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课外武术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武术锻炼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较高,但课外锻炼次数较少;其武术锻炼的动机主要是想通过体育考试、对武术的爱好和强身健体。本调查研究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武术运动普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武术基本功是由各类拳种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动作组成的。通过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使幼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有效地提高武术专项素质,为学习各类拳和器械套路打下基础。根据幼儿(4—6岁)的生理特点,下面介绍几种幼儿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方法,供幼儿教师教学时参考。一、肩臂练习。肩臂练习旨在增强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上肢的力量和敏捷、转环等能力。  相似文献   

3.
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在全国普通中小学中推广实施。武术健身操融武术基本技法、广播体操、音乐于一体,以武术特有的"抱拳礼"开始、结束,可以使学生在练习中受到"学拳先明礼,尚武先崇德"的武术文化熏陶。武术健身操动作趣味性强,简单易学,通过练习武术健身操,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练字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相结合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必须经过反复的书写训练。练习写字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激发动机,培养意志动机是激起人们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一  相似文献   

5.
杨慧婷  桑辉 《考试周刊》2008,(11):165-166
本文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给武术功法运动、武术功力的概念下定义,揭示其本质属性.认为武术功法运动可定义为:武术功法运动是指以单类动作为内容,以单一练习为形式,具有防身、健身、表演等功能,以提高某种技击能力为最终目标的专门练习总和.通过武术功法练习所达到的某种武术技能的水平,就是武术功力.根据功法运动提炼的某种武术技能的检验方法,并将其规范化、科学化进行比赛,就是武术功法比赛或称为功力比赛,比赛的项目就是武术功法项目.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族形式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增强体质,医疗保健方面都有一定作用。高校体育课已将武术列为主要课程之一,并越来越重视武术攻防意识的培养。 高校武术教学是以传授武术套路为主要教学内容。武术套路是按一定规格将单个攻防动作编串成套路,进行练习的方法;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程式化锻炼形式和表现形式、每个套路中的每个动作是按个人主观意识对动作含义的理解而进行的有序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调查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学方法和逻辑方法,对河南省33所高校中年女教师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频度、时间、项目、形式、场所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中年女教师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明确;活动频度和时间偏少;活动时间主要在傍晚;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舞蹈、健身操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上;锻炼以自发性为主;锻炼场所以不收费的公共体育场所为主.  相似文献   

8.
王宏图 《成才之路》2012,(31):78-79
一、什么是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是指武术运动中具有共性的基础训练内容,以获得和运用武术技法必备的各种能力为锻炼目的的一类运动形式。它包括提高体能为主的各种功法和提高技能为主的基本动作练习。武术基本功,包括肩(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两臂交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400名广西东南部的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有91.3%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但不同性别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周参与次数、每次锻炼时间均存在差异;学生喜欢选择校内的免费场地进行锻炼,锻炼方式以自由组织活动为主,羽毛球、篮球等球类运动是他们最喜欢的项目,强身健体是大学生的第一锻炼动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武术教学俱乐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深职院学生参加武术教学俱乐部的目的明确,认知良好,选择武术锻炼以大众化的套路和散打项目为主,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不尽人意,特别是女生。学生对"终身体育"理解不深,影响学生参加武术教学俱乐部的主要因素是功课忙、运动场地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  相似文献   

11.
从"体育文化帝国主义"的视角以及"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下的梅山武术传承和发展现状来看,"蛮"是梅山武术的精神要核,梅山武术的"文化悖谬"主要体现为文化传统与现实诉求的矛盾;传统精神与现代价值的差异是梅山武术生存危机的直接导因,社会基础的变迁是梅山武术现代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升华梅山武术的现代精神价值理念,确立对梅山武术文化的认同与适应,重视传统的维系与超越是梅山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影响女生选修武当武术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对女生武术学习兴趣的激发、健身行为的强化、健身效果的提高、身心健康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其中兴趣、武术项目特有的吸引力、新奇性、以及教师的形象、业务水平、教学方法及手段被认为是女生选修武术课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的意识的加强、教育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武术,并与中国武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彼此借鉴、共同发展。从儒家的"仁爱"观念,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墨家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精神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武术的深广影响,彰显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武术的休闲功能,并从武术的健身休闲、竞赛休闲、表演休闲、旅游休闲4个方面的功能论述了武术休闲体系的建构。提出了武术休闲的路径选择:深化武术健身文化,简化武术健身套路;武术竞赛“两手抓”,进一步推动武术竞赛市场化;打造武术表演品牌优势,拓展经营品种;合理利用地域武术资源,开发地域武术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的武术套路教学中,提高武术学生各专项身体素质、套路演练水平是武术套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的运用时间控制、声音刺激、视觉刺激不仅能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专项身体素质和套路演练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生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生命课堂"内涵、特征出发,提出大学体育武术"生命课堂"理念、大学武术实施"生命课堂"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大学武术课堂教学,探讨了实现大学武术"生命课堂"实践主要包括:设计多维培养目标实现生命的完整性;大学武术课堂教学情景生活化;体验武术课堂生命交往过程;设计促进生命发展的武术教学评价。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普及武术运动、提高武术教育质量与师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班级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理路包括调查研究、尊重学生以及精心设计.班级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中应做到三个结合:确定活动的内容,要做到“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选择活动的方式,要做到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分享活动的成果,要做到师生总结与学生共享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侠义精神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千古文人侠客梦;重诺轻生侠义行;为国为民侠之大;近世仁人犹重侠。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侠义精神与文人情结结下了千古良缘,成就了千古文人侠客梦:旨在躬身践道的侠义精神得到历代百姓与文人的称颂与首肯,其深层原因就是重诺轻生侠义行;为民即是为国,为国即是为民,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即为国为民侠之大;侠义精神迎来了它发扬光大的暖春。此皆归因于近世仁人尤重侠。本文的研究旨在总结中国侠义精神的基础上.为当代的武术文化的复兴、武术教育的深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武术健身操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实现策略,以期对加强中小学的武术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武术功能与终身武术锻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是武术运动(太极拳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已传播到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人民的喜爱.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是体育,但高于体育,是具有独特的东方化的魅力.从武术内涵到武术功能,不难发现现代武术既是多学科渗透的科学体系,又是一个庞大的功能体系,树立武术的终身锻炼意识.增强民族体质.塑造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