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个人信息被侵害的情况愈演愈烈,各国在通过传统隐私权的扩张解释等方式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纷纷转向建立新的制度对个人信息的特别保护。我国法律也走过了从隐私、隐私权到个人信息的制度发展,法律呈现出以个人信息保护为主、隐私权保护为辅的趋势。《网络安全法》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但是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还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缺乏规定、损失如何计算等具体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用户隐私权的保护El益得到重视。在概括隐私权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涉及用户隐私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加强用户隐私权保护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和知情权法律规制的缺乏,利用名誉权来间接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现状,解析“人肉搜索第一案”,提出从立法角度要注重个人信息自由流动和隐私保护并重原则、个人信息最小使用和民众信息意识觉醒等原则,并充分发挥行业规制,建立行业自律模式等方面保证网络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和知情权法律规制的缺乏,利用名誉权采间接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现状,解析"人肉搜索第一案",提出从立法角度要注重个人信息自由流动和隐私保护并重原则、个人信息最小使用和民众信息意识觉醒等原则,并充分发挥行业规制,建立行业自律模式等方面保证网络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敬宏  王莹 《传媒》2015,(13):54-55
日本通过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网络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本国特有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给我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论网上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网上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已成为网络使用者最为关切的问题。网上出现的隐私权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信息的搜集、分析、传输、使用和存储方面。保护网上隐私权有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两种。探讨了法律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参考文献 4。  相似文献   

7.
藏臣  贾红霞  孟媛媛  安琦 《大观周刊》2011,(16):62-62,54
一、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1、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原则(1)个人拥有自主决定控制权。个人信息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标志和符号.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主决定是否公开个人信息的权利。而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收集行为.也应获取本人的同意。同时仅将数据用于其所述目的,否则无权收集。用户也应拥有随时查阅修改个人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遭受的安全威胁如影随形,个人信息档案隐私权也面临着挑战.鉴于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缺陷与不足,应加强立法,构建全方位多层级的隐私权保护法律体系;出台《民法典》,明确并完善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修改《档案法》,加强对个人信息档案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关于网络隐私权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嘉 《兰台世界》2008,(4):15-16
本文通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现象进行具体分析,试图揭示网络隐私和一般个人信息的内在区别,并就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入手,列举了数字档案馆用户隐私权的新内涵并分析了数字档案馆在收集、传输贮存和利用用户个人信息方面所涉及的隐私权问题,提出确定隐私权作为独立人格权的地位并制定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制定专门的数字档案馆用户隐私权保护条例和在《档案法》中增加保护用户隐私权的内容三个方面的立法保护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