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师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正确、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这就对“态势语言”中的面部表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部表情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课堂上一幅艺术性很高的“板书”。有一个公式这样表述: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 38%的声调 55%的面部表情。这个公式形象地表述了面部表情在信息交流中的特殊作用。教学也是一个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这个公式当然也适用于课堂教学。显而易见,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有很大的艺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副语言,也称非语言行为,它是教师运用眼神、表情、姿态、动作等,把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对其心理、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启发其按一定的方式去思考、行动的一种无声语言。一、表情语的运用面部表情,是人传递信息的高级中心,美国学者帕尔·拉别恩曾经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学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获得很丰富的信息。在师生的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表情非常敏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某种暗示作用,学生会从教师的表情中领会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师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要注意用好面部表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个公式这样表述: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调+55%面部表情。这个公式形象地表明了面部表情在信息交流中的特殊作用。课堂教学也是个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这个公式当然适用于课堂教学。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运用好面部表情。 1.运用面部表情组织教学 上课伊始,教师站在讲台上,表情严肃而不失平和,再用目光扫视一下全班,同学们便会立即坐好,安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态势语”,可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而这一点往往被许多教师所忽视。有一位心理学家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 35%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和谐得体的“面部表情”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在课堂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常常有意地给自己的语言配上一些“态势语”,即手势、微笑、身姿、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Bodylanguage呢?Bodylanguage是指通过全身或某个部位的动作、表情或姿态,传递给别人特有的意思或想法的体态语言。美国心理学家帕乐、帕拉别思通过实验证实: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不难看出,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人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作用几乎相等。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手势语言及面部表情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就会特别感兴趣,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内容,使记忆更加深刻。语音、语调教学中的体态语。语音、语调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  相似文献   

6.
态势语言是通过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眼神视线、服饰打扮等表情达意的一种信息交流,是运用自然、人文、社会三大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观察并解释人的表情动作的交叉性科学。我们研究态势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态势助教学,通过表情动作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与人之间异常复杂而又极为特殊的交往媒介,是一种潜在的语言。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就要依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善于运用面部表情,让学生从你的脸上捕捉比口头语言表露更直接、更真实、也更微妙的…  相似文献   

7.
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除了言语以外,借助于姿势、表情、眼神、声音、板书等非言语符号系统,以传递某种信息来影响学生的手段。非言语行为传递“非言语信息”。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通过实验后曾得出一个有趣的公式:喜欢=0.07说话内容+0.38的说话语调+0.55的面部表情。有人把梅拉别恩的公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并把该公式改变为:课堂上信息的总效果=7%的说话内容+38%的说  相似文献   

8.
于金荣 《学子》2012,(7):46-47
语言是教学的基本媒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媒体。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还靠一些非言语行为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如,各种手势、姿势、眼神及面部表情等。美国心理学家伯特.梅宾总结出这样的公式:交流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词语+38%声音+55%面部表情。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语言能力和素质,更要重视非语言行为在教...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的传递交往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一种“媒体”来发送信息 ,才能使接收者所接收。这种“媒体”包括有声语言和非言语行为(态势语言)。这两种信号主要区别在于符号系统不同。有声语言信号靠听觉接收 ,态势语言信号则靠视觉来接收。如何使知识信息最有效地传递 ,接收者在心理、生理感官上的最有效接收有赖于这两种信号的协调。美国心理学家艾尔·梅拉别曾通过实验得出 :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 +38%的音调+55 %的面部表情。公式表明 :态势语言是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重要因素 ,靠视觉接收信息比靠听觉接受信…  相似文献   

10.
董克亮 《甘肃教育》2014,(21):72-72
正语言是人类交际活动最主要的信息载体,但是交际工具不仅仅是语言,人们还依靠一些非言语行为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如各种手势、姿势、眼神及面部表情等。美国心理学家伯特·梅宾总结出这样的公式:交流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词语+38%声音+55%面部表情。凡是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外,都很重视非言语行为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技巧的主要形式,也是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师那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及姿态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从广义上讲,教师本人也是一种媒体,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自身的声音、板书、姿势、表情等传递教学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它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的传递者."可见,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师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12.
体态语也叫态势语、无声语言、副语言等。体态语是人们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形体帮助口语信息的无声语言 ,教学中的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 ,身体的有关部分所发出的有意义的动作的总和。   教师体态语的作用已经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注意。“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经过试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信息交流的总效果 =7%的文字+ 38%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不管这些测定的准确性如何 ,体态语的作用是确实存在的” (郭政《讲课方法艺术论》 )。“非语言的研究已取得多方面成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结论或发…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表达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指导支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行为。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说不动,还要辅以一定的动作表情。因此,态势语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运用。所谓态势语,顾名思义,就是体态姿式语言,即人们借助体态、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因素来表情达意的无声信息系统。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空间距离语等,在运用这些态势语时,应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14.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称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研究资料显示,在信息的传递中,一句话只表明说话者要表达内容的百分之七,声音则占所要表达内容的百分之三十五,而剩下百分之五十八的内容就是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即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来表述之外,借助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对学生加以教学暗示,以此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芬 《河北教育》2005,(21):36-36
体态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及姿态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从广义上讲,教师本人也是一种媒体,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自身的声音、板书、姿势、表情等传递教学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它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的传递者。”可见,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师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16.
态势语言是以人的姿态、表情和动作等来表示一定语义和进行信息传递的无声语言.态势语言又称体态语言、人体语言或动作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它虽然是一种伴随性语言或辅助性语言,但它是教学语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还会起到口头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大有帮助.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和运用好态势语言,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促进学生对如识的渴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态势语言是用人的面部表情、手势、眼睛和身体形态等来传达信息且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方法,态势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可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舞蹈的情绪和兴趣,对提升舞蹈教学水平会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目光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得到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一句话的影响力=7%语言+38%声音+55%面部表隋。有的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视线活动概括了70%的体态语表达领域。由此可见表情语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而在生动多变的表情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语,恰当的目光语不仅能够表情达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控课堂气氛,而且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交流的总效果,有55%来自表情。而在以传递授课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体态语(言)也称无声语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以其表情、手势、动作、眼神等体态语言来传送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从而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一、体态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Albert·Me-hyabin)认为,信息的效果一7%的文字十38%的音调十55%的面部表情。从中可见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1.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听觉获取的教学信息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自然地运用手势、眼神、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