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目的了解襄阳市高职院校40岁以上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分析危害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2014年40岁以上教职工体检报告,统计患病率高的疾病种类,分析其年龄段分布情况。结果体检结果异常的检出率为74.9%,约20余种疾病,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有高脂血症、超体重、脂肪肝、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各年龄段疾病的分布存在差异。结论重视中老年教职工的健康,定期体检,早期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孝感市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分布特征,为预防和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785名5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常患疾病资料。结果:孝感市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的依次是高血压病(28.01%),颈腰椎疾病(19.33%)、风湿病(12.32%)、心脏病(9.24%)。各疾病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疾病在年龄、城乡、运动习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孝感市老年人群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而且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人均慢性病频率为98.04%(男性101.0%,女性93.88%),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合肥师范学院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为校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合肥师范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参加体检的教职工中,检出率居前十位的疾病或异常依次为:体重超重(30.15%)、脂肪肝(29.21%)、高血压(20.49%),高血糖(19.20%),高血脂(16.84%),肝囊肿(11.31%),高尿酸血症(11.20%),慢性咽炎(8.60%),胆囊息肉(7.30%),肾囊肿(6.71%).男性的体重超重、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胆囊息肉,肾囊肿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岁以上教职工除慢性咽炎和胆囊息肉外,其余疾病或检出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45岁及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年龄和性别存在差异,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教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坚持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部分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安徽省部分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为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所收集到的关于安徽省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健康状况的检测中。大部分离退休教职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平均检出率为80.5%,并且,随着年龄上升检出率逐渐增加。主要疾病中。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教学人员患病率高于行政人员。建议加强宣传,定期体检,倡导体育运动,提高离退休教职工身体素质.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该高校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进行健康干预和预防疾病发生。方法对2012年该高校2183名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75.03%。②检出前8位疾病为慢性咽炎、高血脂、高血压、心电图改变、脂肪肝、胆道疾病、颈椎病、泌尿系统感染。③高校教师常见病以心电图异常、代谢性疾病居多,其中心电图异常、高脂血症、脂肪肝发病年龄以35-45岁青壮年教职工多见。结论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定期健康体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张家口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该地区1654例年度体检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对血压、血脂、血糖、腰围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654例受检人员中血脂异常630例(38.1%),血压偏高634例(38.3%),肥胖520例(31.4%),血糖异常164例(9.9%),符合MS诊断342例(20.7%)。结论:该地区人群MS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应针对MS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德州市城乡统筹社区高血压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德州市某城乡统筹社区体检及问卷调查资料.结果:2009年德州市城乡统筹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8.63%,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7.3%、22.4%、9.7%.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有:生活紧张、饮食偏咸、家族史、饮酒史、体重指数过重、缺乏锻炼和吸烟史.结论:城乡统筹社区高血压患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8%),知晓率及控制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治疗率仍低.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防治工作应该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综合防治,落实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金陵科技学院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我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对我院全体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我院1016位职工健康体检中查出异常者633例,前三位疾病是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金科院教职工疾病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教职工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相似文献   

9.
比较石家庄学院教职工体检指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心电图),从而了解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教职工体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结论,提出应加强高校教职工健康教育,防治内科系统常见病及慢性病以提高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HIV性途径感染女性高危人群STD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更好地实施预防治疗及干预活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真菌培养、淋球菌(NG)培养、支原体培养及提取HPV的DNA进行检测。对120例HIV高危人群及73例女性健康体检者泌尿生殖道STD的4种病原体进行检查。结果:HIV高危人群真菌阳性率35.1%,支原体的阳性率74.6%,HPV阳性率为35%。健康体检者真菌阳性率为22.5%,支原体的阳性率52.1%,HPV阳性率为13.3%。两组人群均未分离到淋球菌。结论:除淋球菌外HIV高危人群STD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群,经Х^2检验,支原体及H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州学院高级职称教师及处级以上干部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州学院高级职称教师及处级以上干部189人体检结果显示:脂肪肝患病率14.81%,高脂血症患病率29.63%,糖尿病患病率11.63%,高血压患病率26.98%。针对患病率较高的这四种疾病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上述四种慢性疾病作好防治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血脂异常现状。方法:选择某高校年龄40岁以上(含40岁)教职工在今年体检中已行血脂检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总血脂异常率53.2%,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9%,高总胆固醇(CHOL)30.2%,高甘油三脂(TRIG)26.7%;男性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6%)明显高于女性(29.8%);女性50岁后血脂异常各项指标明显升高。结论:中老年教职工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应引起教职工重视;男性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女性,要警惕冠心病的隐患;女性50岁后血脂明显升高,更年期妇女要防范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校教职工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合理依据。对2006年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1229名健康体检者中,检出异常者723例,占58.8%,前四位疾病顺序是: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以生活方式性疾病为主。在超重人群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人群,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应对高校教职工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教职工自觉地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相似文献   

14.
对2003年9月湖州师范学院教职工体检的471位中老年教职工的脂肪肝与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经统计学检验,发现脂肪肝组患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与非脂肪肝组的患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分析认为: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脂肪肝与其并存的相关疾病虽然发病机制不同,但均属于生活习惯病,常合并存在,互相影响,且互为因果,彼此相关,严重地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应当加强宣传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19日是第七个世界慢阻肺日,其主题是“轻松呼吸,不再无助”。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会长韩小红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炎日”会上透露,汇总慈铭体检集团6年200万数据,随机抽查32510名体检者数据,分析发现白领阶层男性因吸烟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炎(简称慢阻肺)的占到91.2%,检出率显示男性是女性3倍,因体检及时检查出的占到35%,15%有了症状后才到医院得以确诊。  相似文献   

16.
对我校2009年392名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共检出患各种疾病或异常人员366名,总检出率为93.4%,分析了我校教职工的主要疾病,分别统计了各类患病人员的性别、职业、年龄分布,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动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血压高危人群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随机抽取140名血压处于高血压病前期(16.0—18.5/10.7-11.9KPa),存在2种以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将其随机分成A、B二组进行干预:A组侧重心理干预,B组侧重生活方式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血压、体重、疾病认知及疾病危险因素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1年干预,两组血压、体重下降明显;疾病认知率提高明显;疾病危险因素显著改善。但两组干预效果仍存在较大差异,A、B二组收缩压之差为0.8KPa,舒张压之差为0.3KPa,体重之差为2.3kg,疾病认知提高率之差为15.7%、饮酒下降率之差为12.9%、吸烟下降率之差为22.9%、高盐高脂饮食下降率之差为17.2%、较少活动减少率之差为11.5%,两组干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变被动为主动,既提高了遵医性.又提高了干预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长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996-01-01至2005-12-31在我院确诊为终末期慢性肾脏疾病(ESRD)行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因分布、治疗转归、长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结果386例中开始血透年龄22—84岁,中位年龄45岁,透析时间3个月-10年。病因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9.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4%,先天遗传性疾病3.1%,其它原因8.9%。目前仍在院血透治疗者82例,行肾移植48例,转院144例,死亡112例。MHD患者1年生存率为90.5%,5年生存率为70.6%,10年生存率为20.2%。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ESRD最常见的病因,透析不充分、并发症多,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某高校教工健康体检及健康教育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做好高校教工的保健工作,坚持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体检的必要性。方法:2002年与2004年先后两次对某高校35岁以上(含35岁)教工进行健康体检,期间对所选教工进行为期两年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两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2年203例体检者中查出异常者162例,2004年253例中查出异常者113例,两次体检均显示前三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但前后两次患病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结论:两次体检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高,而通过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该人群的健康水平有所好转,故应利用健康体检的机会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做好高校教工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女教职工的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方法于2008年3~5月,对某学院350名女教职工进行妇科检查.结果 350人中患妇科疾病者133人,患病率为38%.其中乳腺结构不良性疾病患病率最高,为20.57%.其次是宫颈糜烂,患病率为10%.结论生殖系统疾病是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对女教职工的保健工作,进行常规妇科病普查普治,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