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常数犲的动点组成的集合(轨迹)。如果犲∈(0,1),轨迹是一个椭圆;如果犲=1,轨迹是一个抛物线;犲∈(1,+∞),轨迹是一个双曲线。  相似文献   

2.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从张陵开辟青城山仙源后,众多道派均传入青城山,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本文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进行了梳理,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受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的震后保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表述进行了辩析,认为它不是强调仁者与知者在欣赏山水时的不同选择,而主要是强调审美主体的主导作用,然后从比德意识,善善恶恶意识,爱国爱民的忧患童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儒家思想对山水文学的积极影响。最后,又将儒家山水观与佛道二家山水观加以比较,认为儒家强调主体意识,而佛道二家财强调本体意识,因而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山水文学,在艺术境界上,往往表现为有我之境,而佛道二家的山水文学则往往表现为无我之境。在价值取向上,儒家以为国谋为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佛道二家则是为身谋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区域社会史视阈出发,考查宋代武陵山周边区域文书通信体系状况,指出其陆路通信线路有施黔驿路、沅靖驿路、梅山驿路等,水路通信线路有峡江水道、湘江水道和乌江水道。从整体来看,文书通信线路多分布在本区域的东部和北部,区域内其他地区分布相对稀疏。  相似文献   

5.
长岭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简阳市安乐乡天才村,现存造像18龛,题材主要有观经变、僧伽变、千手观音、千佛、天尊说法、释迦说法、佛道合龛等。据龛窟形制、题记及造像题材、风格等判断,长岭山摩崖造像始凿于盛唐,中唐最盛,延续至晚唐五代,受川西仁寿等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松阳卯山叶法善的高祖乾昱,虽是位有出世情怀的隐士,但并未与道教发生直接关系。曾祖叶道兴,才是"遹开道脉"、"始构大门"的人物。祖父叶国重和父亲叶慧明习道和传道活动,在浙西南已有相当影响,乃至升闻帝庭,受到征召,但他们仍是在家受箓传道的职业道士。直到叶法善,才由江南道教世家子弟,进位内道场道士、国师、大洞三景法师,乃至景龙观观主、越国公,"恩开五君,名动四国"。侄子叶仲容,晚年弃官从道,承袭黄冠旧业。后裔叶藏质,入天台习道传道,人称尊师,中兴卯山叶氏道业。叶法善及祖孙一门,真称得上是浙西南一个典型的道教世家。  相似文献   

7.
“两山”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在这些乡村开展地理研学旅行,对于解决当前地理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优化地理研学方案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两山”理念首倡地——余村为例,将“两山”理念的内涵、生态经济的转型及乡村振兴的实践等融入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学活动,并探索了基于“两山”理念的乡村振兴与地理研学旅行融合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8.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是贾平凹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中提到的一句话。细细品读这句话,它将一个人从懵懵懂懂的学习成长,到似是而非一样的工作思考,再到气定神闲般的成熟成才的过程描绘出来。这不正与管理者的专业成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相似文献   

9.
江山———天宫山风景名胜区的形成 ,不仅在于它自然景观的奇特壮美 ,更有它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本文就该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 ,儒、佛、道三教游览胜地 ,与人和谐相处动植物生态环境等人文景观进行调查综述 ,从而窥探了景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君山名称之由来条分缕析、考诸典籍。以文化、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君山称为湘山、洞庭山、君山分别进行考证,反映其得名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史书记载的"鲜卑山"共有五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五处"鲜卑山"实际上指的是三座山,即鲜卑的发源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大鲜卑山",朝阳附近、混有乌桓、匈奴部落的慕容鲜卑部落联盟聚居地"鲜卑山"和敦煌附近、以鲜卑为主体,包含乌桓、匈奴及氐、羌部落的吐谷浑部落联盟聚居地"鲜卑山",这三座山不仅是鲜卑族兴起和发展阶段的展示,更是鲜卑诸政权的摇篮,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邯郸市的南北响堂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保单位,属于石窟寺系列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的名称是“响堂山石窟”,包括南北响堂两处。其所在的山峰,属于太行山系鼓山山脉。“鼓山”这一名称自古有之,并且长期沿用,“响堂山石窟”之一的“北响堂”古称“鼓山石窟”。“响堂”一名作为石窟的代名词广泛存在于明清的碑刻中。而“响堂山”一名的出现,则始于北响堂1614年碑刻,这只是偶尔使用的俗称,稍后在清代的金石著录中出现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响堂山”一名的流行是在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的调查之后,他们在发表的专著中,使用了“响堂山”一名,臆造了“响堂山石窟”等名称。从此,学术界因袭沿用“响堂山石窟”一名,造成了一百多年来对于“南北响堂”的不科学称名方式。对“鼓山石窟”演变为“响堂山石窟”一名予以认真梳理,并郑重倡议将“北响堂”恢复为“鼓山石窟”,这样的表述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与北魏政权同时并存的有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政权,双方起初的接触并不是来自双边政府层面的对话往来。北魏道武帝于天兴元年(398)从后燕故地一带迁徙了一批包括高句丽人在内的徙民至新都平城,也正是道武帝此举,北魏同高句丽之间才就此拉开接触的帷幕。通过考察是年这批迁至北魏的高句丽民的原因、数量、受安置情况及日后去向,可见北魏初年对流入中原的高句丽人所采取的举措,及这批高句丽人对北魏政权建立之初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年改定爵制,把先前的五等爵序压缩为王、公、侯、子四等。王爵级别最高,在政坛中也最为耀眼。当时受封王爵者共十人,是为“天赐十王”。十王的身份特点与天赐爵制的封授原则存在一定的距离,统治者尝试各种办法试图予以弥合。十王的人员结构与等级差别是北魏初年政治形势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集中写照,也是当时宗室政策的缩影。随着北魏皇统的形成,道武帝利用王封协调权利配置格局,以顺应构建皇权制度和宗法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日晴今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挑着一担山芼草回来。到家时,只见她把山芼草放在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然后,她才东张西望地打开那些山芼草,我以为妈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故意走近一看。啊!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我妈在这一担山芼草的中!间包了足有20多节的松树节,这时,我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难怪妈妈上山去割山芼  相似文献   

16.
论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的传统德育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探析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中蕴涵的民间传承文化的教育内涵出发,以四个表现场景为依托,分析其所表现的流传于民间的丰富德化教育内涵,包括处世观念、经营哲理、求上、求学、求财、求福、求禄,讲究诚信,讲究进退,讲究门面的经商理念,儒、佛、道哲学理念融合状态、表现形式等,以挖掘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在当时的德化教育作用,为当今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有力的艺术语言论据。  相似文献   

17.
孙用鸣  延瑞 《小学生作文》2020,(7):F0002-F0002,1
在瑞士旅游时,我最喜欢的就是位于阿尔卑斯山少女峰脚下的因特拉肯,它因“欧洲脊梁”少女峰而闻名于世。这个云中之镇的湖光山色,令我至今难以忘怀。早晨,旭日冉冉升起,一道金色的光晕出现在少女峰半山腰,颜色各异的滑翔伞飞翔在半空中,宁静之中尽显活力。我静静地坐在酒店阳台上,沉醉在这童话般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谢叠山伟大的爱国、爱民、廉洁和抱朴的精神,即"叠山精神",从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潘岳《阁道谣》表面上是讥讽山涛选官受王济、和峤、裴楷三人牵制,实质上这牵涉到晋武帝末年的帝位争夺与由此引发的党争问题,真正的矛头所向是齐王司马攸。  相似文献   

20.
暑假。我们来到天目山度假。我们住的“乡村部落”很安静,房子紧靠着山,窗外也是山连着山。山上长着很多竹子,还有核桃树、栗子树、松树,放眼望去,满目青翠,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