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闻界信息     
为纪念创刊40周年人民日报编印大型彩色画册 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为了隆重纪念这个日子,人民日报编委会决定编印大型彩色画册——《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纪念》。人民日报编印纪念画册,这是该报创刊40年来第一次。为此,人民日报编辑部特为画册写了献辞,简要地回顾了报纸所经历的40个不平凡的春秋,表达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好地服务的决心。画册刊登了赵紫阳、邓小平、杨尚昆、李鹏、万里等20位中央领导同志写的贺信、题词和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摄影家的题词和书画。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档案馆收藏画家李晓东作品仪式昨天在南京举行。2007年,李晓东作为江苏省唯一一位受到北京奥组委邀请的山水画家,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巨幅国画“和谐中华迎奥运”的创作,并荣获特殊贡献奖。此次江苏省档案馆收藏他的两幅画,分别是获奥林匹克全国书画展金奖的《神州尽朝晖》和神州圣火传递颂——南京代表作《虎踞龙盘今胜昔》。  相似文献   

3.
辣味的笑声     
谢尔盖·韦特金是一位很重友情的俄罗斯漫画家。几年前,应《笑的使者漫画交流》之邀,为我们提供了40多幅俄罗斯漫画,他本人特地画了7幅画,还附有艺术简介资料。他是物理学家,又担任俄罗斯《劳动报》漫画家协会主席,游刃于科学研究和幽默创作中,而且漫画技巧很高,使我感到新奇。苏联十月革命后的漫画,以尖锐的讽刺力和深湛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4.
其实只要看看这些题目就知道他要表达些什么了,《正午的喀什》、《日出天山外》、《凝固火焰》、《音乐履历》、《夏台之恋》、《大坂》、《顶峰》……张承志真是一个绘画天才,他用一行行简单而又再熟悉不过的方块字就画出了那么多画家绝对画不出来的新疆。他骑着他精神的黑骏马从内蒙的草原驰骋而来,跨过他生命的黄土高原,执著、真诚而又从容地驰进了新疆的血液并轻而易举地深入了它的骨髓。  相似文献   

5.
2017年11月7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开幕。  相似文献   

6.
相传,从前有位画家画了一幅《牧牛图》,让裱糊店老板给裱一下,店老板见这幅画画得非常逼真,牛和牧童的神态跃然纸上,便爱不释手,把这幅画藏了起来,另外模仿复制一幅裱好。画家来取画时一看,发现不是自己的原画,而老板说是原画。两人争执不下,结果到官府去打官司。县官问画家:“你说这幅画不是你的,有什么凭据?”画家说:“我画  相似文献   

7.
我与速写     
1987年我访问西藏归来,抱着试探的心情,给《人民日报》文艺部寄去几幅拉萨的速写,没想到在同年12月4日的《大地》美术专页上,发表了我的一幅西藏大昭寺的速写。我的作品竟然能登堂入室,真叫人兴奋不已。编者在“来自生活的速写”栏目下,写了一段短文,指出:“速写是画家深入实际、直面生活的记录;是画家训练观察能力、积累素材的手段;也是画家与人民的思想感情互相沟通的彩练。”其实,画画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也并非一名专业画家,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而已。但自己长期从事出版工作,也并非没有一点因缘的关系,这些年我画过山山水水自然风光的速写聊以自娱,也结  相似文献   

8.
写现场,再现人物活动的精彩瞬间好的记者能把画中人、雕塑中的人、传说中的人写得活灵活现,好像真人出现在记者面前;懒于动脑的记者却会把活生生的人写得死气沉沉,人物只停留在稿纸上,而不能在读者面前活起来。出现这种“把活人写死”的原因,大抵是由于记者现场观察不够,不善于抓住人物活动的精彩瞬间,并把它再现在读者面前。因此,要把人物新闻写活,关键是要写现场,再现人物活动的精彩瞬间。这是人物新闻文体对写作的总体要求。《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1979年11月10日《文汇报》)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恐怕不是专家们对两位小画家的评价,而是他们即席作画的精彩场面。 4岁的亚妮,穿着袜子爬到一张乒乓台上,看一看四尺长的宣纸,便从笔筒中选了一支大号斗笔(笔头有她的三个拳头大呢),她饱蘸水墨,稳稳地握着大笔,在宣纸上迅速地边爬边画。瞬息间,一座比她人体还高的大假山一挥而就。画家们一片叫好声。接着,亚妮在假山上画了6个姿态各异的顽皮小猴子,她每画一个还先扮一扮猴子的模样,就像画自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这一行》是一位美国图书馆工作者写的图书馆职业信息指南。本文评价了其研究与写作特色,并归纳了三点阅读价值,认为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自先秦以降就一直有绘制历史画的传统。《楚辞·天问》中保留有关于历史画的记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述了从六朝至唐宋时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并且还阐明绘历史画时必须遵守真实性的创作原则。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绘画中,保存有不少历代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同时也保存有不少各代画家创作的描绘当时人物或社会风物、习俗的作品,流传至今也可列入历史画的范畴。在西方世界,历史上也都有绘制历史画的传统。现存的西方历史画同样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画家创作的历史题材的绘画;另一类是不同时期画家所描绘当时社会生活的绘画,流传至今,也属历史画的范畴。在近代中国,画家在学习西画的基础上,也进行了画历史画的新尝试。新中国建立后,历史画出现了新的热潮。历史画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两点:第一要重视历史的真实性,第二是作品的艺术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贺加斯从事学徒工作是短暂的,他很快便自己开设了刻版商店。这一段学徒的经历,成为他终生创作的题材。他没有就学于美术院校,而是经过刻苦学习,成为闻名于世的油画家、版画家和艺术理论家。法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兼评论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指出,贺加斯是英国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是带教训性质的漫画”。统观《艺术哲学》一书,我发现丹纳并不欣赏英国的造型美术,他之评价贺加斯及其作品,也仅写了几句话,但比较客观地承认,贺加斯是一位讽刺漫画家。和布鲁盖尔相比较,在贺加斯的作品中,由于直接针对英国封建君主统治下的政治、社会问题,它所表现的讽刺性更为辛棘。例如《议会贿选》一画,便是鲜明地嘲讽英国议会作弊现象的。而《打瞌睡的教友》(THE SLEEPING CONGREGATION)不仅讽刺教会,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和宗教的压力,有些教友不得不到教堂参加礼拜,倾听传教士喋喋不休的讲道,结果大多数教友都睡着了。画中最为明显的形象是那位肥胖的传教士,而那些打瞌睡的教友,画家把他们描绘为各种神态。有的仰头打呼噜,有的低头沉睡……。画中有些实物的描绘,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主题的,例如:讲坛上放着  相似文献   

12.
北宋赵佶是一位著名的花鸟画家。一次,他看了几个画家的《孔雀飞落》图,连声说:“画错了,画错了!”画家们面面相觑,不知错在哪里?赵佶说:“孔雀飞落,左脚先着地。可你们把它画成先着右脚,这不错了吗?”众人听了,都很惊服赵佶的观察入微。  相似文献   

13.
扩大眼眶子     
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一位著名画家1945年给毛泽东主席画像的故事。作者说据他掌握的资料,这位画家“是唯一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过像的画家”。看到这里,我脑子里马上蹦出另外两则曾“面对面地”给毛泽东画像的画家故事来:一位是解放初期来北京的苏联画家费诺格诺夫,在毛岸英的陪同和翻译下,到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为毛主席画像,毛主席还与他交谈。事后他写了一篇题为《给毛主席画像》的文章,记叙此事。另一位也是苏联画家,叫茹科夫,他的一些素描插图是很有名的,1957年随苏联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出席  相似文献   

14.
扩大眼眶子     
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一位著名画家1945年给毛泽东主席画像的故事。作者说据他掌握的资料,这位画家“是唯一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过像的画家”。看到这里,我脑子里马上蹦出另外两则曾“面对面地”给毛泽东画像的画家故事来:一位是解放初期来北京的苏联画家费诺格诺夫,在毛岸英的陪同和翻译下,到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为毛主席画像,毛主席还与他交谈。事后他写了一篇题为《给毛主席画像》的文章,记叙此事。另一位也是苏联画家,叫茹科夫,他的一些素描插图是很有名的,1957年随苏联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出席苏联大使馆招待会,在谛听苏联著名音乐家演奏的时候,画家“面对面地”为他画了一幅速写。此外,还有没有人“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像,我想,这必须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方可做出确切回答。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在经过了一段迅猛发展后,似乎有逐渐消弱的势头,深度报道真的要昙花一现了吗?许多人有这种忧虑。此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经济日报记者写的一组以国庆40周年为题的深度报道。经济日报这组发表在头版“写在40年大庆前夕”专栏里的深度报道共分5篇—《走向改革》、《走向开放》、《走向科学》、《走向小康》、《走向未来》(见该报9月20日至25日),每篇约四千多字。很显然,经济日报是把这组报道作为重头稿件,下了大气力抓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画家黄大胜创作了书画作品《飞鸿追梦》,并将其捐赠给辽宁省档案馆。省档案局副局(馆)长赵景祥向黄大胜颁发了收藏证书。该书画作品大小约8平尺,画面雄伟壮观、气势磅礴,21只大雁栩栩如生,象征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这一景象展现在世人眼前。同时作品也表达出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一个伟大日子,海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信息     
为纪念创刊40周年人民日报编印大型彩色画册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为了隆重纪念这个日子,人民日报编委会决定编印大型彩色画册——《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纪念》。人民日报编印纪念画册,这是该报创刊40年来第一次。为此,人民日报编辑部特为画册写了献辞,简要地回顾了报纸所经历的40个不平凡的春秋,表达了为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8.
谈题画     
一 题画,即写在画上的题识或跋文,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西洋油画没有题写文字的,画家只是在不起眼的地方署个名字了事。 我爱看画,也爱看中国画上的题识和跋文,尤其是才子们的题画文字,信笔写来却意味无穷,从中可以看出画家的性情、趣味。  相似文献   

19.
8月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65周年(2923) 《实际应用新闻学》又名《新闻采访法》,邵飘萍著,《京报》馆出版。一飞 S月IB((党报工作方针》发表40周年(1048) 9月1日《休育报》(现改名为《中国体育报)))创刊30周年(1055) 8月2日中央电视台正式播音30周年(1958) ,月25日廖承志同志诞生80周年(i,08) 廖承志同志参加长征到达延安后,任党报委员会秘书,为党报、党刊和通讯社做了大量的工作。1936年12月到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负责外电翻译工作。后任《解放》周刊秘书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1041年在香港出版的《华…  相似文献   

20.
江沂 《中国档案》2005,(11):60-61
2005年3月,现代文学馆建馆20周年,在珍品展上展出了一页巴金先生《春梦》的残稿。注解写到:“1928年巴金创作的中篇小说《春梦》残稿,此即《家》的雏形。”残稿为一页大32开稿纸,已经磨损泛黄,左侧有一行巴金先生的真迹:“《春梦》一九二八年计划写的中篇小说残稿巴金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这是巴金先生1991年捐赠给文学馆的,被定为馆藏一级品。虽然只有薄薄的一页,但这却是一部堪称丰碑的伟大作品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