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刊资料是近代报刊业逐步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近代报刊史分为7个阶段:1815-1872年,1872-1915年,1915-1927年,1927-1949年,1949-1976年,1976-1995年,1995年至今;应该加强对近代以来的重点报刊的研究,对报纸的学术版以及学术刊物的研究,对报纸的生活版、娱乐版以及时尚类、休闲类、通俗类杂志的研究,对政府内部报刊、企事业报刊的研究,对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小报”或“文革小报”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报刊资料具有记录内容的全面性、资料存量的丰富性以及新闻性、文献性等特点。利用报刊资料应该注意7个问题:对报刊史、过期报刊的收藏状况和检索方法应有一定了解;注意核实报刊上面发表的文献资料;对报刊上的新闻资料,注意遵循新闻学的某些规律来看待它的真实性;注意核实报刊发表的新闻资料,以免采用失实的新闻报道;在评估史料价值的时候,适当注意新闻的倾向性因素;注意字号、化名、笔名、网名的使用问题;注意互联网和网络资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小学青年教师》2007,(11S):F0004-F0004
近期,在全国邮发的11000多种报刊中,《小学生学习报》脱颖而出,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定为全国重点畅销报刊50家之一,向全国重点推荐。这是河南省所有报刊中惟一上榜的报纸,也是继获得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中国优秀少儿报纸奖、首届全国教辅报综合质量检测第一名等系列荣誉之后,《小学生学习报》获得的又一殊荣。该报已成为深受全国数百万小学生喜爱的优秀报刊知名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是近代来华的外国人在中国大陆创办出版的第一份中国报纸,并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雄踞上海及国内中文报纸之首。本文着重探讨了该报第4位主笔林乐知工作期间对它的版式及内容的革新,肯定了该报在传播科学知识,推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闽省会报》是晚清福州基督教新教美以美会创办的一份中报纸。从现有史料分析,目前还无法断定该报具体的创办日期。从《闽省会报》所刊载的内容分析,该报体现出消息来源广、较强的世俗性等特点。作为教会创办的报纸,《闽省会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但它对传播时代信息、培养新闻人才以及展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据现有资料,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较之汉字报刊的出现,大约晚了1100多年。1905年贡桑诺尔布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右旗王府创办的《婴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报纸。1907年由驻藏大臣联豫和帮办大臣张荫棠在拉萨举办《西藏白话报》,该报以汉、藏两种文字印刷出版,深受广大藏族同胞的欢迎。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有了新的发展。《伊犁白话报》不仅用汉字铅印出版,而且以满、蒙、维文油印发行。  相似文献   

6.
经进一步研究,对《唐山报刊出版史述略》一文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包括唐山市最早出版的报纸,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五四"运动影响下出版的进步报纸以及唐山交大出版的期刊等。  相似文献   

7.
上海第一份近代报刊——《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创刊于1850年8月3日。11年后,《北华捷报》集团创办了《上海新报》,初版于1861年11月,为上海最早的中报纸。创刊时为周刊,半年以后,即从1862年5月7日起,改为双日刊,逢周二、四、六出版。至1872年7月又改为日报。该报的《发刊启》简要说明了其创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于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一份中文期刊,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一直被视为研究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和西学东渐史的珍贵资料。事实上,这份刊物在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与传播史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江周报》是一份全新的地方性英文报纸。本文通过对早几期报纸的分析研究,阐述了该报的内容设置和版面设计特点,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蒙古新闻》1909年夏创刊于哈尔滨,大约出至1918年底或1919年初,因俄国爆发革命,在哈尔滨的俄人失去依靠而停刊。总共出刊约300余期。它大概是中国境内首家由外国人主办的蒙古文报纸。其出刊宗旨是通过对蒙古人进行亲俄的政治宣传,来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侵略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戒庵老人漫笔》是明代笔记中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其关于典章制度的记载,可补现存史书之失载或可与其他史书相参证;社会风俗类的记载,是研究明代地方社会文化的珍贵史料;文坛掌故类记载,为考察历史知名人物及其文艺作品提供重要的史实依据;对学术问题的辨析,又可纠正史之谬.  相似文献   

12.
刘望龄教授穷十载爬梳之苦,研治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得38万余言,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以下简称《黑血》)。这是我国第一部区域性报刊史事长编,是我国区域性新闻史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料丰富,尉为大观近代湖北报刊史在近代中国报刊史上有着极其突出的地位。从1989年西太后复政的上谕  相似文献   

13.
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是与美国《高教记事报》齐名的世界两大英文教育报纸。从1986年起,该报每年为英国的大学作一次排名,在英国国内颇具权威性,对英国政府、学界和国民以及海外求学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4年11月5日,该报第一次推出了全球大学排行榜(是近年来并不多见的),评选出世界前200名最好的大学,27个国家的大学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4.
报纸是大学图书馆必备的资料,报刊阅览室是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具有记录性好、易于保存,报道及时快速和详尽,文献价值大,对于读者阅读选择性强等特点。这些特.最决定了报纸在大学图书馆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大学图书馆中具有政策宣传、舆论导向,传播知识、提供信息,休闲娱乐、丰富生活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盛京时报》是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本论文以《盛京时报》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和评论为中心,考察日本在华报刊及其日本报人的中国认识,为该时代的中日关系研究、日本侵华史研究提供相应的佐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日报》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该报提倡民族主义,激烈抨击清政府的黑暗统治,控诉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罪行,报道革命党人的活动,介绍欧美的文化、科学和技术,以求达到唤醒民众、救国兴邦的目的,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本文对《中国日报》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论述了该报的筹办经过,并以该报的宗旨为核心,评析该报的主要内容,最后阐明该报的时代特点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须弥山石窟现存的碑刻题记主要是唐至清代留存下来的,数量较多,内容较为丰富。依据现存的碑刻题记和有关史料,考证、探析碑刻题记对须弥山一些洞窟的开凿年代、历史名称沿革、宋夏关系、唐代以后须弥山石窟的发展、哀落及补史之阙等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优秀的建筑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而一些老建筑则是历史的见证 ,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洗礼之后能给人以启迪。在我市境内就现存许多近代的老建筑 ,它们或中西合壁 ,或自成流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建筑文化 ,并已成为我市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保护、利用仅存的这些老建筑对于研究我市地方史、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文化档次具有重要意义。(一 )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老建筑分类介绍如下 :一、私人住宅1 谢家洋房 :位于海州中大街海州公安分局院内 ,建于 1934年 ,荷兰人设计 ,青岛人施工建造。洋房座北朝南 ,…  相似文献   

19.
在2005年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中,《小学生数学报》以最高的综合质量得分和最低差错率获得第一名,这既是审读中心领导专家对我们办报业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2006年,江苏教育报刊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全社报刊综合质量的管理和建设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实施细则》以及有关的报刊审读标准,报刊综合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实现了“两个效益”的双丰收。在这一年里,作为江苏教育报刊社的品牌报纸之一,《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强化了内部管理,特别是报纸综合质量的管理,在继续坚定办报宗旨、坚持依法出版、规范出版行为的基础上,突出“倡导和谐阅读,促进情智共生”的办报理念,进一步研究教辅类报纸的教育特性和作为数学学科的专业特性,把办高质量、高品位的教辅报行为融人到数学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洪流之中,既充分满足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关注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成长的选择,又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阅读外文报刊的能力刘艳丰自学外语的人都知道,经常阅读外文报刊是迅速提高自身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北京周报》、《中国日报》,都不失为适合自学者口胃的好报纸,如何读懂外文报刊,标题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它作为报刊的眼睛,具有概括或提示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