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针对超重肥胖老年人进行循环训练运动干预设计,探讨循环训练对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以34名老年女性为受试者,分为超重组和对照组,均坚持12周循环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膝踝屈伸等速肌力、静动态平衡能力、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情况。结果:运动干预12周后,两组下肢膝踝屈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屈伸肌肌力比值和双侧肌力比值、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得分及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均有显著提高;且超重组的右膝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环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且对提高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伸肌肌力有更明显的改善效果,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性别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53名老年受试者进行电脑化动态平衡仪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测试;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的测试、垂直X书写、改良Wolfson测试、前庭步测试的测试.对以上测试结果的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作t检验,多数结果表明老年人平衡能力无性别差异,其中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垂直X书写测试中发现平衡能力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平衡成绩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静立平衡COP晃动参数能有效反应老年人姿势控制能力,但老年人跌倒风险的敏感预测指标并不确定,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34名65岁以上老年女性的跌倒史和跌倒风险指数与其静立平衡COP晃动速度和距离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认为: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静立平衡测试中,COP在单脚站立的左右晃动(速度和位移)和Tandem步站立的前后晃动(速度和位移)能有效评价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预测跌倒风险;一定难度站立姿势的静立平衡测试更有利于评价普通健康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预测跌倒。  相似文献   

4.
对60名受试者进行静态(闭眼单脚站立、踏木实验)、动态(前庭步、起立行走、原地踏步)平衡能力及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试,结合美国Medical Fitness Solutions动态平衡仪测试结果对各平衡能力测试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受试者的平衡能力指标与形态指标进行pearson分析,对男女组间的平衡能力进行T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选取的6种平衡能力测试方法都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人体的平衡能力,且部分平衡能力测试方法间可相互替换;身高、体重、体脂率及BMI与平衡能力均呈显著负相关,身高越高、体重越重、体脂率越高、BMI值越大其平衡能力越差;女性受试者维持平衡的能力显著好于男性受试者(P<0.05),而在移动平衡能力方面男女受试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研究长期练习太极拳、交谊舞、慢走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秒表和芬兰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太极拳组(15名)、交谊舞组(15名)和慢走组(14名)老年女性进行平衡能力的测试。实验结果:在闭眼单足站立中,太极拳组与慢走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中,太极拳组与慢走组在双脚睁眼、双脚闭眼、单腿睁眼中出现显著性差异。交谊舞组与慢走组在半脚测试中出现显著性差异。在动态平衡能力测试中,时间T与人体重心COP移动的总距离D,太极拳组与慢走组有显著性差异。COP在X轴上的移动距离MLD,太极拳组与慢走组,交谊舞组与慢走组之间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和交谊舞在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方面效果都优于慢走;太极拳和交谊舞具有良好的防止老年人跌倒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太极剑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比和分析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变化,论证太极剑在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积极作用。为老年女性选择预防跌倒运动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筛查问卷募集20名中老年女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人。运动干预方案:训练以太极剑三十二式为干预手段,频度为每周两次,每次90分钟,实验周期为12周。结果:实验前后实验组的身体平衡能力指标均有所改善。静态平衡能力指标:闭眼单足站立,实验前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动态平衡能力实验前后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剑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对于预防中老年女性跌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45-250
研究采用SENSOR MEDICA足底压力测试技术测试60名受试者在低头站立与低头行走过程中玩手机2种不同姿态的足底压力以及相关指标,探讨低头站立和低头行走过程中玩手机对足底压力及下肢生理结构的影响。结果:低头站立时玩手机左脚足中段和右脚面积明显增大。左右脚足底的平均压强明显减小。低头行走时玩手机行走的平均速度、平均步长、每分钟步数都明显减小,左右脚落地的时间,右脚第三跖骨的平均面积,足跟内侧的负荷都明显增大,左脚第一、二、三趾骨和足弓内外侧的平均压力明显减少。结论:低头行走和站立时玩手机的姿态会影响足底压力的分布以及步态特征,感觉系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下降,神经中枢处理突发事件的速度减慢,身体质量中心在质量支撑面的晃动加剧,身体维持平衡所需的肌肉活动增多,肌肉代偿增加更易产生疲劳,在面对突发事故时更易产生跌倒且损伤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太极拳练习和快走练习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31名老年女性被随机分成太极拳组(TC)和快走组(BW)。两组受试者分别接受16周的太极拳练习和快走练习,每周5次,每次1h,随后停止练习跟踪8周。受试者每4周测试一次平衡能力,共测试7次。测试指标包括睁眼(SLO)和闭眼(SLC)状态下的单腿站立时间(TIME)、足底压力中心在左右方向的最大位移量(DX)、足底压力中心在前后方向的最大位移量(DY)。结果:太极拳组(TC)TIME-SLO/SLC从第4周显著性增加,而快走组(BW)从第8周显著性增加;太极拳组DX-SLO/SLC、DY-SLO/SLC从第8周显著性减少,而快走组从第12周显著减少。停练阶段,太极组的平衡能力指标未有显著性变化,但快走组指标中除了DY,其他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的趋势。结论:太极拳和快走练习均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太极拳提高的更快(太极vs.快走:8周vs.12周);8周的停练阶段,两种练习方式对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维持作用,但太极拳的维持效果更好。因此,相比于快走练习,老年人可以考虑将太极拳作为首选的练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你是想进行锻炼健身呢?还是喜欢运动养生呢?不管哪种情况,进行一项由英国专家制订的系列测试,有助搞清自己的潜能,并努力去发展它!1. 平衡能力自我测验单腿站立,能保持平衡多久?哪条腿平衡站立更舒服些,右腿,还是左腿?是闭着眼睛,还是睁开眼睛?通过这项测试能弄明白,你的大脑理解和使用身体保持平衡机制发出信号的能力。单腿站立,闭上眼睛——你就能明白,位于内耳的平衡机制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计算时间,这个姿势能保持多久,一直算到睁开眼睛、手晃动或为了不跌倒双脚站立为止。如果你刚闭上眼睛不一会就失去平衡,也就是说,你在这方面该加强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有跌倒史老年人跨越障碍的步态特征。方法:运用美国 APAS 录像解析方法分析有跌倒史老年人(跌倒组10名)和无跌倒史老年人(对照组10名)跨越障碍时步态特征。结果:与无跌倒史老年人比较,有跌倒史老年人跨越步速、跨越高度、脚跟距离和脚尖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跌倒史老年人左腿(跟随腿)支撑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右腿(先行腿)在障碍正上方踝关节角度、左腿在障碍正上方膝关节与踝关节角度有明显差别( P <0.05)。由此发现有跌倒史老年人跨越障碍时具有跨越步速慢、脚尖距离长、脚跟距离短、左右腿跨越净高低的步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