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清廷于20世纪初普设学堂,推行新式教育以来.历史教学法遂受史家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有关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教学法的著述及其研究情况,现时所论不多。本文即就此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际镒及其历史教学法著述作为探索对象.藉此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教学法发展.提供一项个案。  相似文献   

2.
新式教学法是中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式教学法被引介入中国的过程中,历经了对新式教学法的移植和模仿、对新式教学法西化还是本土化的理性思考以及通过对中国传统教学方法与西方新式教学方法之间的调适,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出适合中国社会环境教学方法的过程。从整体上看,在近代新式教学法从理论和实践中被引入的过程中,既经历了从简单模仿到内化汲取的过程,又经历了从中国沿海近代教育比较发达地区逐步向内地农村地区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逐步展开,新式的音乐教学法也随之走进音乐教学者的眼界。但是,这种新式的音乐教学法并非最初就建立了一个较完整地系统,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无序性"到"统一性"的探索过程。本文就"无知无畏"的实践、从无序到有序的实践,规统划一的实践三个部分来简要梳理近代中国音乐教学法的"现代性"实践历程,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来总结其实践特点及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开创者,在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中国新式教育的最早拓荒者;二、中国新式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和新大教育思想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5.
曾毅 《教育史研究》2009,(6):42-45,67
二十世纪是一个富于怀疑与批判精神的世纪。语文教育批评是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界一个普遍而鲜明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二十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演变,依据语文教育批评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其自身发展逻辑进行分期考察,剖析不同发展阶段语文教育批评的主导思想、焦点闸题及其文化实质,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二十世纪语文教育批评演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晚清同文三馆对人材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文三馆系指北京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又称上海同文馆)和广州同文馆,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清政府设立的三所以学习西方各国语言文字为主、兼习其他西学的学堂,直至二十世纪初与教育制度改革合流,经历了四十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新式西学学堂,也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主持的一项著名的“洋务”新政,后人多举其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嚆矢。但国内史学界对其本身的研究却很缺乏,尤其是解放后,专论文章寥寥无几,且又较概括,或评价其浓重的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性;或强调其新式  相似文献   

7.
一、鲁迅战斗的一生及其思想发展的道路鲁迅是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的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的代表者。他所走的道路是和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一致的。他参加了从辛亥革命启蒙直至抗日战争发动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把自己一生创造性的劳动,都供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鲁迅的著述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并且有力地影响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鲁迅精神集中地表现了中国劳动人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的输入输出看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于英语教学法的讨论非常热烈.大部分学者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提出多种质疑,并积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式教学法.新式教学法虽然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法存在的缺陷,但是该新式教学法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有自己的不使用之处.本文试图从输入输出理论来研究这两种教学方法各自的适用性,希望能够给教师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英语专业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假道日本传入中国,便在中国大地传播和实践开来,促进了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发展,同时各省份也按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实施中加以调整,从而推动了近代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设立,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也逐步兴起,学堂乐歌作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新风尚应运而生。本文就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发展经历、内容和形式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教学法引入到电子教学中也是电子教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它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本文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相关内容进行论述,进而分析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部高品位的传记文学史著述。著述依据传主的社会角色,并融人道德的历史的尺度,将中国当代传记文学分为10种类型,从而使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成为了一个有序的历史长卷;著述在三个层面上将对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宏观勾勒和微观描述相结合,达到了全面、系统、丰富、深刻;著述将中国当代传记文学合理地划分为五个阶段;著述具有一种美的结构形式;著述第一次使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成为独立的观照对象。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清末“新政”时期的教改举措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举凡旧式教育的摒弃、新型学制的颁行、教育行政的创建、教育宗旨的确定等等,无一不在这个历史时期得以实现或完形。尤其这一时期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全国范围内的纷纷涌现,表明我国教育事业真正迈上了现代化的第一步台阶。征之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的种种变革,这一兴办新式学堂发展新式教育所取得的进步及其意义,值得后人肯定和注意。然而,这一时期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的新式学堂,其赖以生立的时代土壤,却是一种极端困弊的社会经济。有鉴于此,探识和总  相似文献   

14.
别尔嘉耶夫是二十世纪初出现于俄罗斯的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被称为“二十世纪的黑格尔”.他的著述,涉及哲学、宗教、文学、史学、政治、人类学和伦理学等各个领域,见解深刻而精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他的名字却一直为我国读书界所不知,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他的几种著作被译介到我国.这种局面与他所取得的多方面的成就是不相称的.本文仅对他的生平与著述作一扼要评价,以期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蔡东藩作为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历史演义小说家,除了一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外,还有三类著作不为人熟知,它们是《中等新论说文范》等7部教育著作、《清代史论》等历史著述和短篇小说集《客中消遣录》及其它著述多种。  相似文献   

16.
书院教育的校园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邱小云研究校园文化,离不开对校园文化史的研究。翻开中国校园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自然也不能不重视书院文化这光辉夺目的一页。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并为教育界、文化界普遍认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事。而校园文化作为...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发展及演变论纲郝宇民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真正发端──文学观念的变革当初,有人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样的概念与范畴,当然绝不仅仅是为标示一个具有整数性质的纯粹时间意义上的文学段落,也不仅仅是为截取一段特定社会时代背景之下的文学历史...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前,温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及至1877年温州开埠以后,新式交通对温州经济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式交通便利了温州乡村物产的对外运销,拓展了温州城市经济腹地范围,刺激了温州本地商帮的崛起,促进了雁荡山旅游业的发展.关注新式交通与近代温州经济变迁,可为温州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二十世纪同以杂文名世的伟大作家,鲁迅和柏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对安乐死予以正面的关注。所不同的是,鲁迅只是略有涉及,而柏杨则以专文详论。对此现象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的发展总是在某种“悖论”的轨迹中辨证地显示着发人深思的相似与“轮回”。在世纪揖别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一“中国第二次革命”走向深入发展的时期,当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和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成为国人一致的呼唤时,在历史的回音壁上,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