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度对比是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重要音乐表现手段。它是贝多芬作品充满戏剧性及丰富表现力的前提条件。文章通过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主题与副题、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左手与右手的力度对比起来阐述力度对比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是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一生的创作数量浩瀚,种类繁多,在音乐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被尊称为"乐圣"。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后人将其作品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与《圣经》类比,誉之"音乐中新、旧约全书"。他的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大部分采用奏鸣曲式写成,但也有非奏鸣曲式的,这体现了他对传统奏鸣套曲结构布局的突破,这对后来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贝多芬四首钢琴奏鸣曲非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这一结构现象的分析与研究,试图为丰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研究尽一些微薄之力,为钢琴曲的创作及演奏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音乐体裁,如交响乐、钢琴奏鸣曲、协奏曲、管弦乐、戏剧配器、歌剧等,其中钢琴奏鸣曲在他众多的作品当中,可谓是贝多芬音乐遗产的重要部份。他所创作的2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永恒的艺术作品。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用钢琴演奏的套曲,是古曲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或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组成。其中,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即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主要依据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那就是:强而有力,严肃伟大,细腻,幽默,偶而流露出悠静与甜美的诗意。  相似文献   

4.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一生创造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音乐家们的"新约全书",可见其在音乐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贝多芬的奏鸣曲篇幅通常较大,充满戏剧性的冲突、对比和张力。虽然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还较多的承袭了莫扎特的衣钵,但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本文以《f小调第一奏鸣曲》中的"第四乐章"为例,浅谈对这部作品的演奏体会,了解贝多芬奏鸣曲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5.
音乐小词典     
【回旋奏鸣曲式】Rondo sonataform(英) 乐曲形式之一。属于奏鸣曲式的一种变体,主要用于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的最后乐章,有时也用于独立的器乐作品。基本创作原则是:将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特性相结合为基础。如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大多数奏鸣曲的末乐章都采用回旋奏鸣曲曲式。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增加了奏鸣曲的难度。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主题和动机明显、精致,并具有戏剧性因素,在创作中加入了自己的情绪和反抗精神。贝多芬的作品非常富有创作性跟独特性,尤其是他的钢琴奏鸣曲,有着与众不同的形象塑造性.  相似文献   

7.
张熠 《文教资料》2007,(12):121-123
通过对奏鸣曲、交响曲的简述,结合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分析,说明了奏鸣曲在交响乐中的运用,认为这部作品中奏鸣曲式的运用更加确定、体裁更加完善,体现了奏鸣曲对音乐的统一与发展,也体现出人类理性思考在音乐实践中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在西方音乐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古典音乐上有较多的成就,同时也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并且对后世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所有音乐类型中,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成就最高的音乐,因此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先阐述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接着从强烈的个人风格、稳定的速度和节奏、演奏速度的把控、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四个方面,分析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风格,并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即协调演奏力度和强音、注意音色和踏板控制等。  相似文献   

9.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他一生创作的全过程(1795-1822),是他的交响乐的前奏、准备、试验、缩影,具有宏大的规模和深刻的乐思.在32首钢琴奏鸣曲中,第十五首《D大调奏鸣曲》“田园“OP.28是贝多芬最钟爱的一首乐曲,他第一次在各乐章中采用了统一的主题素材,凭借近乎完美的音乐技巧,确立了自己的中期风格,表现出苍劲有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一生中共创作了10首小提琴奏鸣曲、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等众多体裁的作品.其中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见证了贝多芬逐渐成熟的作曲技法和愈发浓郁的个人风格,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这位音乐巨人坎坷但又坚定的一生.相较于钢琴奏鸣曲均匀贯穿着贝多芬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而言,贝多芬前9部小提琴奏鸣曲的写作都集中在1798年和1802年五年间.其中第五号奏鸣曲《春天》是贝多芬最著名的小提琴奏鸣曲,笔者通过对这部作品第一乐章音乐及结构上的分析,从实践出发,对钢琴声部的演奏进行细致分析,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分析钢琴同小提琴之间的协作性,对这部作品钢琴声部在协作时的重要性以及钢琴和小提琴之间如何更好的配合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思考,希望对其他学习这部作品的演奏者有所借鉴意义和实际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奏鸣曲式快板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的写作中表现出如下几项重要发展:其一,扩展了主部的曲式结构,使主部内部具有对比性,扩大了主部的结构蕴涵。其二,从调性布局方面引入了主部的非单一调性陈述,并在终止方面使用了开放溶解和转调模进的手法,扩展了主部的和声内涵。其三,增加了主部主题内部的对比性,并将展开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主部主题的陈述中。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作为音乐史上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指挥家,在他的音乐艺术生涯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一直贯穿了生命的始终,他耗时三十多年所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构成了一套完整又系统的奏鸣曲体系。这32首钢琴奏鸣曲由于创作时间和创作风格的不同被分为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钢琴奏鸣曲不仅清晰地反映了贝多芬在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化,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时代变化,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深入的了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征,对学习和研究钢琴奏鸣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钢琴奏鸣曲》op110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他的《钢琴奏鸣曲集》在世界钢琴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贝多芬晚期的奏鸣曲作品也是让人令人深刻的,在风格上与之前的作品也大为不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思考,所以在这部作品中,他同样投入了大量情感。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的开拓者,也是浪漫主义的开创者,本文分析了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特点,并对钢琴奏鸣曲OP110第一乐章的演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甘肃高师学报》2022,(4):43-46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硬性的奏鸣曲化为表白思想的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领域中的“贝多芬风格”。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硬性的奏鸣曲化为表白思想的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领域中的“贝多芬风格”。  相似文献   

16.
奏鸣曲是供独奏乐器演奏的多乐章的套曲。这种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乐曲体裁之一,虽历经了早期奏鸣曲、古典奏鸣曲、浪漫乐派奏鸣曲和近代奏鸣曲的发展时期,但于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其结构完全定型的古典奏鸣曲,就其钢琴品种而言,至今仍是教学和演奏中“上琴率”最高的乐曲形式。而贝多芬,这位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音乐大师,这位“流动建筑”的最高级的建筑师,在他将钢琴的表现幅度予以拓展,使之远远超出室内体裁范围,体现出戏剧性、交响性的艺术效果的基础上,以其辉煌的创作实践对奏鸣曲,特别是钢琴奏鸣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贝多芬奏鸣曲是古典时期钢琴艺术的顶峰之作,作为其中的代表曲目《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更是其情感最丰富,戏剧性最冲突、对比最强烈的作品之一。该作品运用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巧妙的曲式结构布局使得该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本文将从《黎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其第一乐章的曲式特征和风格特征三个方面来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他的钢琴音乐作品充满了热情豪放的音响效果和强烈的强弱对比。钢琴奏鸣曲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但包含了他的音乐创作过程,而且为钢琴音乐从古典主义进入浪漫主义搭建了桥梁。他的奏鸣曲含有自己的惊人创造力,成为了钢琴音乐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在众多钢琴演奏家中,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代表有施纳贝尔、肯普夫、里赫特和阿什肯纳齐。  相似文献   

19.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在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将奏鸣曲这种音乐形式发展到新的高度,被誉为“新约圣经”。本文从音乐创作的“内省性”情感特征和变奏乐章的创作特征两个方面对钢琴奏鸣曲Op.109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而这32首钢琴奏鸣曲不仅成就了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同时对人类的音乐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即钢琴奏鸣曲101、106、109、110、111,这五首钢琴奏鸣曲代表了贝多芬晚期的创作风格,对贝多芬后期五首钢琴奏鸣曲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的掌握,并增强演奏效果.本文在阐述贝多芬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创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与贝多芬前期和中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比较对贝多芬在晚期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贝多芬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特点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