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澜     
祁玲 《语文天地》2011,(12):53-53
微澜,没有力挽狂澜的气势,但它的每一点波动,都潜藏着水滴无限的勇气!——题记 春的柔情还没打破冬的镣铐,可万物似乎在早春的怀抱中渐渐复苏,犹如湖面上那融化的冰水掀起的微澜,调皮地撩起了春姑娘薄薄的衣角。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和道德观有依附于正史的特点,但是这种特点在近现代已经开始动摇,30年代李劼人的《死水微澜》开创了以"风俗史"写历史的先河,为历史小说带来了新的风貌。而80年代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突破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红色经典英雄史诗叙事,成为了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李劼人的《死水微澜》和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尽管书写于不同的年代,但都表现出了与传统历史小说不同的历史观和道德观,并较好地完成了史性与诗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与阿来的《尘埃落定》两部小说前后相隔数年,两部小说在女性描写上各有侧重,但又呈现出一些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面对大海     
第一次面对大海,我惊诧于这无边的蓝色,虽没有日出云海般瑰丽,但却带着一种纯朴的深邃。片片白云,和谐地点缀在天水之间;微澜阵阵,偶有海鸥飞掠过水  相似文献   

5.
地球不过就是一颗石头踢到背后大步往前走关不住的自由电流对准胸口明天不要再推给什么以后时间流得太快,就像雨水冲洗泥泞。很多事情我再也想不起来,当然包括你。但既然是要过日子,便总不能每天都是死水一潭,偶尔也该泛泛微澜。若问我现在有什么,我实在是一无所有,但好庆幸我还有时间。大把时间需要消磨,于是开始找某位好友学习画素描。拿了一本亨利摩尔的《素描集》临摹。在朋友的画室里,  相似文献   

6.
一、校园环境现状及问题(一)现状宁夏大学是一所进入"211"的综合性大学。坐落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东邻黄河水,西倚贺兰山。走进校园,楼宇林立,绿树成荫,芳草引蝶,湖水微澜,无论是晨光中,还是夕阳下,都显示出学校蓬勃向上的  相似文献   

7.
正《山行》是杜牧的名诗,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但问题是,每个人小的时候都背过的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却不是人人都能道得出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往往是古井微澜,如果没有一点慧心,有时候真的没法了然。含蓄蕴藉是一种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妙就妙在再深奥的思想总是能够通过最浅近的方式来表达,这时候浅近也就变成深奥了。好了,我们先来看这首诗:  相似文献   

8.
正班主任应不应该懂心理学?作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的微小之举都有可能在他们心中掀起微澜甚至巨浪。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可能都被教师有意无意地伤害过,儿童和成人的心灵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学生在遇到成长的困惑、挫折时,时常会感受到孤单和无助。班主任必须观察、了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9.
解放日的微澜 1945年5月5日,荷兰,海牙。 “法西斯德军今天在瓦格宁根签署投降书了!荷兰解放了!”广播员激动到有些失音的一则新闻报道,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沸腾起来。荷兰人冲到街上、广场上,肆意庆祝他们那比正在怒放的郁金香还要灿烂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寻《死水微澜》的故事原型及其嬗变给小说人物赋予新的历史内涵,分析作者的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现在的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但他的作品在中国长篇小说的现代演进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是新文学中最早试验做白话小说的一位作家,1912年就发表了以讽刺四川立宪派的共和党人选举为内容的白  相似文献   

12.
江德斌 《教育》2014,(10):6-6
自2014年金秋始,邢台市清河县和广宗县开始实施免费高中教育。这一早在其他部分省市多有实践的举措,悄然试水多年后,在牛城吹起微澜。一个素有“中国羊绒之都”的美誉,一个却有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坚硬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殊异的两端,在民生政策指向上,都选择了将九年义务教育扩展至12年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13.
思绪泛起微澜,随意拾几件小事回味,是对往日情怀的一种眷恋。  相似文献   

14.
林小龙 《福建教育》2005,(10A):59-59
思绪泛起微澜,随意拾几件小事回味,是对往日情怀的一种眷恋。  相似文献   

15.
《死水微澜》的艺术特点贾加林近年来读了些历史题材的小说,总的感觉似乎缺了点什么,至于真正缺了什么又一时说不很清楚,这时时让我想起李人的《死水微澜》。李的人在小说的《前记》里说:"他打算把当得起历史转换点的社会,一段落一段落地写出来。"天回镇上袍哥首领...  相似文献   

16.
很久以来,教学成绩及学生的学业成绩一直都是一个学校一名教师自身价值的永恒体现。通过与传统讲授法的比较,教师尝试使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灵动思维、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热情,随之提高历史成绩,使死水微澜的历史课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之水。  相似文献   

17.
在《死水微澜》中,作者精心刻画了一个独特叛逆的女性形象蔡大嫂,并将她置于西方列强侵入四川的袍哥势力和教民势力交错纠葛的斗争中。在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蔡大嫂——一个封建女性作为一个"人"的形象,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执著于自己的理想生活,而且作者通过营造饱含浓厚巴蜀韵味的空间,凸显主人公生命张力的鲜活个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死水"般的四川社会所被激荡起的阵阵"微澜"。  相似文献   

18.
朦胧之美     
《新作文》2006,(4)
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清晰透明的美.但我们不能否认杏花烟雨,雾中水月也是一种美;江北高山,奇峰突兀是坚定透彻的美,但我们不能否认江南小桥,雾锁楼台也是一种美。生活也是如此,精确的数据,经典的公式是严谨之美,而深刻的散文,瑰丽的诗篇更是体现着生活的朦胧之美。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河     
似乎沉思着什么,又像在讲述着什么,娓娓的。这泛着微澜、缓缓东去的,就是古老的黄河?就是自天而来的黄河?  相似文献   

20.
如烟往事     
岁月流逝,童年时代已成为一枚美妙的书签,匆匆地插进生命书海的一页。上中学时,梦的微澜还常常荡漾,但烦恼已撞开了我的心灵之门,闯进了我的生活。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我再也没有做梦的时间。直到健的出现,我才仿佛又回到梦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