今月六月十一日,上海运动员朱建华在第五届全运会田径预选赛中,以2.37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民主德国选手韦西格所保持的2.36米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震动了国际田坛。这是继郑风荣、倪志钦之后,我国运动员在跳高项目上创造的第三个世界纪录。为了总结、学习和发扬朱建华的跳高经验,我们就他跳2.37米时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生于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九日,身高1.92,体重68公斤。他曾以2.37米、2.38米和2.39米的成绩,三次打破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一九七三年,朱建华10岁时进入上海南市区少体校,开始在胡鸿飞教练指导下进行系统的业余训练。一九八○年,17岁的朱建华在墨西哥的世界青年田径运动会上,以2.25米的优秀成绩获得了冠军,在世界田坛初  相似文献   

15.
平萍 《新体育》2009,(9):32-32
如果时光倒流26年,如果能亲临现场,你将亲眼目睹“跳高王”朱建华12个月内三破世界纪录的壮举。1983年一鸣惊人,在第5届全运会田径预选赛上,跳出了237米的成绩,成功打破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随后在全运会田径决赛中,又跃过2.38米,再破世界纪录。1984年6月,在德国埃伯斯塔特举行的国际比赛中,他以239米的优异成绩,第三次打破了自己保持的238米的世界纪录!洛杉矶奥运会上他又勇夺铜牌,为中国田径画上了浓重一笔。当时的法国媒体报道时,称他是“飞翔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锦州站)成绩较好的6名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动作进行现场拍摄,并对其助跑最后一步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男子跳高运动员在最后一步步长、摆动腿摆动、起跳腿的髓、膝、踝关节的蹬伸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差距。此外,起跳距离不当也是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成功之道     
苏联跳高选手波瓦尔尼芩和帕克林分别在8月11日和9月4日二次刷新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率先突破了两米四十大关,同时也打破了中国朱建华、西德默根堡、瑞典的贝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男子110m栏近10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2001年刘翔首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10m栏金牌,接着又获得2004年奥运会、2007年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并在2006年以12s88的成绩打破了12s91的世界纪录。另外,从我国整体水平看,男子110m栏的发展也令人欣喜。到目前为止.已有6名选手的成绩跑进13s50(都达到了奥运会13s52的A标),运动员分布在我国5个不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苏联男子跳高运动成绩大幅度上升,特別是今年8—9月间,波尔瓦尼岑和帕克林两人分别以2.40米和2.41米打破世界纪录,成为目前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发展的运行态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建华三破世界纪录为起点,针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的发展过程,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发展过程的运行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寻找并分析制约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发展的“症结”,提出我国男子跳高运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