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用户接受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后印本使用意愿"的因素有四个,按其重要性分别是职业发展期望、操作努力期望、使用焦虑和政策导向;而影响"预印本使用意愿"的因素则有五个,按其重要性分别是使用焦虑、长期保存期望、职业发展期望、政策导向和技术优势期望.这些影响因素对科研人员的"后印本使用意愿"和"预印本使用意愿"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包括性别在内的人口统计变量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利用OA期刊促进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OA期刊的概述和特点分析,指出OA期刊对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影响和利用OA期刊进行期刊资源建设的原则,并提出利用OA期刊加强期刊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即熟悉国内外现有OA期刊、OA期刊的组织和利用以及调整图书馆期刊订购工作等。  相似文献   

3.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的学科差异与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平均影响因子、平均即年指数、平均IF百分位数和平均ImInd百分位数等指标,对2001年-2005年的9个学科领域596种OA期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OA期刊的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存在学科差异。其次,OA期刊的质量稳步增长,并逐渐被科研人员所接受,已成为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开放存取在中国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OA期刊及OA仓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我国科技期刊的运作模式及出版特点、国内政策及大环境的影响及科技期刊对作者知识产权的主导控制等几个方面剖析开放存取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提出创建延时OA期刊、大力发展自存档、进行行政和政策干预、加大宣传力度等几个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版权问题一直是制约开放获取(OA)的瓶颈之一,为了更有效地了解和推动OA期刊版权研究,对国外期刊著作权让渡的6种模式按照从作者权利最大化到出版者权利最大化依次变化的顺序进行详细分析。选取Reed Elsevier、Thomson Reuters、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John Wiley&Sons、ACS世界5大科技医药期刊出版商,从其官网和SHERPA/RoMEO数据库观察它们的OA出版政策,并从期刊的声望和质量、版面费、作品使用、职业发展四方面对影响作者选择出版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从"长尾"格局和利益相关者的较量两方面对国外期刊版权模式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目前,OA期刊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创办起来.面对数量不断剧增加的OA期刊,支持OA的作者如何了解本领域中哪些期刊采用了open access模式?用户能免费使用哪些期刊的内容?其它的出版商可以免费获取哪些期刊的元数据?DOAJ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本文将对DOAJ进行一个较详细地介绍,以期对作者和用户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目前,OA期刊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创办起来.面对数量不断剧增加的OA期刊,支持OA的作者如何了解本领域中哪些期刊采用了open access模式?用户能免费使用哪些期刊的内容?其它的出版商可以免费获取哪些期刊的元数据?DOAJ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本文将对DOAJ进行一个较详细地介绍,以期对作者和用户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开放存取模式下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本文随机抽取2004年生物学领域影响因子相近的完全OA期刊与非OA期刊各5种,排除评论性和综述性的文章,从论文的影响力、论文间质量的差异性、作者合作度3个方面,采用平均被引频次、被引频次的极差、平均作者数、论文合著率4个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开放存取模式下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OA论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非OA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作者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的1982种期刊为数据采集对象,统计了其中所搜集的1660种有效样本期刊的开放获取现状:截至2012年10月底,共有651种期刊实行开放获取(OA);在实现开放获取(OA)的期刊中,自然科学类期刊的OA比例最高,为72.3%;开放获取的途径主要是期刊网站和学科仓储,同时百度文库和豆丁网也收录了近半数样本论文;自然科学类期刊的OA开放时滞明显短于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不同学科论文的OA引用优势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开放存取对期刊影响力绩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归纳了国内外主要的OA绩效研究方法,并将它们分为三类:对某个期刊群中OA期刊和非OA期刊影响因子的比较、对某个领域大样本OA论文与非OA论文被引频次的统计比较,以及对某个混合OA期刊中OA论文和非OA论文影响因子平均值的比较,并介绍了其中五个代表性研究的方法和结论。这些研究成果表明,OA对提高期刊影响力有着积极的立竿见影的作用。针对未来需要,文章提出了OA论文比例演变、文献引文中OA文献比例演变、搜索引擎对OA绩效影响的研究方案。该文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年第11期本期话题“Open Access”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3位中国科研人员的先导访谈,发现促进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有:认为利用OA知识库能够扩大论文的影响力;出版速度更快;"先发表再评审"机制可以避免传统同行评审的某些弊端;出于对知识共享的信念。而阻碍科研人员不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则包括:对OA知识库认知不够;担心论文质量得不到保证;担心会破坏与传统期刊的关系;担心论文被他人剽窃;认为OA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同行和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对Elsevier旗下的SDOL数据库中的219种材料科学类期刊进行有关OA方面的研究,调查发现,在OSD和DOAJ这两大OA平台上,这219种期刊的可OA情况不容乐观。在SDOL数据库中,可OA的材料科学类期刊种数为数不少,但其中可OA期刊全文的并不多。将这219种期刊区分为完全OA期刊、部分OA期刊和完全非OA期刊,并对其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Elsevier中材料科学类期刊的OA情况不是十分乐观,需业界的进一步推动。  相似文献   

13.
以DOAJ收录的图情类OA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增长率、国家和语言分布、出版机构分布、作者合著度、网络影响力、期刊引用率等多个角度,分析图情专业OA期刊发展现状,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统计、论文主题分析等途径,总结国外图情专业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对我国图情专业科研人员了解国外优秀OA期刊信息,促进我国OA期刊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OA期刊已成为科学信息的重要载体,OA期刊网站是OA期刊的网络载体。OA期刊的网络影响力不仅是0A期刊网站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OA期刊学术质量的折射。因此文章从网络计量学角度,采用网络文献量、网页数、站内链接数、WeMl文量、网络影响因子、外总影响因子、链接数、外部链接数、IP访问量、PV页面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11个指标,对483种生物医学OA期刊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该文为2009年第六期“医学oA期刊”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机抽取2004年生物学领域影响因子相近的完全OA期刊与非OA期刊各5种,排除评论性和综述性的文章,从论文的影响力、论丈间质量的差异性,作者合作度三个方面,采用平均被引频次.被引频次的极差、平均作者数,论文合著率4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开放存取模式下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研究结果显示,OAJ论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非OAJ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追溯我国英文医学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期刊的发展历程,量化分析OA转型对期刊的影响,为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在开放科学环境中的发展路径探索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基于InCites数据库、DOAJ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期刊网站,梳理1980—2022年间我国被SCIE数据库收录的英文医学期刊的OA转型趋势,对比OA期刊与非OA期刊之间的差异;并通过OA期刊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研究OA转型对期刊学术影响力、学术合作以及社会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共有44种英文医学OA科技期刊和23种非OA期刊被SCIE数据库收录。自2010年起,我国英文医学期刊出现OA转型热潮,越晚创办的期刊OA转型时滞越小(P<0.001)。相较于非OA期刊,OA期刊的期刊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和国际合作比例更高(P<0.05)。控制其他因素后分析得出,OA转型能够显著提高期刊JCR分区排名、国际学术合作水平及社会效益(P<0.05)。研究提示,我国英文医学科技期刊逐渐形成OA出版共识。OA转型能够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促进国际学术合作,增强期刊社会效益,建议我国进一步推动OA期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现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程维红  任胜利 《编辑学报》2007,19(3):196-198
基于《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所收录的1608种我国科技期刊,搜索并统计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OAP)现状.结果表明:我国OA期刊已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143种),但部分期刊OA出版的持续性较差,且大都为单刊OA,难以形成信息集成的优势;医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和化学领域中OA期刊的数量相对较多,并且,在同领域中OA期刊的引证影响明显高于非OA期刊.认为我国的相关部门不仅要致力于组建稳定可靠的、有较大信息量的OA期刊网站,而且要关注学术论文的开放存档(open archive).  相似文献   

18.
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模式及其"获取"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对开放存取环境下国际OA(开放存取)期刊的运营机制、多样化的期刊OA模式、OA期刊的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力、OA期刊的版权模式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ID/OA模式下的非OA期刊文章的"存档"与"获取"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就我国如何借鉴国际开放存取的实践、提高中国期刊影响力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力、如何利用OA资源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开放存取期刊的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著名期刊影响力分析工具(JCR)、OA期刊目录、OA期刊出版者和著名的图书情报学OA期刊D-Lib Magazine的质量这四个角度分析开放存取期刊的影响力。具体来说,首先以JCR数据为依据绘制2004-2006年来ISI收录的生物学OA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指标随时间变化图。其次,利用著名OA期刊目录Open Science Directory统计最新版ISI收录的生物学期刊中OA期刊的种数。再次,根据著名生物医学OA期刊出版机构BioMed Central的统计数据分析其出版的OA期刊影响力。最后,以图书情报学领域著名的OA期刊D-Lib Magazine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开放获取"在国内的应用策略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开放获取(简称OA)的途径有:OA仓储和OA期刊。OA期刊区别于OA仓储的显著特点在于实行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国内在OA的运行模式中涉及到运行资金、政策支持、影响力等问题。针对国内现状,作者认为可以由政府部门主导建立由大学、研究机构等创建和维护机构OA仓储,供所有用户免费使用;由政府主管部分投入资金创办一定数量的高质量OA期刊,用政府公共资金来保证OA期刊的创办、运行与维护。鉴于OA期刊的认可度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共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大学等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科研论文的开放存放和自由获取,提高OA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