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智力和智力活动到目前为止,虽然关于智力的实质问题,心理学界仍是众说纷纭,但关于智力的发展问题,心理学家的倾向性意见已经很明显,即人的智力不是纯属生物遗传的先验的东西,而是后天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是在掌握知识的进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智力活动的产物。人类个体从遗传获得生物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智力?一般的解释是:智力常叫智慧,指人认识客观事物、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深刻、正确和完全的程度L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迅速和质量上,它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它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但又不等同于知识实践,它是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影响以及个人努力几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据此可知,人的智力可分为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个方面,衡量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不仅要看他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更要看他掌握知识和…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良好的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教育专家司锡龄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还取决于他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态度与一个人的品德是密不可分的,贡献是三者的乘积,即贡献=知识×能力×工作态度。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一个人知识很多,能力很强,但他的工作态度是“0”,那么他的贡献也只能是“0”。在知识、能力与工作态度三项中,唯有“工作态度”是隐性的,他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如果一个人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干坏事,  相似文献   

4.
怎样上好一堂历史课?这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师正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基本上同意林丙义同志的意见。我觉得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确实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在强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出现了某些忽视基本史实教学的现象。知识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离开了这一前提去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原始人类的智力只能达到制造简单石器的水平,这和原始人类掌握的知识范围有关系;现在人类在各个科学领域里所以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这和现代人类掌握了广阔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二、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三、发展学生的智力(指一般智力),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以上三项教学任务是教学中不可偏废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贯彻于各种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中。这是因为:知识的掌握是智  相似文献   

6.
我读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很特别的同学,他个子很高,五官也很端正,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智力落后于同龄人。而我个子也特别高,所以被老师安排和他做了三年同桌。  相似文献   

7.
小学的语文课程是一项对早期开发少年儿童智力、培养能力具有深远意义的学科,它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人如果只限于从感觉实践中获取知识,那么他便局限于感觉实践,如同一只井底之蛙,你要说天比并大,就超越了他的思维范围,他就不能理解了。知识的获取不能只限于自己亲身见闻的范围,这个范围是非常有限的。知识产生于实践,但掌握知识并不一定要人人、事事都通过实践。通过亲身感受和见闻获得的知识具有真识性,但局限于亲身感觉和见闻就会束缚知识范围的扩展,也制约知识质量的提高。但是当一个人借助文…  相似文献   

8.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数学内容和知识的一种提炼和上升,当一个人掌握了数学知识,他可能只能"举一",而当他掌握了数学思想,那么他就不止能"反三"了,从此,知识也就幻化成一种能力,一生受用。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化作现实能力,成为当前教师需要着重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就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9.
人类早已知道,音乐能开启智慧之门。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指出: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达尔文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听音乐,很可能影响他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早已知道,音乐可以开启智慧之门。法国文学巨匠雨果指出,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而达尔文则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听音乐,很可能影响他的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引莲 《青海教育》2008,(11):37-38
人们常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比作给学生“金子”,而把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比作给学生以“点金术”,这是很有道理的。智力是掌握知识的武器,不开发学生的智力,掌握知识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2.
大凡当教师的,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个个得满分,但实际上很难办到。通常碰到的情况是:有的学生脑子特别灵,你教一遍他就掌握了;有的学生脑子就比较钝,你非得反复教,他才能领会;还有的学生即使你教他数遍,他还是瓦罐里塞腌菜,消化不了。遇到这类差生,老师就往往感到头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即使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经过后天的教育过程,有的就可能发展得快些,好些;有的就可能发展得慢些,差些。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那么,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是怎样形成的呢?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这种不平衡现象呢? 一个人从出生到发展成熟(即青年初期),大约要有十七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人的发展?这是一个长期有争论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是取决语言的。”而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教学  相似文献   

14.
第斯多惠关于发展学生智力的观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本文就着重从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第斯多惠提出发展学生智力观点的革新意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 第斯多惠在批判地吸取前人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的观点,明确指出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是教学必须达到的两个目的,即“实质的  相似文献   

15.
记忆是人脑的一种天赋功能,是人脑对感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识记,就是认识所感知的事物;保持,就是把获取的知识贮存在大脑中;再现,就是把贮存的知识表现出来。这些是衡量一个人记忆能力的主要标志。我们说一个人记忆力好,是指他对事物识记得快而准确,保持得完整、持久,再现得迅速、清晰。记忆力对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智力诸因素藉以发展的基础。没有记忆,就不可能贮藏知识和积累知识,就难以发展思维。我国宋代学者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记忆力很好,知识也不少,但头脑仅仅是一个知识仓库,只会贮存,不会创造,终无建树。它说明仅有好的记忆力,而没有独创精神,也不能成才。然而,从来也没有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成为什么人才的,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  相似文献   

16.
“智力开发”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目前教改的主攻方向。知识与智力既是密切联系,又是互相区别的,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互相取代。它表现在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决定这个人智力的高低,两者不是绝对成正比的。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一定的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而只有智力发展了才能更好、更科学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关键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这里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如何围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处理教材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志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兴趣和智力犹如亲生姐妹,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能力之我见     
最近,光明日报就发展学生能力问题展开讨论。无疑,这对教育事业的前进将会起推动作用。讨论中,不少同志的意见很宝贵,值得重视。可是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对能力这个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有的同志认为发展学生能力很重要,并且说能力指的是“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应当发展学生的智力,认为“只有智力发展好的学生,才算打好了获得更多知识的良好基础”;也有的同志认为学生掌握智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知识的传授与发展智力的矛盾,智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注意力等东西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而智力又表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离开了知识,智力活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但是,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不等于知识的多少,智力并不永远随知识的增多而成正比地发展。如果只考虑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满足于学生呆读死记,智力是得不到发展的。在知识的传授与发展智力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智力的发展。因为,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前提,缺乏相应的智力,要从根本上提高知识质量是不可能的,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相似文献   

20.
有关儿童智力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这里,智育是核心,德育是方向,而体育则是基础或主要条件。智育大体包括知识和智力两个方面。我们所要培养的人,如果只能呆读死记、机械地完成作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好比金子,而智力则可说是点石成金的指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