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严文华 《大学生》2014,(9):72-72
正一位朋友回国,我为她接风洗尘。她笑容依旧,但我觉得她有心事,却一时捕捉不住。话题像午后阳光中的懒猫,时而停顿在她目前的国内生活,时而飘忽到国外。她慢曼悠悠地说:"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缺乏魄力和果敢力,无法与过去说再见。"她在国外生活了3年,回国前收拾行李,整理出半屋子想要带回国的东西。其实,她已把家具送人,车留给朋友,杂七杂八的东西也扔了不少,但精挑细选带回国的东西依然不少——足足整理了六七个晚上、  相似文献   

2.
打包令很多第一次出国的人头疼不已,想带的东西很多,可是行李重量有限,也不知道在国外生活到底缺什么,需要什么……因此,大家往往可了劲地多带,其实有不少是没有必要带的。由于各类行李具体重量的限制与机场、航空公司和航班有关,无法具体回答(机票上会有明确说明),本文仅以最低的随机托运行李20公斤、随身行李8-10公斤为例。最关键的一条——箱包:我最初要了个中号的班尼路硬式行李拉箱(有拉手和轮子,现在使用最多的箱包),没装什么就超重了,原来空箱子就有6公斤!后来买了一个硬底帆布包——60元人民币,和普通的软式帆布大行李包一样(40×40…  相似文献   

3.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她说想考雅思出国。我问为什么要出去,她说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总体还好,但有时需要应酬。她喜欢做事,对人际关系没兴趣,也觉得自己不擅长。我说你这是在逃避,出国是追求某种东西的手段,而不应该是逃避某种东西的路径。出国就没有应酬了吗?就没有人际关系了吗?国外也是地球,不是真空。  相似文献   

4.
临行篇 多亏徐老师提供的VIP通道,第一次享受这样的机场特别通道的待遇,但不是很习惯.其实初衷很简单,就是能让我多带十公斤的行李.一听说可以多带行李,妈妈又想往我包包里塞东西.临走前常常担心国外会吃得不合胃口,所以满上海地找饭店吃,从云南路的本帮舒蔡记到日本料理到火锅到台湾菜,把自己的肚子填饱.  相似文献   

5.
《出国与就业》2008,(6):32-33
(一)出国注意事项1.检查出国所需材料是否齐全2.行李问题国航飞机限重20公斤(其中托运行李15公斤,手提行李5公斤)。俄航飞机限重30公斤(其中托运行李25公斤,手提行李5公斤),超重罚款。因为允许携带的东西非常有限,所以有选择的携带东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正>每次旅行,在收拾完行李后,必定会站在书架面前端详一阵,想着带本什么样的书好,以此打发在飞机上或酒店里的无聊时光。我有一次去三亚,除了吃饭,其余时间要么待在酒店房间里看书,要么躺在沙滩上看书,要么泡在游泳池的浅水区看书。平时总是抱怨没有时间阅读,那一次,我竟看完了高行健那本厚厚的《一个人的圣经》。但有的时候,那些在家里看不进去的书,也别指望在旅行的时候可以看进去。我几年前去泰国度假,带上了有"天书"之称的《尤利西斯》,小说描述了主人  相似文献   

7.
一、出国注意事项1.检查出国所需材料是否齐全2.行李问题国航飞机限重20公斤(其中托运行李15公斤,手提行李5公斤)。俄航飞机限重30公斤(其中托运行李25公斤,手提行李5公斤),超重罚款。因为允许携带的东西非常有限,所以有选择的携带东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卖书     
一天,老大回来宣布:她求学时代的导师在国外讲学回国了,下周要上门“造访”。这下老伴来劲了,不停地唠叨:“老头子,这下可好,我看你还清不清理你的那些宝贝,打不打扫那些灰尘!”她的嘀咕不是没有道理。穷教师,家里没有什么上档次的东西,但是书报杂志却不少。“书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爱     
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总觉得时间飞逝,转眼间便到了归队的时候。我要离开温暖的家,辗转几地回到新疆去值勤了。临行前的一个晚上,母亲在一旁为我整理行囊,不一会,便装了鼓鼓囊囊的一大包东西。我心里不禁一阵发愁——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得动啊?我一边翻检着背包,一边不以为然地笑着,因为里边除了必要的东西之外,可有可无、可带可不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对母亲说:“‘千里行军不带针’,出远门,不需要拿那么多东西的,否则路上不累个半死才怪呢!”于是,我把母亲装进去的东西又一件件地拿了出来。我怕伤妈妈的心,每拿出一件物品,都要简单地向她解…  相似文献   

10.
我学写作     
(一)做适当的摘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平时也看了不少书,可一到写作时就头疼。细细想来,原因有三:其一、书读得不精,太泛、太杂。象武侠小说一类的消遣书,我认为得益不多,还是少看为妙。其二、一味追求书中的情节,不考虑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意义等。其三、不善于学习书中的写作长处,如巧妙的构思、合理的布局、优美的词句等。所以,我觉得读书要有所得,光靠看是  相似文献   

11.
那天,香港同事阿立送我到机场,托运行李的时候阿立问我为什么箱子没有锁,我说我一直不怎么托运,所以没准备。阿立说托运这么远,箱子里又有不少重要的东西,最好还是锁一下。我觉得有道理,就想去找找哪里有锁卖。阿立说等等,然后就东找西找,居然从背包里找出一套锁来!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上)》2011,(11):159-159
董桥是当代华文世界里第一流的文章大家。他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有最喜欢的书。”他说:因为老了,我就觉得没有一本书是最好的。在我们老人家心里面看,好书无非就是里面有一些段落好,它不可能全本都好。比如说季羡林的书我肯定会看,它好就好在他写出了那一代人经历过的气氛,气氛是好的;然后是那些资料,对我们下一代入写东西有用。杨绛的东西也是一样,文字当然好。  相似文献   

13.
行李     
行李很沉,几乎每次都很沉。每当离家的日子还有十来天,母亲就开始一点点儿给我准备爱吃的东西。今天想起带样儿这个,明天又想起带样儿那个。最后,行李沉沉的·我看着沉沉的行李直发愁,母亲看着还没装上的也发愁、一边咦叨着箱子壳大硬,装不下多少东西,一边还在小角落里塞上一袋牛肉干或一袋核桃。我说,到了学校打开箱子,同学们准会笑话我几千里路上尽带些吃的,好像人家偌大一个城市买不着似的。我不拿。母亲说,到了学校,你就不会嫌多了,再说吃着这些东西,就不想家了,才能好好学习。看来,明争行不通,就来暗的。母亲上班不在…  相似文献   

14.
陈志浩今年15岁,是一个少年老成的小男孩,不笑的时候有点酷,微笑的时候便流露出一丝稚气。两年前他来到新加坡,先读预备班,之后通过考试进入新加坡华侨中学,今年读中三(相当于国内的初三)。陈志浩从小学习成绩就不错,但没想过要出国读书。有一天,爸爸问他愿不愿意去新加坡读书?还拿了有关李光耀的书给他看,小志浩看了以后被这个美丽的国度吸引,再加上他希望自己未来可以跟别人不一样,于是就决定去了。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小志浩原先在国内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他感觉生活很吃力:我对很多东西都没办法适应,包括这里的语言习惯和食物。我很不习惯新…  相似文献   

15.
参观孤儿院     
听爸爸说,孤儿院的小朋友都是被爸爸妈妈抛弃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在哪里。他们成了孤儿。今天,爸爸带我到孤儿院去看这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顺便带了些吃的东西去给他们。到了孤儿院,阿姨带我到每个房间去看了一下。我看见他们的生活很苦,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给的。那里夏天没有空调,只有电风扇。我看见几个很小的宝宝很可爱,却还是被爸爸妈妈抛弃了,我觉得他们真可怜呀!我想以后多来看看他们。回到家,我觉得自己的家真好,我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护,我比那些孤儿幸福、快乐啊!所以,我要不怕苦,更要好好学…  相似文献   

16.
文字在我心里面的位置,不是很重要的。本来,我也不是很喜欢文字,只是有时候,我觉得,需要写一些东西,倾诉一些东西罢了。已经差不多两年没有看过什么书了。平常只是上网看看新闻……我觉得现在能让我看下去的作品,要么是类似《故事会》的小说,要么就是文字非常流畅优美的。——韩寒语录(引自小饭主编的《成名?》)  相似文献   

17.
程丹梅 《家教指南》2004,(11):30-31
没滋没味的健康食品对孩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LEO去幼儿园要带些在下午茶时间里吃的东西。我没有经验,不知道该带些什么,看了幼儿园咨询材料,问了老师,还是没有太多的概念。只记住了一个词:健康食品。于是,LEO的小背包里,我放进了苹果和饼干。接他的时候,老师尤丽亚很客气地对我说,在幼儿园里,禁止孩子吃饼干。吃什么呢?回答说:胡萝卜、新鲜青椒,各种含维他命高的水果,还有,全麦饼干或者面包。全麦饼干和面包?天,我这个大人都觉得不那么好吃,更别提孩子了。而且吃生青椒?东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就是不一样,我过去很少看见或者听说哪个人吃生…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初次出国的行李传说中,我是一座里程碑,这归功于我打开箱子拿出的第一样东西是一个木质菜板,它让所有富于想象力的人瞠目结舌。妈妈说,外国人切菜用不用菜板啊?估计就算用也是塑料的,有毒啊,对身体不好,我给你带一个木头的。第二样东西,是一小包大米。妈妈说,你刚到那边肯定吃不惯黄油奶酪,你一时半刻也找不到买米的地方,我称了四斤你带上。  相似文献   

19.
故乡的水土     
第一次出国,妈妈帮我整行李,在行李整得差不多的时候,她突然拿出一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装着黑色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正很早就听说《幸福的种子》这本好书,也对松居直早有耳闻。一日,同年段的一位老师在与我一起聊到如何更好地进行亲子阅读的话题时,推荐了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我开心不已。通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该书的后三章内容感触颇深,松居直先生的一些见解和看法也赋予了我不少启发。在书的第三章《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的第一节《带孩子进入书的世界》,松居直先生说:"对孩子来说,读书不是‘K书’,他们不希望父母认为读书仅仅是对学业有帮助。我觉得父母应该以更轻松的心情,把书看成有趣的东西,把读书当成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