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取内江市防护绿地中林地、草地、灌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容重、机械组成、>0.25mm干筛团聚体含量、抗蚀指数、水稳性指数等指标研究城市不同防护绿地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样地土壤抗蚀性都较低,其抗蚀性都随着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机械组成中三种样地都以砂粒占主导,土壤含沙量较高;土壤干筛团聚体主要集中在2~5mm和1~2mm这两个粒径范围内,在5~7mm、1~2mm、0.5~1mm、0.25~0.5mm粒径范围内其差异不显著,在1~2mm和>0.25mm林地和草地与灌丛的差异显著;三种样地的土壤水稳性指数变化与其抗蚀指数趋于一致,水稳性指数越高,抗蚀指数也越高.表层土壤的抗蚀性大小排列为:灌丛>林地>草地;亚表层土壤的抗蚀性大小排列为灌丛>草地>林地.  相似文献   

2.
以内江师范学院校园绿地(林地、草地、灌丛)土壤作为研究材料,周边农耕地作为对照,通过对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0.25mm干筛团聚体含量、土壤崩解速率、土壤抗蚀指数(S)、土壤水稳性指数(K)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校园绿地土壤的抗蚀性能.结果表明,校园不同绿地土壤的机械组成差异显著,物理性粘粒含量灌丛〉林地〉耕地〉草地,砂粒含量草地〉灌丛〉耕地〉林地;不同绿地土壤干筛团聚体组成差异极显著;土壤崩解速率总体上表现为灌丛〈林地〈草地〈耕地,且灌丛、林地、草地的静水崩解率在垂直方向上增大,而耕地相反;水稳性指数总体表现为灌丛〉林地〉草地〉耕地,垂直方向上,耕地K值减小,其它绿地K值均增加.因此认为,校园不同绿地土壤的抗蚀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灌丛〉林地〉草地〉耕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校园土壤的保护建议,为校园绿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对改善土壤质量和提升养分含量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不同改造模式下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特征,以绵阳市盐亭县林山乡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干筛法和湿筛法比较分析疏伐改造(ET)、林窗改造(FG)、林带改造(SF)和柏木纯林(PC)4种模式0~40 cm土层深度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和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1)在干筛处理下,4种模式的柏木人工林土壤机械性团聚体以>2 mm为主,含量为48.07%~74.74%,而0~20 cm土层表现为疏伐改造显著高于林带改造,20~40 cm土层表现为柏木纯林显著高于林窗改造和林带改造.(2)在湿筛处理下,0~20 cm土层>2 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表现为林带改造显著高于柏木纯林与林窗改造,0.053~0.25 mm粒径团聚体表现为林窗改造显著高于疏伐改造与林带改造.(3)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0.56~1.77,土壤水稳性团聚体MWD和GMD在0~20 cm土层表现为疏伐改造显著高于林窗改造.这表明,改造模式能够显著影响柏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特征,本研究为...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紫色土小流域土壤的可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类型对紫色土壤可蚀性的影响,调查和测试了紫色土丘陵区3个典型小流域内林地、园地和旱耕地的表层土壤(0-20 cm)的理化性质,并利用EPIC公式计算了土壤可蚀性K值,结果表明:样地表层土壤(0-20 cm)可蚀性K值大小顺序依次是:SP4〉SP7〉SP5〉SP2〉SP6〉SP3〉SP1;除全磷与K值相关性较小外,K值与其他影响因子达到了显著(极显著)相关;K值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有机碳〉砂粒〉粉粒=黏粒〉全氮〉全磷。因此,提高有机碳含量,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增加团聚度,是增加紫色土抗蚀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江西赣州选取20年脐橙园和10年脐橙园开展土壤抗侵蚀性能比较研究,测定其土壤抗冲性、抗蚀性、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特性、颗粒组成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20年脐橙园的土壤抗冲指数、水稳性指数、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有机质含量均大于10年脐橙园.说明种植时间较长的脐橙园土壤其水稳性团聚体更稳定,有机质含量更高,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及有效氮、磷、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豫北地区壤质潮土与石灰性褐土的微团聚体及有机质、有效氮,磷、钾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耕层增加的0.25~0.01mm的微团聚体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同一土壤0~60cm土层0.25~0.01mm的微团聚体的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内江市大干园、塔山公园、大洲广场、人民公园0-20cm土层中的Cu、有机质和pH值进行研究,以农耕地为对照,结果表明:(1)土壤中Cu含量塔山公园显著低于人民公园,各公园绿地与农耕地差异不显著,各公园绿地土壤Cu为国家一级标准;(2)不同坡位Cu含量总体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3)各绿地土壤pH值为7.4~8.33,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4)公园绿地土壤中Cu含量与有机质、pH值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几种代表性土壤进行了硅的吸附———解吸试验,并用三种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实测值与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都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9198~0.9994,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以简单Langmuir等温式与本实验资料最为吻合。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的最大吸硅量xm和最大缓冲容量MBC与土壤物理性粘粒和活性氧化铁、铝含量有关,能较好反映土壤供硅特性。几种供试土壤MBC大小排序为:湖泥田>马肝泥田>砖红壤>青泥田>粉砂泥田>壤质潮土。土壤吸附硅的解吸受土壤粘粒和氧化铁、铝含量影响,也与土壤吸附位硅饱和度有关,供试土壤吸附硅解吸率在26.6%~52.7%之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多溴联苯醚(PBDEs)污染对土壤线虫的影响,采集了某塑料垃圾堆放点附近土壤,测试了PBDEs各组分的含量并分离鉴别了土壤中的线虫.运用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了土壤PBDEs与线虫各生物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样地均不同程度受到PBDEs污染(含量在666.3~6894.8 ng/g),污染组分主要为十溴联苯醚(DeBDE);样本中线虫隶属于21属,植物寄生线虫为优势种群;相关性分析表明,样地中线虫的数量与PBDEs、DeBDE含量显著负相关(p<0.01),多样性指数和线虫通道指数受到PBDEs抑制;冗余分析法显示,DeBDE和五溴联苯醚(PeBDE)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与结构指数和成熟度指数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不同母质上发育的水稻土的采样分析,研究了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供试水稻土全镁含量在1.86 g/kg~5.40 g/kg之间,平均为3.11g/kg,低于我国南方农田土壤平均水平;交换性镁含量在36 mg/kg~550 mg/kg之间,平均为284 mg/kg,镁供应能力较强;酸溶性镁含量在0.68 g/kg~3.69 g/kg之间,平均为2.04 g/kg。(2)水稻土全镁、酸溶性镁含量以淮河冲积母质和长江冲积母质较高,以冰碛物和山河冲积物较低;交换性镁含量以花岗岩和淮河冲积母质较高,以山河冲积物较低。(3)水稻土pH值、粘粒、速效钾是影响土壤镁含量的主要因素,与全镁、酸溶性镁和交换性镁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4)供试水稻土中交换性镁、酸溶性镁及全镁与水稻植株镁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腐殖酸(HA)对富勒烯(C60)粉末的悬浮作用以及pH、离子强度对HA-C60悬浮性能的影响。创新要点:研究水质条件对C60悬浮性能的影响。研究方法:测定C60粉末在HA溶液中的zeta电位,水力学粒径和悬浮浓度;HA存在下,C60悬浮体系的zeta电位与水力学粒径随pH的变化及C60悬浮体系团聚动力学随离子强度的变化。重要结论:HA对C60粉末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但不能使其长时间稳定悬浮于水中。当pH〈4时,C60水悬液开始沉淀;而当HA存在时,C60水悬液在pH 3-11范围内都保持稳定,这是由于HA吸附于C60表面,通过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作用,促进C60分散悬浮。C60水悬液的稳定性随盐离子价位和浓度升高而降低。HA会抑制Na+对C60水悬液的脱稳作用;但高价离子Ca2+和La3+存在时,HA与C60之间会发生桥联从而促进C60水悬液脱稳沉淀。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省志丹县顺宁镇任坪村保娃沟门流域的前拐沟黄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进行分类、击实、渗透等各项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黄土的Cu〉5,Cc∈(1,3),小于0.005mm的土粒含量18.95%,土料的液限ωL平均为27.98%,塑限WP平均为17.10%,塑性指数Ip平均为10.89;土样最大干密度为1.70g/cm^3,最优含水率为14.99%;渗透系数为4.32×10^-5cm/s。该区土壤粒径分布不均匀且级配良好,渗透性较好,适合筑坝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TiO:多孔薄膜,主要研究了pH值、模板剂以及乙醇添加量对溶胶和多孔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胶一凝胶制备过程中,pH一3时和以聚乙二醇~1000为模板剂可得到稳定的溶胶,且n(PEO-1000)/n(Ti)为0.050时所得到的溶胶颗粒最小,团聚最轻,由其可制备出结构均一性好、无开裂的多孔膜;n(CH3CH2OH)/n(Ti)为24:1时,溶胶可在玻璃基体上形成完整的膜,烧结过程中随着聚乙二醇分解的CO2和H2O的逸出形成了许多微孔,得到完整的有序多孔TiO2薄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有砟轨道在长期服役下频繁出现道砟颗粒掉角、破碎等劣化现象,降低了有砟轨道的稳定性。而道砟的破碎与其形状、大小、应力状态等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合理确定道砟的破碎参数是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旨在探索基于Hertz-Mindlin本构模型的道砟破碎参数,研究道砟的破碎性能,以期为实际服役的铁路有砟轨道提供参考。创新点:1.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道砟破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临界压碎强度和临界剪碎强度;2.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离散元道砟的最优破碎参数组合;3.通过直剪试验分析了道砟的抗剪性能和破碎状况,为实际服役的有砟轨道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单轴压缩破碎和单轴剪切破碎实测试验,确定简单应力状态下道砟破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临界压碎强度和临界剪碎强度(图1和2,表3);2.建立可破碎道砟的精细化离散元模型,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仿真试验的工况设计,并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响应曲面分析以获取最优破碎参数(图9,表7);3.通过对比实测与仿真的直剪试验结果,验证离散元道砟破碎参数的正确性,并探明道砟堆积体的抗剪性能(图12和13)。结论:1.对于粒径范围为22.4~63.0mm的道砟,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